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高产高效种植

2020-12-16盘杰青叶乙德

云南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薯苗结薯壮苗

盘杰青,叶乙德,陈 华

(1.开远市种子管理站,云南开远 661600;2.红河州种子管理站,云南蒙自 6611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强,红薯因其香甜软糯、抗氧化防衰老、控“三高”的特殊功效再一次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市场行情也一路走俏。

1 培育壮苗

薯苗素质与产量关系很大。苗壮则薯苗插后发根早、结薯早、抗逆性强、生长快,而老蔓弱苗则发根迟、茎叶生长慢、抗逆性差。据试验,壮苗与弱苗分别采用相同的栽培技术,不管是在肥力中等田块还是肥力较好的田块中种植,壮苗比弱苗增产均在20%以上。因此,培育壮苗是取得红薯高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1.1 做 床

培育薯苗的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床土要求肥沃、细碎、疏松、无病虫,按1.2 m×20 m的规格整理成床。

1.2 育 苗

种植种薯前先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好浇水、施肥、催苗、防病防虫等工作,然后按20 cm×20 cm的规格穴植种薯,同时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量5 kg(每包1 kg)。播好后及时覆盖地膜,地膜四周拉紧压实后还要在墒面上提土压膜。

1.3 苗期管理

种苗拱膜后破膜放苗。排种期施肥一般为2次,苗高10 cm、50 cm时各施肥1次,用水溶性复合肥(N∶P2O5∶K2O = 15∶15∶15)30 g对水15 kg浇施。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病虫害防治,选用幸菌胺吗啉呱、吡虫啉、高效氯氟氢菊酯等农药。也可选择直接购买茎粗、节短、无病虫害、顶叶平齐、叶片厚绿的嫩壮薯苗进行栽植。

2 栽前准备

2.1 选 地

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2 整 地

提前深耕整地、细碎土垡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杀灭病菌及虫卵、增强作物抗逆性,为高产打基础。在干旱的情况下提前整地还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若农家肥充足,可在整地时就翻犁于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

2.3 起 畦

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2 m(包括畦沟),畦高0.3~0.5 m,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2.4 科学施肥

起畦后把肥料均匀地撒施于畦面上,撒后用锄头提土盖肥。施肥量可参照配比: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10~30 kg(N:12~14 kg)、普钙 30 ~ 50 kg(P2O5:4.0 ~ 6.5 kg)、硫酸钾30~4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 kg(N:14~21 kg)、普钙 35~ 55 kg(P2O5:4.6~ 7 kg)、硫酸钾40~5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 kg (N:14~21 kg)、普钙25~30 kg。 所有肥料一次性施足,中途不再施肥,省工省时。

2.5 覆盖地膜

施肥后选用1.5 m宽的地膜盖畦,注意要覆盖整个畦墒,地膜边缘一定要拉到畦沟处提土盖严压实。如若需要喷施除草剂或微生物菌剂等,在地膜覆盖之前就要做完。畦面上也要提土压膜,防止风吹破膜,提土间隔为20 cm。

3 种 植

3.1 选用顶端壮苗

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快,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他杂苗可增产10%。

3.2 田间插植

用木棍在畦面上破膜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10 cm(3个节),压土要紧实、腋芽朝上,栽插后及时浇足定苗水。

开远市红薯插植节令较长,可分为春植和夏植。坝区肥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一年二植。春植在3月底至4月初即可进行插植,夏植需在7月底以前完成。海拔较高的山区、半山区(1500 m以上)推荐一年一插,一般5月底至6月初正式进入雨季之前即可插植。插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不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一般株距20 cm,每亩3300~3500株为宜。还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效间、套种,但要注意科学合理的种植规格,不宜过密。

4 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整个生育期忌土壤渍水。因此,要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生长才能获得高产。

4.1 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

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重点要注意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10 d做好查苗补栽工作,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4.2 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

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有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3个阶段,重点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 d,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 “跑马水”。开远市7-8月雨水较为集中,需注意观察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可采取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

4.3 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

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块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以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旺长,同时注意防治虫害。

4.4 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

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对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可用磷酸二氢钾200 g加尿素500 g对水40 kg根外喷施2次(2次间隔时间为7 d)。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

5 病虫害防治

5.1 红薯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首先要防治蚜虫,可用5 g75%吡虫啉对水15 kg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防治;重病地避免连作,雨后清沟排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烧毁。

5.2 地下害虫

为害红薯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可用辛硫磷颗粒剂2~3 kg拌细土每亩15 kg,在起畦时与化肥一并撒施预防,也可发现少量害虫时用辛硫磷对水灌根。

5.3 小象甲

在开远市种植红薯小象甲为害现象较为普遍,被小象甲为害过的红薯老百姓俗称“走马甘”。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在苗期防治1次,每亩用2.5%氯氟氰菊酯60 mL加锐劲特3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小象虫和食叶害虫;开花期至结薯期要防治3次才能有效的控制虫害。结薯期土壤出现龟裂时注意及时培土,避免成虫取食薯块和产卵,减少其为害,获得红薯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

6 适时收获

红薯无严格的收获期,一般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时即可收获,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收获。收获前20~30 d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红薯的贮藏与运输。

猜你喜欢

薯苗结薯壮苗
双季红薯栽培管理技术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甘薯生产现状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