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民歌在苏南高校的活态传承

2020-12-15王芳张倩倩

北方音乐 2020年22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

王芳 张倩倩

【摘要】江南民歌以其宛转悠扬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音乐的地域特色,江南民歌的传承是发扬江南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集散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本文将以江南大学为例阐述江南民歌在高校的传承工作。

【关键词】江南民歌 ; 苏南高校;  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031-03

【本文著录格式】王芳,张倩倩 .江南民歌在苏南高校的活态传承——以江南大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11(22):31-33.

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是最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而江南民歌以其独特的韵味,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质,是中国民歌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传承江南民歌更是江南地区音乐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之事。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正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阵地,各地高校正承担起地域文化的传承、研究工作。

一、江南民歌及江南民歌在江南大学的传承背景

众所周知,“江南”在人文地理中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江南民歌又称吴歌,广泛流传于太湖流域、浙江、上海等地。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江南民歌地处大运河文化带。2014年6月,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申遗,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方案》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資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使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方案》精神发出响亮的号召,为发扬大运河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江南民歌作为大运河文化范畴的一部分,传承和发扬江南民歌正是践行《方案》精神,发扬中华特色文化的要求。同样,江南民歌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它的传承也将有益于夯实文化建设的基础,提升文化自信。江南大学教师队伍积极展开江南民歌在高校的传承工作,以期能够为大运河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丝微不足道的力量,形成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成果以供参考。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无锡,无锡地区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资源。江南民歌与古代吴歌一脉相承,在地域特色、音乐风格、人文风情等方面离不开江南历史文化的熏陶。随着无锡大量古代遗址的发现和文物的出土,遥远的古代吴歌的相关历史文化也缓缓揭开神秘面纱。江南民歌是无锡地区的文化瑰宝,在无锡富有江南韵味的歌曲《无锡景》无人不晓,几乎每个无锡人都能哼上两句,《太湖美》更是被作为无锡市的市歌,传唱十分广泛。

江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具备丰厚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自2004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发布,江南大学音乐学专业为弘扬地方优秀历史文化并服务于地方社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计划地在课程设置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江南特色音乐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如:江南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江南音乐概述与名曲赏析;江南民歌演唱;“江南美”合唱训练;江南丝竹演奏等。这些课程在深入根植于江南地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音乐文化的内涵、探索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的“江南音乐”课程教学形式,包括“艺术课堂”在内的多元舞台呈现、校内外协同教演实践为基本方式的“江南音乐”课程群教学。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著作(教材)、相关论文、舞台演出、指导学生获奖、艺术课堂、教学基地等成果,这些都为江南民歌在江南大学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江南民歌在江南大学的传承途径

(一)特色课程教学

要想有效地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来传承江南民歌,离不开地方高校在教学上的重视,也离不开广大师生的推广与传播。其中,课程设置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江南民歌相关课程而言,江南大学在本科生选修课方面做出了有效的相应的尝试,开设了本科生选修课《江南民歌演唱》。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注重对学生江南民歌演唱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将许多富有特色的江南民歌融入课堂,所选择的歌曲大多具有结构简单、容易上口、地方特色鲜明的特点,如《搭凉棚》《杨柳叶子青》等曲目。其目的是为让非声乐专业的同学也能够完整地演唱,做到既能够从整体上掌握江南民歌细腻婉转的韵味,又能够体会到不同曲目之间的风格差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结合演唱实践,使学生掌握江南民歌的演唱技巧,唱出江南民歌特有的韵味。

除了选修课以外,在声乐专业的必修课中也适当融入了江南民歌。对于各地民歌的了解和演唱原本就是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从全国各地考入江南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会很自然地在学习生涯中受到无锡当地江南音乐文化的熏陶,适当地增加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的江南民歌曲目来演唱,无论是对于江南民歌的传承还是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都颇具意义。

(二)师资科研队伍建设

课程设置的顺利展开,需要建立在具备一定师资力量的基础之上,教师本身也应该加大学习深度和广度,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在江南民歌的传承工作进行中,教师应始终秉持着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地域文化为己任的态度,先要从自身出发,做到深入其中、深谙其道,然后才能利用各种途径将所学精髓传递给广大学子,普及给更多江南民歌的潜在受众,真正促进江南民歌的发展。

江南大学在“江南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积极投身于江南地域音乐文化相关的科研工作,由此衍生了许多科研课题,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吴地乐舞的历史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文化传播视野下近现代吴地民间音乐社团研究一以无锡‘天韵社为例”“苏南民间小调与锡剧的共生发展研究”“江南地区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开发研究以苏州地区‘胜浦三宝为例”;省社科项目“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唱演共生研究”“吴歌在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高校活态传承研究”等。依托以上项目,江南大学音乐系对江南民歌的历史发展、流传演变及其与相关艺术门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

