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对策

2020-12-18张涛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融合对策民族唱法美声唱法

【摘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学到各种声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以及个人艺术修养,而且对于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诸多益处。目前,我国很多声乐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种主要的声乐演唱方法来源截然不同,在演唱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仍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地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声乐演唱艺术效果。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并提出一些融合策略,期望为今后两者的更好融合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028-03

【本文著录格式】张涛.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对策[J].北方音乐,2020,10(20):28-30.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联系更加便捷,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美声唱法教学逐渐被添加到声乐教学当中,为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助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声乐演唱方法,但却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共鸣和契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机融合就像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如何做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概述

从来源来看,美声唱法属于西方传统的西洋声乐唱法,这种传统的西方声乐唱法起源国家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是一种西方传统声乐唱法,音色一般给人十分浑厚和优雅的感觉;美声唱法在发音的时候音与音之间的衔接都比较通畅;美声唱法的发音部位一般是演唱者使用位置比较低的喉头部位进行发声。[2]美声唱法属于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一种歌唱方式,并且在大部分的歌剧、音乐会或者清唱剧等表演上面演唱者都会选择使用美声唱法进行表演演唱。民族唱法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国的民族唱法同样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甚至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民族唱法,并且早在唐代,民族唱法就已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以及追捧,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唐代的声乐机构,这些声乐机构不仅会培养挖掘更多的声乐人才,还侧重于声乐研究以及创作,并且创作出了许多部十分经典,一直流传至今的优美作品。在唐代,我国的民族唱法声乐就已经进入了极高的发展阶段和层次,这就是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气息浓厚的民族唱法。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是历经多个时代的考验以及沉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艺术结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各具特色,主要是因为它们起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人情,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许多相通之处。[3]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对比研究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呼吸方面的对比

对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进行有效的区分对比时,首先我们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气息和咬字方面入手进行对比研究。民族唱法的气息与咬字,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一般更加侧重于将气息与咬字进行协调,保证气息与咬字的统一。[4]而美声唱法,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更加看重演唱过程自己的演唱声音、演唱气息以及共鸣三者之间的协调。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做到声音、气息和共鸣三者的完美协调,才能够将美声唱法的独特之处发挥出来,获得最佳的表演效果。所以,通过这些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演唱者都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气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表演者一般都是依靠调整自己腰部以及以下部位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气息,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演唱过程保证自己的气息比较流畅且自然。虽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要求演唱者擅于调整自己的气息,但是要求却并不完全相同。民族唱法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一般是通过提气收腹来调整自己演唱过程的气息。美声唱法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为了保持演唱过程气息的平稳则依靠调整自己腰腹的力量。另外,从气息连贯性方面来看,民族唱法演唱过程为了突出挫败感,演唱者更加注重声音的独立性,因此演唱过程更加看重“气口”[5]。但是,美声唱法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会尽量使自己的气息保持连贯性。这种完全不同的气息表达方法,使得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获得了截然不同的演唱效果,人们在观看民族唱法演唱表演时,很容易体会到民族唱法带来的嘹亮高亢和气势磅礴。美声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会注意调节自己胸部与腹部呼吸的相互结合,所以观众更容易从演唱中体会到沉重内敛和浑厚饱满的演唱效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美声唱法拥有较为正确的呼吸理念,但是民族唱法的感情效果较为丰富,容易感染观众。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发声技巧方面的对比

民族唱法起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受民族文化民歌的影响比较重,这种唱法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民族唱法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歌唱特点和魅力,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发声部位主要是在人体胸腔前部,所以演唱者发声高亢响亮。相比于民族唱法的高亢响亮,美声唱法更加倾向于含蓄内敛和柔和饱满的声音表达,所以,美声唱法演唱者发声时会选择比民族唱法演唱者发声部位更加靠后的位置。从真假音方面看,美声唱法对于真假音的切换更加自如,因此歌曲更加协调自然;民族唱法缺乏真假音转换经验,所以存在明显的不足。[6]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声音共鸣方面的对比

我国传统民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音,受这种传统的民歌影响,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更加侧重于突出高声音,演唱者一般会通过头腔共鸣来完成高音的表达。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为了突出声线的细腻和嘹亮,会将自己的声音集中在某一部位,所以民族唱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美声唱法演唱者演唱过程更加侧重于声线的和谐以及饱满,因此演唱过程侧重于身体的腔体共鸣,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在整个表演过程都保持较高的声音状态。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策略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呼吸方面的融合

为了促进民族唱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在声乐教学和表演当中,我们要注重有机融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首先,我们从呼吸方面入手,进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工作。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在把控自己呼吸方面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体系,民族唱法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一般对于自己的呼吸控制的关注程度极高,所以就会表现出一种紧绷感。有时候,民族唱法演唱者比较关注自己对于歌词的表达,所以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把控好声音,整个演唱过程重点主要在自己喉咙和声带部位的振动,所以有时会给观众一种单调和苍白的演唱感觉。而美声唱法演唱者过于注重演唱过程气息的控制,常会出现演唱者咬字不清晰的现象。这两种唱法各有不足以及优势之处,所以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的优势,在演唱过程转变自己对于呼吸的调整方法,在演唱过程中协调吐字和呼吸的统一程度,在保留民族唱法富有情感的基础上调整呼吸,使声音更具穿透力,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咬字方面的融合

