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背景下家园共育班本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2020-12-18福建省福鼎市机关幼儿园周小燕

亚太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亲子

福建省福鼎市机关幼儿园 周小燕

一、家园共育班本微课程生成背景

2020 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社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少了,街上的商铺也纷纷关门停业,家庭取消了聚会甚至是假期旅行……一开始,孩子真的不明白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见的人见不到,要在家里度过整个假期,甚至更久。电视上、身边大人整天谈论的“冠状病毒”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可怕?……面对现状,孩子会害怕、会好奇、会胡思乱想。此时,笔者想到了杜威,想到了陶行知,他们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论。同时,虞永平教授也指出,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里,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一特殊时刻,笔者感受到了幼儿的需要,因此生成了特殊时期家园共育的空中课程。

二、家园共育班本微课程目标架构

立足生活,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欲望,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家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孩子,尤其是对大班的孩子进行科普与解释,让孩子了解突发大事件,能在适当的角度去关注并参与其中。让特殊阶段的课程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紧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从三维度、多层次设置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看视频、绘本阅读、亲子交谈等形式,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及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2)技能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情感目标:保护野生动物,增强环保意识,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感受体验亲子情感及人与人之间爱的力量。

三、家园共育班本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一)五大领域的科学渗透

1.我们想知道

(1)绘本、影视作品来科普。在这个宅在家的春节,孩子感受到了它的不同寻常,他们不停地听到生活中、电视里频频谈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这些名词,知道全国各地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生病了,心里有许多问题想知道。借助《2020,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一个不能溜达的春节》《一只蝙蝠的自述》《新型冠状病毒》《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流感大人》等绘本,或者是以一只小鸡的口吻,或者是借助一只蝙蝠的自述,又或者是将病菌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告诉小朋友病菌是怎样让我们生病的,浅显易懂的图示让孩子明白人类怎么做才能不生病。影视作品《家园》《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熊出没之探险日记》等各种富有知识性、饱含情感的纪录片与影片都可进行亲子观看。通过亲子交流、家长讲解,让孩子了解生态,增强环保意识,孩子也可以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正在发生的一切,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2)亲子沟通解疑惑。“爸爸、妈妈,蝙蝠很坏吗?”“新型冠状病毒会藏在我身上吗?”“逆行不是不对吗?为什么要向这些逆行者学习?”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不管是亲子绘本共读,还是观看新闻节目,孩子时不时地会有对未知事物的疑惑与恐惧。这时家长和孩子可一起讨论,耐心地解答,为孩子解开疑惑。

2.我们在行动

(1)防御方法我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纵然带着危险和困难而来,却也为孩子开启了特殊的学习机会,这个时候正是帮孩子进一步理解“喷嚏、口罩、传染、抵抗病毒”等知识的好时机。因此,我们通过儿歌《我们会洗手》《口罩歌》等,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正确佩戴口罩,合理饮食,养成良好习惯,做健康小卫士。同时,还通过谈话活动“我知道的防御方法”,亲子合作创编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防疫儿歌和防疫小故事等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体验不同的战“疫”形式。

(2)争当家务小能手。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起,变身家务小能手,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制订家务计划,学习家务技能,摘青菜、打鸡蛋、分餐具、扫地、擦桌子,孩子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香煎牛排、手撕面包、酸奶水果捞,微信群里时不时都有家务小能手快乐的身影,孩子在家享受着美好的温馨时光,让爱升温。

(3)健康快乐动起来。“爸爸妈妈以前特别忙,现在天天在家陪我。”“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运动。”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各种亲子游戏与运动为孩子带去了快乐的力量。在《我是小战士》《翻山越岭》《病毒甩甩甩》,以及幼儿每日早操时间、跳绳我打卡等各种亲子或自主运动游戏中,孩子“宅”出健康、“宅”出快乐,坚定战胜病菌的勇气。

(4)面对疫情,我有“画”要说。面对疫情,孩子的千言万语都融入童真的绘画作品里。画中有张牙舞爪的新型冠状病毒,成群结队想要入侵人类的身体,十分的可怕;画中有白衣天使、人民警察,他们是真正的“超人”,有他们,我们不怕;画中有爱运动的宝宝、不挑食的贝贝、戴口罩的乐乐;画中有飘扬的五星红旗、飞腾的中国龙。孩子用“画”发声,用不一样的方式助力战“疫”。

3.我们在感受

疫情在,爱更在!面对疫情,我们宅在家中,引导孩子用心感受,将疫情变为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大课堂。

(1)浓浓的家的味道。这个春节年味显淡,但家味更浓,平日里忙碌的大人也得闲,与孩子或共读绘本、你问我答;或进行亲子游戏,其乐融融;或共同整理家务,做美食;或一同观看电视,分享零食,这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春节,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温暖心灵。

(2)勇敢无畏的逆行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们,这个世界才温暖。84 岁的钟南山爷爷,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勇敢无畏的解放军,被隔离在家高唱国歌互相加油的人们;福鼎首批20 位援鄂医护队员,他们或许是孩子身边认识的阿姨、熟悉的叔叔。最美逆行者就是孩子心中最美的“超人”,在他们身上,孩子看到勇敢,学会感恩。

(3)地球一家亲。我们不仅让孩子了解了携带病菌的野生动物容易让人类生病,更通过绘本、家长的讲述让孩子明白那是因为一些人伤害了它们,人类和大自然应相互依存,相互守护。通过观看相关报道,孩子感受到武汉有困难,全国各地来援助;中国有困难,世界各国来帮助,深刻感受到地球一家亲,世界充满爱。

(二)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

1.不同形式来开展

结合疫情期间幼儿的活动情况,同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每日一听、每日一动、每日一记、每日一艺的形式,巧妙地让幼儿的居家生活有动有静,既满足孩子自主游戏的需求,又让孩子能够感受亲子游戏的其乐融融。在每日一听活动中,孩子听绘本、听儿歌、听歌曲,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春节不能出门,了解了口罩的正确使用。在每日一记活动中,孩子用语音和绘画的形式记录宅家每一天的发现和感受。丰富孩子课堂的同时,家长课堂也同步进行,通过专家学堂、好书共读、家长感悟等形式,让家长在停下忙碌脚步的日子里,汲取大量科学的育儿经,同时在忧心忡忡的日子里,能够调整和保持积极的心态陪伴孩子。

2.线上线下来分享

疫情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给不能外出的孩子造成了情绪方面的困扰。他们长时间待在家里,缺乏同伴,孩子怀念幼儿园、想念小伙伴。于是,一幅幅画、一首首儿歌、一道道美食,孩子除了在家与家人分享交流之外,还以照片、语音和视频的形式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

(三)有效整合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1.信息平台课程资源的利用

在课程开展阶段,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向每一个家庭推送适宜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指导家长在家庭中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保证幼儿身心能较好地适应特殊阶段的“宅”家日子。教育内容包括电视新闻的剪辑、幼教365 平台、幼师口袋及各微信公众号活动内容精选,满足孩子学习需求,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2.家长课程资源的分享

为了丰富课程内容、科学开展家园共育,我们鼓励家长线上分享适宜的亲子课程和家庭指导等素材,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的学习活动更加多元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孩子和父母一起经历担忧,一起感受温暖和爱,一起描绘信心和力量,坚定着我们战疫必胜的信念。同时也为教育带来了进一步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从孩子身边的真实生活提取素材,开展适宜的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和养成教育,让孩子面对各种生活情境,学习如何去面对它、接受它、战胜它,在体验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亲子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