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宫崎骏动漫中的日本文化元素

2020-12-15陈灿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

陈灿

【摘 要】宫崎骏的动漫符号是民族符号和文化的社会象征。其中随处可见的日本民族元素俨然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素材。文章从审美意识、森林文化信仰、性格心理特质、思维表达方式四个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其中内隐的日本动漫文化元素,探讨了宫崎骏动漫的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宫崎骏动漫;美意识;森林信仰;性格特质;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51-02

在中国有很多的动漫迷都受到了宫崎骏的影响,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极高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动漫电影《千与千寻》,这部原创动画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等众多大奖,其也被称作是世界动画的高峰。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极高的赞誉,这也得益于他努力在动画中构建一种个性鲜明又蕴含着深层次思想内容的故事情节。在他的动画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独特个性以及整个故事的环境色彩,其中也充满着日本浓厚的思想文化,同时也体现着宫崎骏对于整个动漫世界的思考。动漫影片呈现的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而是一种作者对于动漫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这也是为何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可以迅速走向全世界,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宫崎骏动漫电影有着独具特色的日本动漫文化,这一特点正好满足了中国现代人对于日本动漫文化的好奇心。简单来说,日本动漫文化已经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现象,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长期活动的自然产物[1]。

一、充满故事性的物哀的美意识

物哀是一种美意识,它是日本艺术界一种主体性和自律性的美形态,是日本独有的审美观念。“物哀”出自于日本文学中的“哀”的理念,这种美的理念最早是由江户时代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小节》中提出来的,在这部作品中,他主要将“物哀”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2]。他认为“物哀”的概念就在于人们仔细品味了周围的故事后体现出的一种情绪,并从这种情绪中感受到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情绪。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美意识观念。中国学者叶渭渠分析了这一观念,他认为人们除了可以有悲伤、悲哀的感受外,还可以有“物哀”,其中“物哀”包括了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等各种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物哀不同于悲哀这种情感,它不受外界的干扰,也不受各种私人因素的压抑,是一种抵抗性的情感。它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和锤炼的情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是对于悲壮的美感形态的升华,它具有强烈的艺术色彩和感染力。

《天空之城》中的主人公希达在故事中是梦想的化身,拉普达则代表一个梦想,最终以毁灭告终,凄美而悲悯。希达和巴斯追寻天空之城的历程,其实就是每个人追寻理想的过程的写照。我们有过追求理想的勇敢的心,有过一段努力奋斗的过程,即使结局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也毫无遗憾。另外,影片中还有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主题曲表达的也正是这么一种带着淡淡的忧伤的意境,在凄美中充满憧憬、向往、奋进、不屈不挠,明知悲剧的结局,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虽然梦想在剧中没有实现,但是整个故事表现出了一种唯美的感觉,這也是一种悲剧色彩的表现,它体现了两个主人公在天空之城的历险经历,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人们追求自身梦想的历程。《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也是悲剧的,但是这种悲剧转化成一种传奇的氛围,给整个动画增添了一种悲壮感;《红猪》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痛故事;《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和《龙猫》这两部动画与其说是悲伤,倒不如说是一种悲悯感更强烈的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这几部动画都是宫崎骏经常描写的以少女为主角的历险成长故事,他将少女的艰难都体现在成长过程中,有悲痛有哀伤,但是也有面对危险的勇气,这是一种直面悲痛并将悲痛化为力量的动画,也是日本文化中物哀美意识的最好呈现。

二、对森林充满文化信仰

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森林宗教信仰,拥有这种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自身与森林的文化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几千年以来人和自然之间保持生命平衡,并且有着自然观念的特点,日本的环境变化和心灵有着密切的关系[3]。在上世纪70年代,宫崎骏就有接触过森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尾佐助的“照叶树林文化论”。哲学家中尾佐助主要是研究日本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通过植物的文化论来描述日本文化,这深深地影响了宫崎骏对于文化历史观的看法,有了独到的见解,也从中得到了启发。中尾佐助提出“照叶树林文化论”,这个学说让宫崎骏感受到了作为生命之源的森林可以生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森林是自然表现的一切根基,也是宫崎骏在日后的动画中最为核心的意象,他在很多部动画中都展现出了森林拥有的强大根系和充满灵性以及浓郁的神秘色彩。

