APP下载

视唱教学中切分节奏的训练

2020-12-18赵曦君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训练节奏教学

【摘要】节奏同音高、音值、音量一样是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切分节奏同附点、连音节奏一样是乐理、视唱教学中的基础训练节奏型,它风格突出、形象鲜明,变化多样、应用广泛,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音乐所大量运用。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是影响音乐美感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切分节奏训练也是视唱教学中的最基础环节,对切分的正确分析,从而让学生对切分节奏有深入的感知、理解,则是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

【关键词】节奏;切分;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97-03

【本文著录格式】赵曦君.视唱教学中切分节奏的训练[J].北方音乐,2020,10(20):197-199.

切分的应用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最主要区别,可以有无切分音的古典确没有无切分音的流行,相对于传统音乐的严谨规律,流行音乐更为自由、自我,切分节奏所体现出的现代性,是其他节奏所不具备的,爵士、Latin(拉丁)、Funk(放克)、Reggae(雷鬼)、R&B等常用的流行音乐风格都在大量使用切分节奏。较之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将切分节奏加入空拍、连线、十六分等变形,同时重音位频繁转移,使旋律中的重音点与音乐的节拍点形成交错,与传统稳定节奏相比,这些摇摆节奏更具有动力性,当这些丰富的节奏组合被广泛应用、极度复杂化时,便呈现出更为多元、多彩的世界。在流行音乐急速发展的当下,视唱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将不同音乐元素呈现给学生,使他们拥有更为广阔、开放的视野,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变革。

一、切分及切分节奏效果

对于切分的定义,不同乐理教材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不同中外、传统现代教材为例:

1.美国《认识乐理-视唱练耳同步学》乐理教材:“当音乐的重音从期待的强拍转移到一个弱拍上时,这种效果叫作切分。”

2.李重光《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乐理教材:“如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的部分,这时后面的强音便移到前面的弱部分,这就叫切分音。所以,切分音都要强奏。”

3.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乐理教材:“一个音由弱拍(或弱位)延续到下一强拍(或强拍),从而改变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便形成切分音。切分音通常都唱(奏)得较强,成为切分重音。常见的切分音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一小节或单位拍之内的切分音,一般用一个比前音符长的音符来记谱;二是跨小节或跨单位拍的切分音,一般用连线记谱。”

4.任达敏《基本乐理》乐理教材第四章:“打破正常的节拍重音流动的,出现在弱拍或弱位的重音叫作切分音。当力度重音、音调重音和长音重音与拍子重音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切分音。”

5.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基础乐理教与学实用教程》教材:“当一个弱位置上的音(包括每小节的弱拍和每拍的弱位置)延续到强位置(包括每小节的强拍、次强拍和每排的强位置)时,颠倒了原来的拍子或节奏的强弱关系,称为切分音。”

由此看出,传统教材与现代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教材只强调由弱到强,强调弱拍形成的切分音和含有切分音的节奏,而对于弱化强拍、重心转移、音调重音等含有切分效果的各类节奏并未予以阐述。不论哪本教材,切分音的本质都在于重心转移,弱化强拍,强调弱拍。总结起来,可以产生切分或切分效果的方式大致有四种:

(1)从一个弱拍音开始,并把它和之后的强拍连起来,出现在两个短音之间的长音切分音,是传统音乐中最为常用的切分节奏,即长音重音;

在视听下面例子中的音乐片段时,学生能够听到相较于一般音乐,本片段中重音部分的转变和差异。切分音从强拍弱位开始,并持续到弱拍强位,将强拍强位上的八分音符压制,即使没有刻意添加重音记号,切分音也成为了实际的重音。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切分音都有很强的重音,如温和安详的16世纪音乐,切分音通常都出现在终止形成阶梯式下行,逐步收束。下列中,含有长时值的切分节奏,虽然重音移位,但由于时值长而重音并不明显,由于节奏的交叉使用,掩盖了原有的规律节奏感,以此表现幻想爱人的美丽、高雅形象。下面的音乐片段常常能够以其节奏律动之美,将视听教学课堂引入如梦如幻的缥缈美丽境地之中,仿佛置身于美丽女郎的身前,对学生学习切分节奏的音乐效果具有有利作用。

(2)将强拍的音休止,只能听到弱拍的音,有意强化弱拍,形成有弱无强的休止切分效果。

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二小节第一拍的休止将旋律在第二拍呈现,产生诙谐、幽默的节奏感,在快速乐曲中效果更为明显,获得意外的效果。这种用法虽未采用传统的切分节奏,但休止的强拍造成了弱拍上强拍延迟的效果,获得了切分节奏的实际乐感,这是与传统切分理念完全不同的。

(3)在非强拍有意加入重音,避开原强拍重音,力度重音不同步,形成重音切分效果。

在下面的例子中,由连线造成的重音转移形成切分节奏效果,打乱原节拍节奏感,在三拍节奏中实际体现出两拍节奏律动。

(4)音调重音,在大跳音程进行中,处在弱拍的高音因为音调位置被突出,反而被强化,形成切分效果。这种切分在传统乐理中并不被承认,但是在视唱教学中却经常遇到,因此,更需要引导学生对这种切分效果的感知。

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小节八度大跳,实际重音并不在第一个音而是在上行大跳后的第二个音,形成实际的重音移位。

