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2020-12-15王静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实践高校

【摘 要】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融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课堂中。如何改变传统艺术教育课堂,使教学开展更具有创新性,也成为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际,对教学过程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从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协同发展、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网络化构建等方面,提出了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开展的有效策略,以期对高校艺术教育与时俱进的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關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J0-05;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73-02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艺术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实践开展中融入了多元创新的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势得以彰显。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多元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具备了更加扎实的职业能力,体现了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在此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模式构建方面,更加追求方法和形式的创新,多措并举地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实践,从各个环节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去,为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性价值

任何教学工作的成果,最终都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需要艺术实践来实现,这就是艺术教育实践性的基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实践中,全面地掌握了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广泛的艺术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本质上来说,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专业,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改革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地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加深学生艺术实践的体验。因为,任何一个具备了深厚专业素养的艺术设计师,都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磨砺和成熟的,他们以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来指导丰富的艺术实践,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目前高校艺术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艺术设计课堂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实践能力,缺乏对具体产品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比如,学生对艺术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性质以及工艺程序了解不足,缺乏对艺术设计成品的感受和体验,因而导致了其艺术设计空有创想而难以落地实现。显然,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改革中,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地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象事物,能够将学生的设计创想转变为现实,能够在艺术实践中检验艺术创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中,要加强艺术实践平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艺术教育实践平台中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协同发展

艺术教育相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具开放性,应用价值是极高的。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创新改革要站在协同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方案制定,能够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高校的传统艺术教育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灌输的问题,学生在枯燥的理论课程下进行艺术实践,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碰撞。美学能够从深刻的审美层面启发学生对艺术设计进行感知和体悟,以更加新颖的创造性手法加强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营销学能够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的价值,使艺术创设的过程和成果都产生经济价值,提升艺术设计的附加值。事实上,学科的知识交叉和技术集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眼界和设计思路,不仅只关注于艺术设计领域,而是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显然,多学科知识的碰撞,构建了一个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使艺术教育焕发出勃然的生机。笔者也发现很多高校将艺术教育学科与科技、文化、戏剧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结合,给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渠道,彰显了高校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成效。比如,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美学和文学内容,突破专业设计的框架限制,使设计内容具有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提升艺术设计的附加值,实现了艺术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显然,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相互交融,已经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多学科间的碰撞与合作,可以改变高校艺术教育的惯性模式,使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更加开阔,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加强对专业领域的探究,以创新创造思维加强艺术教育的成效。

三、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网络化构建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不仅涌现出了微信、抖音、快手等各色新媒体平台,而且还出现了诸如数字新媒体服务、数字化娱乐服务、数字广播影视与视听节目服务、数字广播影视与视听内容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等各种数字文娱生产和传播新业态。文艺生产领域的诸多变化,客观上要求高校艺术教育要面向信息科技发展新趋势而做出一系列的创新变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信息科技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含量与效用:

(一)普及推广以微课为主导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模式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其价值主要在于能凭借具象的视频画面和关键环节上的语音提示,来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开展针对知识和技能的自主预习和复习。对于音乐等学科来说,微课的功用就体现在能够凭借生动的视频画面来弥补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抽象之缺陷;对于美术等学科来说,微课又能从多角度来展现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的各种技法和技巧。因此,微课对于艺术学科教学能够发挥出明显的辅助作用,高校艺术院系应普及推广微课这一教学方法,以便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依托网络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除此之外,高校艺术学科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阶段,依托学生课前利用微课自主预习的成果,对学生开展分层、分类的点拨指导,以构建艺术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来推动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构建艺术学科的慕课教学体系

慕课“MOOC”是“开放式大规模在线学习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也是一种新兴的信息网络课程模式及教育手段。慕课的特点在于,它并不设置传统的“教师”岗位,而是由一两位“引导者”在网络中设置共同探讨的话题或课题,引导大量的慕课参与者围绕这些话题或课题展开交互讨论。在各抒己见的协作讨论过程中,就会碰撞出知识、技能与灵感的火花,最终由广大的慕课参与者通过协作讨论和自主探究,探索到并掌握住该话题或课题项目所应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实现融会贯通地运用。由此可见,网络慕课能够综合统筹不同高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借助协作讨论的方式,有效地培养艺术学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堪称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化艺术教學方法。因此,高校艺术学科应努力加强软硬件和人才建设,构建起本学科的慕课教学体系,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思想水平。

(三)面向信息网络开辟全新的实践、实训教学渠道

数字新媒体服务、数字化娱乐服务、数字广播影视与视听节目服务等各种文娱新业态的涌现,一方面正在造就“分众化”的文娱市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艺术学科应未雨绸缪,积极地面向文娱市场前沿业态来拓展新的实践、实训教学渠道。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艺术学科师生可创编新的音乐、舞蹈节目或推出新的美术、雕塑、艺术设计等作品,投放到新媒体平台以及数字化娱乐服务平台上,吸引网民成为“粉丝”,并努力从大量“粉丝”的评论和反馈当中,分析出、查找到当前受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受众的艺术欣赏趣尚之所在。而后根据此类欣赏趣尚来调整艺术教学及创作思路,推出更多适应文娱市场需求的艺术作品,从网络渠道中彰显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生产性”特点。

四、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高校要在不断的变化中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为高校学生创设专业、丰富的教学氛围。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是一门充满艺术乐趣的课程,需要在创新发展中加强体系构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与价值。因而,笔者从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性价值、协同发展以及网络化构建三个层面,赋予了高校艺术教育课堂更加深刻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开阔的艺术视野中,对艺术教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端艺术人才的高需求。然而,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工作是持续的,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的丰富实践和卓越探索,从中梳理出更适合高校艺术教育实施的新思路和好方法,唯有如此,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创新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体现高校教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实现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也使高校艺术教育开展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全面地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卫英,王静波,董万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策略的分析[J].大众文艺,2020,(11):201-202.

[2]王馨蔓,宋燕.以艺术素养为目标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1):77-81.

[3]邹卫.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评〈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9):88.

[4]宋钊,李昕,杜彬,许燕敏.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思维拓展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5):73-76.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实践高校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