除科研项目以外,江南民歌的相关专著、论文的数量也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不断增加,如《从锡剧曲调看江南民歌的传承与嬗变特征》《论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影响》《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共生文化》《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共生研究——小调《孟姜女》在锡剧中的借鉴与运用》《论江南民歌演唱中的语言与音乐特点》《传情达意的《绣荷包》——从无锡民歌《绣荷包》看江南民歌的演唱》等,其中许多论文在几年内被频频引用,为丰富江南民歌在学术界的资源贡献了力量。

(三)师生校内外艺术实践

增强江南民歌相关的艺术实践锻炼是传承和弘扬江南民歌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师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展示。近年来,江南大学音乐系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成立了“江南美合唱团”“江南音乐创作室”等教学实验团体;指导部分优秀学生参加了省市音乐赛事,举办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展开了一系列的主题讲座、音乐会、艺术课堂等推广活动等。

“江南音乐创作室”的师生们利用现存民间音乐资源,经过采风及田野考察提炼江南民间音乐的音乐特征,创作出了许多清新优雅的新江南民歌,如《太湖美人》《江南的雨》《江南的风》《最恋是故乡》等;其中,作品《茉莉花开的地方》荣获中国音协2008年度歌曲“晨钟奖”、第五届无锡市“五个一工程”优秀歌曲奖;作品《江南的春天》获第五届江苏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歌曲奖等。自2008年江南大学“江南美合唱团”成立起,通过多年的训练与探索合唱团在音色的把控和作品的表现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逐渐积累出了一套独特的江南风格合唱的训练方法,演唱了如《太湖美》《情在江南》《新无锡景》等一批江南民歌合唱曲。

除此之外,我校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了一系列江南民歌相关的艺术实践,广泛有效地传播了江南民歌,包括开展校内外讲座、举办相关主题音乐会、借助艺术课堂(讲解与现场表演相结合的音乐会形式)的推展等方式。如《苏韵流芳》选取江苏民歌曲目,以现场讲解和表演的方式、达成熏陶的过程以形成共情,提升听众对江南民歌的兴趣和喜爱;《乐吟江南——古诗词歌曲赏析》以听众熟悉的古诗词为切入点,通过精彩的演唱,再结合通俗易懂的讲解,既生动又有趣,有效地吸引了广大学子的注意,无形之中有力地普及了江南民歌。

我校教师立足于地域特色,结合高校多学科滋养的有利因素,探寻江南民歌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通过各项活动的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引领师生走进江南民歌的艺术世界,并了解其形成、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方言传统及音乐语汇等文化特征。通过演唱、聆听、解析、表演、互动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注重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水平的艺术展演,创设了高水准的艺术讲堂。

对江南民歌的传承不应仅限于师生之间的传授,也应不仅限于传统曲目的演唱,应该鼓励创新、扩大宣扬,做到与时俱进,有方式、有方法的活态传承。江南民歌在江南大学的传承工作中,立足于江南大学“江南音乐”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受到了校方以及社会的支持帮助,发挥教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江南大学音乐系师生在无锡大剧院、江南大学相关舞台表演的场次逐年增多,将演出和讲座活动辐射至校外,走进社会和其他高校。学生对江南民歌的表演水平、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三、江南民歌在高校传承的意义

(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高校中的学子来自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来到高校求学的学生们往往要在当地生活数年。对于江南地区的高校学子来说,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能够欣赏高水平的江南民歌音乐会,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拓展了音乐视野。通过课程设置、展开讲座等途径学习或了解江南民歌,可以促进学生感受江南地区民歌的特点,透过歌曲的背景、风俗、典故等了解江南文化,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人文风情,通过高雅艺术的熏陶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江南民歌课程的开展以及相关艺术实践的锻炼,有助于改善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西方化”“本土性”缺失的现状。

(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潜在观众群体

受社会环境和大众媒体的影响,高校学生中大的多数群体往往对高雅艺术的审美能力相对较弱。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需要从更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面着手。以江南大学的学生为例,在无锡的生活中会受到江南民歌的耳濡目染,但仅局限于几首歌曲,且对其中的歌曲背景等内涵知识并不了解。这就需要一些讲座、艺术课堂等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提升他们对江南民歌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出江南民歌的潜在观众群体。

(三)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集散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大学音乐专业课程计划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系列课程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艺术意识、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办江南民歌音乐会、讲座等活动的意义,在于表现和传递优秀的传统江南民歌艺术,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保护意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恩 徐红艳.论优秀地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探索,2015.11.

[2]王红霞.地域文化融入高校音乐学初探——以江南大学“江南音乐”课程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4.

[3]黄晓敏.江南民歌在苏南高等院校中的传承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8.

[4]周子翔 陈湘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以凤阳民歌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7(02).

[5]王芳 传情达意的《绣荷包》——从无锡民歌《绣荷包》看江南民歌的演唱[J].音乐探索,2009(4):44.

作者简介:王芳(1974—),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教授,研究方向:民歌演唱与教学;張倩倩(1991—),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
艺术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实践探讨
以“非遗”市场化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
蒙古族音乐活态传承之衍变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研究
青林寺谜语的活态性特征及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