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

2020-12-15李晶晶

商情 2020年45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干预影响因素

李晶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大学生网民已是第一大用户群体。“网络成瘾”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当中越来越普遍。结合网络空间的心理特征,综合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人格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和“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针对现状提出了关于降低网络成瘾的几点建议,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干预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截至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9.04亿,网络普及率达到64.5%,人均每天上网时间达到4.4小时,其中20-29岁网民是第一大用户群体,占总数的21.5%。网络一方面能帮助人们即时搜索所需信息,满足社交需求,还可以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等,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适应社会需求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另外一方面,对于过度沉迷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学业失败、社会孤立和退缩,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孤独等)。释放了升学压力开始新生活的大学生,家长一般会提供开学装备——电脑和手机,这些设备成了开学必备“工具”,可以同时满足通讯、社交、娱乐、学习等需要,可以用越来越无法离开的东西来形容。近几年,“网络成瘾”“低头族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Young(1996)提出了“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PIU)”这个术语,它来源于DSM-IV中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表明网络成瘾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Young(1998)收集了600多个案例,这些案例研究的对象是那些因无法控制网络使用而遭受关系问题、学术问题、经济问题和失业的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项研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对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国出现在21世纪初,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一般将其视为一种认知反应失调,可以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加以纠正。在中国,大多数研究者将过度使用互联网称为“网络成瘾”,不仅强调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核心症状,如显著性、耐受性和戒断症状,还强调了网络成瘾的引起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例如身体状况,时间管理与社会功能。

二、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梳理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发现,网络成瘾相关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基于纵向的研究很少,多是横断面的研究,难以得出因果的推论。综合研究成果,网络成瘾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显示和多因素高度相关。来自网络的心理特征、个体的因素、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外界因素对网络成瘾都存在影响。

(一)网络空间的心理特征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可以隐藏个体的个性特征包括外貌、性别、年龄、个人性格特征和身份等,这些隐匿性对个体自我认同的探索更具备吸引力。网络空间的跨越性,可以跨越地理位置的界限,替代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即时互动,个体可以随时控制互动的过程和进度。同时网络空间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信息化时代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变得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网络空间的非同步性,个体可以随时开启或者终止沟通,并且存在足够时间来思考怎么回应或者完全不回应,会让个体更加自由开放,可以同时和多人或者群体对话,提升了人类沟通的效率。网络空间的去抑制性,通常表现为再网络平台上展示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制的想法,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喷子,网络暴力等频出;或者表现标新立异的观点或者奇异的装扮,由于网络快速传播性,网络上的言行举止更容易被放大,近几年出现的网红现象就可以体现出网络的这种特性,标新立异,博人眼球更容易获得点击量进而获得个人满足。

(二)个体因素

各种个人特征(如冲动、害羞、内向、社交退缩、攻击性、自控力差、自恋性格)和网络成瘾高度相关。与内控型的个体相比,外部控制型的个体被认为是缺少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更容易受到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即睡眠质量差、学习成绩下降和主观幸福感降低)。害羞内向不善于言谈的个体,面对面的交流会带来紧张局促感,线上交流更有利于个体放松降低窘迫感,害羞內向的人更倾向于网络成瘾。尽管有研究显示网络对害羞的个体带来积极的影响,适当在网络上暴露自己是有益于个体的。更多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和个体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高度相关。

(三)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和最接近的环境,因此,父母的行为可能在个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父母行为和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有直接影响,经历了更多的父母的消极控制和较少的积极支持和自控能力很低的人更有可能沉迷于网络。 此外,社会经济状况、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冲突、父母监控、家庭凝聚力和适应性等家庭组成要素被认为是导致网瘾的因素。父母的行为也通过自我控制来影响网络成瘾,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家庭环境,鼓励家庭表达的越多,家庭冲突发生的越少,孩子上网的时间就越少,并采取措施干预不利的养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防或者降低网络成瘾的出现。

2.社会支持

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的个体倾向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和自我认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越多,人们就越不觉得有压力的生活事件令人不安。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实际上是由一个人的社会支持和网络使用程度来缓冲的,特别是娱乐和关系维护,由于个体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能够获得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以满足个体的需求,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暂时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降低网络成瘾的出现。

三、网络成瘾的危害

大学生正面临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处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主要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防止同一性扩散。个体开始步入成年初期之后,发展课题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顺利适应社会对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过度沉溺于网络和多种负向结果相关,包括学习成绩下降,睡眠质量变差,精神健康下降(各种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孤独),久坐行为增加,心肺功能降低,社会孤立和退缩,生活满意度降低等等。大学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显得极为重要。

四、干预措施

(一)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随着个人上网时间的增加,可能会遇到管理互联网使用的困难,这可能导致强迫使用。上网时间越长,抑郁的风险越高,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电脑使用问题直接导致睡眠时间减少,代之以电脑玩网络游戏和在线聊天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两种网络活动。它们的特点是没有预先定义的停止点,因此更有可能导致时间偏移。可能是互联网使用的内容引起睡眠问题。玩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会引起大脑的高度觉醒和警觉,从而干扰睡眠所必需的镇静作用,这可能会延迟睡眠的开始。另外,密集使用电脑也可能导致健康相关的问题,特别是颈部、肩部,腰部。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充足睡眠质量和数量方面,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控制网络使用行为,防止网络使用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也变相减少了上网的时间,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使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拓展社交朋友圈,让大学生的生活不仅仅孤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三)加强大学生和父母的情感联系

家庭的支持是个体发展的原动力,积极的情感联结可以提升心理弹性。建立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减少他们的问题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家长要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更恰当的社会规则和技能,有利于个体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不良行为方面,家长要慎用严厉的惩罚或无情的无知,这可能会让孩子极度失望,转而求助于网络等其他事情来寻求安慰和心理支持。

(四)建立健全对学校网络的管理机制,抵制不良网站的浏览

学校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建立绿色健康网络,帮助大学生提升和辨别网络良莠的能力,抵制不良网站的诱惑,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升德育思想建设。可以建立防沉迷系统,协助学生克制上网时间。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网络成瘾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诊断以及帮助。引导大学生科学用网,健康用网,提升对网络的分辨能力和控制能力,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弹性,为顺利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五、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虽然网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让人类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影响。可以说现代人都达到了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的状态,网络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所以健康用網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怎样建立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提升大学生对于健康用网的意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Li, J., A. Lepp, and J.E. Barkley, Locus of control and cell phone use: Implications for sleep quality,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52: p. 450-457.

[2]吴雪嵩,董兆鹏,朱凯,李金栋,王倩,刘玉,李栋.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03):263-265.

[3]Sela, Y., et al.,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epression and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 106.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干预影响因素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