例如,《风之谷》描述了峡谷中绿树成荫的绝美景象,到处都充满了独特的大风车,在峡谷中缓缓转动。“腐海”洞穴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巨大的古树遮挡天空,河内的流水清澈见底,森林里的各种生物适应着环境生长。动画中也有森林的守护者,性格温和,但是如果受到了人类攻击就会爆发出破坏性的力量。《幽灵公主》中,描述了一种风风雨雨的原始森林景象,有深谷,有险峻的山峰,有古老的栈道,有参天的大树和清澈的河流,一切都是让人向往的景色。动画片中幻姬保护城镇而毁掉了森林,杀死森林之神,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惩罚。《龙猫》中主人公一家搬到了住着古老精灵而又神秘的森林,这个森林又温馨又奇妙,森林里居住的龙猫送给小姐妹树种,让她们把这些树种种在地里长成大树,这也象征着一种在现实社会土壤中扎根而出的文明。

宫崎骏动漫电影中对茂密而神秘的森林的描述,体现了日本人对森林、对大自然的敬仰。人类依靠自然而生,不能一味地、无节制地索取,我们应该敬畏生命,保护森林,保护自然。

三、蕴含暧昧的感情性格

在日本的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即以思想情感的视角作为出发点,让艺术形式“跟着感觉走”,但同时又受到“感觉的制约”。以这种理性作为基础原则,主要目的还是从主观上意识到内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不只是单单注重艺术形式,而是更注重艺术的意境,崇尚艺术格调之美[4]。就好比说,在日本的现代文艺作品中,大多数都是以一种潇洒活泼的风格作为生活情趣,这种感觉会让人发自内在地有一种高雅的气韵。例如,《侧耳倾听》中两个主人公的唯美爱情故事,中学时光那种青春、萌动的心灵,撞击出激情的恋爱火花。《千与千寻》中,两位主人公千寻与白龙共患难,真诚和善良是他们爱情的助燃剂,没有矫情做作,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受。这种充满暧昧的感情性格使得動漫电影里的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更加丰富饱满,这种情节也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独有的精细思维特质

持之以恒是日本民族的一种敬业精神,这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山魁夷曾说:“日本列岛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处于一个气候温和、空气潮湿、树木种类多的环境,四季变换鲜明,风景也非常优美。[5]”就是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让日本人对于许多事物的细节以及景物的视觉关注,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欣赏的兴趣,这也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具体,更加精细缜密。

宫崎骏动漫电影正是将日本人这种独有的精细思维特质发挥到了尽致。人们在观看完动漫电影后无不细细回味,感慨于宫崎骏对于细节的处理。《龙猫》这部动漫电影可谓家喻户晓,看起来格外轻松。在开始部分,爸爸一个“风吹过按帽子”的小举动显出了此片的细节感,按下的位置与帽檐的起伏相应,显得很真实。宫崎骏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生活中很细微的平凡场景,用心描写,将日本人独有的精细思维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宫崎骏参与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这部动漫电影中,房子附近的小人族几乎已经灭绝了,有的是被人类伤害,有的是被其他动物伤害,他们的生存十分艰难。但是小女主人公阿莉埃蒂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小女孩,她不仅和男主人公翔成为了朋友,更是和翔的小猫咪成为了朋友。阿莉埃蒂的妈妈非常的胆小,与阿莉埃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征。此外,阿莉埃蒂在家里煮饭倒茶的时候考虑到了水的张力的问题,水的整个形态变得圆润突出,跃然纸上。在介绍人偶屋的时候,大到房间构造小到一杯一壶等厨房器皿,都可谓十分精准。这些描写无不让我们惊叹于宫崎骏动漫中独有的精细思维特质,同时这也是宫崎骏动漫能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原因。

五、结语

宫崎骏给他的每一部动漫作品都打上了日本文化的深深烙印,通过动漫艺术的创新充分表现日本动漫文化的强大力量,将动漫文化的坚强自信精神融入生动的故事与艺术形象之中。宫崎骏动漫背后想要传达的精神发人深省,对环境保护的呼吁,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等都通过动漫电影向人们展示出来。如今,很多中国民族动漫在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文化发展方向,在模式化的过程中渐渐丧失民族本真,在强调民族风格以及民族思想文化内涵方面有着许多值得反思的不足之处。我们的动漫文艺作品应该扎实有效且具针对性地借鉴宫崎骏动漫的成功经验,抓住当代中华民族动漫文化的精神根脉,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动漫艺术创作人外在文化自觉与内在价值追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绯雨霄.宫崎骏:创作梦想和飞翔的老人[M].北京: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

[4]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浅谈运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改造传统出版产业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思维差异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