民族唱法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一般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完美表达歌词当中的内容和情感,突出演唱氛围。所以,民族唱法演唱者为了突出自己演唱过程的声音以及情感的表达,会使用口腔前部进行发音,这种发音方式使得演唱者的声音浑厚又准确,这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嘴唇咬字的发音方式。这种发音方式虽然使得演唱者吐字清晰,但是会削弱胸腔共鸣,就会影响演唱效果。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发音时歌词字与字之间衔接不够流畅自然,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音量不足、穿透力缺乏的演唱感觉。美声唱法的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一般会借助后槽牙进行吐字,并不注重发音以及咬字,所以这种发音方式使得发音比较圆润。因此,民族唱法演唱者可以借鉴美声唱法当中的发音方式,从中借鉴发音技巧,用来改善民族唱法演唱过程发音方式的不足之处,使得整体演唱效果更加流畅自然。

(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发声技巧方面的融合

目前,在进行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民族唱法声音进行训练的时候,会更加偏重于通过进行语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发声技巧。这种训练方式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在训练过程比较注重训练语言,学生在演唱过程会比较在意自己对于歌词内容的诠释,所以就造成一部分学生民族唱法的演唱欠缺欣赏性。为了提高民族唱法演唱者的发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多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将其精华部分作为己用,提高自己的发声技巧,使用科学的呼吸方法保障演唱过程可以完美地处理真假音之间的转换,使得整体演唱效果更加优美悦耳,既富含感情又极具穿透力。以我国民族唱法中的高音演唱为例,声音尖厉或者音高上不去时,会影响歌唱效果和艺术美感,通过借鉴美声唱法中混合声、真假声发声技巧,减轻发声器官负担,采用可续的呼吸方式,在保持咬字清晰、发声准确的前提下,对真假声做科学处理,在保留民族唱法特点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以歌曲《清江放排》为例,在演唱高音部分时,可将美声唱法中的高音“关闭”技巧融合进去,先做好深呼吸准备,并保持吸气状态,然后以最小声音集中点起音,通过深呼吸来吸气,集中声音位置,将声音送出去,并在唱歌时融入美声唱法中的o母音,进而更好地提升高音部分的发声效果。

(四)美声唱法融合民族唱法的韵味美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两种差异性较大的唱法,这两种唱法各具优势和劣势。如果开设有声乐教学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育的培训过程中,能够分别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乐唱法中汲取各自的优点,对于提高声乐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种各具特色唱法的有机融合,需要先了解两种唱法不同的优势点。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在演唱过程极具韵味美,因此,可以在美声唱法中融入民族唱法的这一优势点。民族唱法的韵味美主要是在演唱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民族唱法演奏者的演唱语言以及演唱曲调,感受到演唱者以及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民族唱法诠释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因此观众在演唱者整个表演过程可以深刻体会到民族唱法当中的民族文化气息,这不仅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奇妙的民族文化之旅。民族唱法演奏者在演唱过程中依靠不同的音高和唱法来诠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文化,演奏者在演唱不同的歌曲时,通过灵活运用滑音、颤音或者调音等多种演唱技巧,赋予演唱歌曲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极具特色的韻味美。美声唱法相比较于民族唱法,在演唱过程缺乏这种韵味美的表达,因此,为了赋予美声唱法更强的感染力,美声唱法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可以融入民族唱法的韵味美,进一步完善美声唱法。

(五)民族唱法融合美声的共鸣唱法

民族唱法演奏者在演唱过程比较注重演唱过程的头腔共鸣和口腔局部共鸣,但对于胸腔共鸣却并不注重,这种演唱技巧赋予民族唱法演唱者清丽空灵的演唱效果。而不同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十分注重身体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共鸣,因此,美声唱法会给观众带来比较圆润又兼具金属感的听觉体验,更加具有震撼效果。因此,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民族唱法的整体演唱效果,在演奏一些气势宏大的歌曲时,可以在民族唱法中融入美声唱法的共鸣唱法。譬如,在演唱《沁园春·雪》这种气势宏伟壮观的歌曲时,单单依靠传统的民族唱法无法表达歌曲气势如虹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加入美声唱法的共鸣唱法,增强整体歌曲表演的感染力。另外,在民族唱法中融入共鸣唱法还有助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控制好真假音的比例,使得演唱过程中声音更加圆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们要注意加强对于美声唱法演唱技巧的研究,从美声唱法中借鉴优点弥补民族唱法的不足之处,提高民族唱法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贞.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合[J].北方音乐,2020(5):227-228.

[2]崔哲豪.民族声乐融合发展刍议[J].黄河之声,2020(3):16.

[3]蔡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北方音乐,2020(3):255-256.

[4]邢立珂.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陕西教育(高教),2020(1):75,77.

[5]刘远.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戏剧之家,2019(34):200.

[6]王燕丽.刍议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9,39(11):187-188.

作者简介:张涛(1976—),女,辽宁省兴城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副高,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融合对策民族唱法美声唱法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中职德育的融合策略
试析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