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主题班会谈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2020-12-17吴瑕玉李金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师生互动德育教育

吴瑕玉 李金龙

摘 要 近年来关于主题班会的研究日渐增多,主要有研究综述、现状与调查、某类别主题班会研究以及主题班会的地位、重要性及创新性研究等。这些研究的出现,表明主题班会研究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主题班会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不仅能够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而且通过班会,学生和教师能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种丰富的形式对主题进行一个很好的学习。良好的师生互动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主题班会的高效召开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德育教育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德树人”的高校教育背景下,师生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条件。而现如今,高校师生关系大多处于被动学习、课后断接的状态,高校对促进良性师生关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而师生良性互动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题班会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加强师生良性互动,高效开展主题班会,做好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1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高校传统教育环境下,我国推崇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等良好品质。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很强,无论是对知识的获取,还是专业能力的养成,教师都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灌输式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欠缺人文的感性氛围,甚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对立。很多时候,高校师生关系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相处模式上。

1.1管教灌输式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是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填鸭灌输式的相处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主要以管理学生和讲授知识的方式进行。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听课,完成作业,无任何其他的交流互动,学生缺少主动权。课堂授课中,老师教授知识,没有讨论和提问,老师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会,最后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特別是高校课堂,大部分是大班授课,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只管几个学业优秀的学生,甚至不管学生,填鸭式的教学极大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2淡漠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淡漠,没有任何心理上的碰撞,单纯只有课业的交流。老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甚至有的同学到学期末都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老师更是认不清授课班级的学生样貌。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是一味的批评,没有情感教育,老师处于绝对的主动和支配地位,学生完全顺从老师,有的学生甚至“惧怕”老师,看到老师都躲着走开。逐渐形成了淡漠的师生关系,极大的限制了师生的自由发展。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对立的师生关系,给教学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2主题班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具有导向、锻炼、激励、陶冶、管理等多项功能,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主题班会是指在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下,在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下,以班级学生的学习、思想、日常生活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为主题,开展的一种有目的、计划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

2.1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辅导员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现如今,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以主题班会为载体提高学生德育意识的教育活动,不会受到传统课堂和教学形式的限制,可以灵活的选择教育主题和教育方式。同时,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通常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以第一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主题班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才能的提升

主题班会的内容非常丰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班会活动过程中,分工明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才能。

2.3主题班会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平时在校学习生活,学生主要以个人或宿舍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同学们平时在一起活动交流是时间比较少,而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班级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学生们在一起活动的时候就增加了大家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4主题班会有利于促进师生间交流

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大学生在进行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学生是班会的主体,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这就需要和辅导员进行大量的接触。同时,在学生参加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主题班会是联络学生和老师的一座桥梁。

3通过师生良性互动促进开展好主题班会,明确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等教学活动中,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而且师生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共享知识传承、知识创新,是一种平等、对话和共享的关系。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如何以德树人,培养好青年学生。在高校,学生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情感教育,即学会为人处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主体便是教师和学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教师的主动作用,培养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今,我们提倡课程思政,把各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更加理解主题班会的德育主题,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力量的途径。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之一即是指导并组织好学生办好主题班会,必须有效利用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来完成主题班会。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彼此的交往,增加互相的了解,在活动中学会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关系更加和谐。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主题班会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通过这个平台老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尤其是专职辅导员更要很好地利用班会这个重要平台。教师和学生拥有良好和谐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融入其中,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完成主题班会带来的情感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辅导员老师开好主题班会的必要条件。

4结语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良好师生互动是带动大学生主题班会高效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应该大力弘扬师生良性互动,培育辅导员专业素养,培养技能强德育高的大学生人才。

基金项目: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从主题班会谈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性(项目编号:LZSZYB201921)。

作者简介:吴瑕玉(1989.9-)女,汉,江苏靖江人,硕士,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

参考文献

[1] 佚名.主题班会设计[J].教育导刊,1998(01):6.

[2] 周少斌.高校主题班会建设创新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06):56-58.

[3] 陈平,邹成效.有效教学是阈中的高校师生关系论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03):18.

[4] 贾鹏龙.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108-110.

[5] 刘俊梅.高校辅导员开好主题班会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6(24):220-221.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师生互动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