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2020-12-17丁洋张瑶邹强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转变

丁洋 张瑶 邹强强

摘 要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不断提高,返乡大学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笔者通过研究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政策,围绕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战略,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必要性和对他们就业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就业观和就业选择。

关键词 精准扶贫政策 转变 大学生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精准扶贫政策提出的背景

農村人口比重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了6.77个百分点。虽然城镇化进程的步伐正在加速有序进行,但目前而言,收入比较低下的农村人口仍然是我国人口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东西部贫富差距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各省农村人均收入来看,全国平均收入为14617元,虽相比2017年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000元水平,但宁夏区为11708元、陕西省为11213元,而甘肃省甚至没有突破万元大关。可见东西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有着明显的差距。

城乡差距大。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人均收入远高于其他城市,根据《2019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0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05元,城乡差距过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指明了方向。

2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与原因

2.1缺少政策引导

近年来,国家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积极出台了“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等一系列基层就业帮扶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不要把就业方向固定在大城市,应转变个人的就业观念,将个人的就业意向农村地区转移。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有68%的人依然将就业地点选择在大城市,有20%的人对就业地点没有明确的想法,有12%的人将个人的就业选择在农村地区。政府应通过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刺激手段,吸引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改变他们意识形态里对农村的固有看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

2.2缺乏实干精神

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会重视薪资和发展空间,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却很难踏踏实实的去完成一项任务,更多的是借鉴别人的成果或从网络上获取现成资料,不能主动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以个人的“高学历、高教育”为由,不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更别谈去农村和偏远山区工作,明显缺乏实干的精神。

2.3创业意识淡薄

“铁饭碗”在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去考取一个稳定的工作,如公务员、在编教师等职业。自2011年1月1日起,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税务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减免三年自主创业大学生税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了大学生创业,但由于当代大学生在“舒适区”待的太久,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不敢尝试,使得其他行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3大学生就业观与精准扶贫

3.1政策支持,农村就业

随着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招收数量增加,对于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去农村就业是一种比较理智的就业选择,不仅可以实现自己就业创业的理想,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农村带去新技术、新理念,有力地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3.2资金支持,自主创业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机制,其目的是要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企业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大学生毕业后,完全可以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尤其是到贫困地区创业发展。

3.3社会支持,基层就业

国家和社会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创业,共青团实施服务西部计划和服务基层计划,政府组织部门的选调生,高校人事部门选拔毕业生回农村基层工作,社会各类组织和机构都极大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配套设施,消除了毕业生的工作保障顾虑,全社会都在积极倡导毕业生深入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展,唱响“去基层”的主旋律。

4结语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以及其他支持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都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推动作用,高校应将国家政策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培养毕业生的自主择业观念,同时增加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提高高校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更好的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基金项目:兰州工业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编号:DC2011807-126)。

参考文献

[1] 梅国平.加大应届毕业生新经济就业创业培训支持力度[N].江西政协报,2020-05-22(003).

[2] 郭亮.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反馈机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3):10-11.

猜你喜欢

转变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点滴思考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