二、常用切分節奏

学生应当能够从教学中学习和掌握常用的几类切分类型,包括(1)拍内切分(一拍内);(2)小节内切分;(3)跨小节切分;(4)连续切分等,如下图。

(1)拍内切分。例1,即一拍内切分,将一个八分音符放入两个十六分音符之间,短长短结合,也就是常见的小切分节奏,带有强烈的推动力、律动感和不稳定性,是新疆、朝鲜、拉格泰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

(2)小节内切分。例2、例3,即占满整小节的切分节奏,是使用最普遍的切分音型,如常见的大切分节奏、倒附点节奏,充满不稳定性、摇摆风格,是传统民歌、灵歌、爵士乐、节奏布鲁斯的常见节奏。

(3)跨小节切分。例4、例5,用延音线连接小节前后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或更短时值的音符,隐藏下小节强拍,是拉丁风格的常用形态。

(4)连续切分。例6、例7,在一个八分音符后,每个切分音从较弱的后半排开始,形成较长时间不稳定律動,打破规律节拍,造成反拍效果,在放克音乐中被经常利用。

本段是笔者教学中的常用音乐片段,一般先让学生们反复听这段音乐,而后提出相关的切分节奏问题,让他们自主讨论,学生往往能够捕捉到他们所偏好或者时间比较长的音乐切分节律,在相互讨论中得到更准确的音符节律特点和切分节奏方式。在切分节奏的多样化片段反复训练后,学生们逐渐能够将常用切分节奏、切分方式和切分效果等深化掌握,以多感官训练、自然感知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具备音乐的纵向思维能力。

三、视唱教学切分节奏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对节奏的自然感知训练

教师在视唱教学中,应当注意在节奏训练过程中把基本的节奏技巧、切分节奏基本认识等传授给学生,以学生的自然化感知发展他们对音乐中切分节奏的审美认识。对于在生活和过往教育经历中已接触过音乐感知学习的中专学生来说,在教师的节拍指导下,学生们都能共同跟着节拍走,体验切分节奏的氛围和感受之美。自然感知训练的核心是师生都身心愉悦地参与到对音乐节奏之美的体验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切分节奏知识内容和音乐认识的传递。

(二)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的训练

在当前的多媒体时代,以抖音、快手等视听刺激的短视频为代表的各类APP,都在抢占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所能获得的不仅是短效的感官刺激,更是长效的审美的美感体验。这就需要在视听教学中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进行训练,从而防止因惯性听觉习惯而导致剥脱了多声思维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借镜面示范让学生感知听觉、视觉双重作用;利用深度、广度俱佳的音乐作品,以视、听、唱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以音乐视听课堂的氛围化感知,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下对音乐的节奏及其所表达的精神之美有更深刻的感受。这些多感官节奏训练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视唱教学中将音乐审美意识转化成动力,深化其对切分节奏的规律和效果的把握。

(三)创造创新教学的音乐节奏

视唱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的多感官训练和自然感知训练,都是主要着重对切分节奏音乐的美感进行审美性的感知和教学;而音乐艺术的另一个侧面,是其中不可磨灭的创造性,创造性不仅是音乐作为重要艺术形式的不可分割部分,也是促进音乐的传承发展、源远流长的重要支撑。音乐作为一门创造性比较强的艺术,在教学和学习训练中应当以教学的创造性来带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视唱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让节奏训练和切分节奏教学都能够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视频片段,或者当前的优质流行音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和切分节奏训练的兴趣。例如,在周杰伦发了《Mojito》后,笔者将其中的高潮片段引入课堂,在音乐响起、影像舞动的时候,学生们一方面沉浸于音乐的节奏律动之中,另一方面思考着之前对他们提出的切分节奏问题。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分析过程中,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各自发表自己对本片段音乐切分节奏的不同看法,在共同探讨和即兴发挥中提升了学生对切分节奏的综合认识。而且,对于一些节奏可变化程度强的音乐也会引入课堂,给他们安排转变原歌曲切分节奏方式的任务。在他们表现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将节奏训练的审美性质及其基本知识渗入到实际应用中。在学生对审美对象创新性创作时,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程度。

(四)学生视唱教学薄弱环节的训练

视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面对一些较简短或较复杂的音乐切分节奏时常常对其认识不够清楚。通过加强学生薄弱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对乐曲的细节性切分节奏和音乐调式进行全面感知,从而在学生对歌曲的流畅演唱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演唱技巧。在视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标准的发声方法和切分节奏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端正积极的发声状态和对切分节奏的综合认识,实现更有效、更具感染力的歌曲表达。借助对学生薄弱环节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乐感,利用音乐切分节奏的技术能力有效培养和弱项加强,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切分节奏重要影响的认识。

四、结语

总的来说,视唱教学中切分节奏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节奏感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打着节拍、顺着音乐节奏的视唱能力,也能够借切分节奏的有效教学训练,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音乐综合培养。在各类音乐作品中,切分节奏不仅反映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效果和音乐理念,也能够以其独特的节奏节律美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的熏陶。借助视唱教学中的音乐切分节奏有效训练,能够促使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及演唱、演奏技巧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D].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永福.新音乐基础理论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任达敏.基本乐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朱建萍,李晓薇.视唱[D].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赵曦君(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理论作曲。

猜你喜欢

训练节奏教学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