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代料香菇秋栽生产技术规程*

2020-12-15龚凤萍段庆虎上官端琳张宗源尹川川张应香

中国食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转色菌棒木屑

竹 玮,龚凤萍,段庆虎,上官端琳,张宗源,尹川川,陈 静,张应香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河南省香菇栽培起步晚,代料香菇栽培历史短[1],但由于气候、原料、劳动力优势明显,现已成为我国的最大香菇主产区[2]。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7年河南省产香菇280.5万吨,占全国香菇年产量的28.43%[3]。目前河南省香菇已基本全部使用木屑代料栽培,按照栽培季节可以分为春栽秋冬出菇,秋栽冬春出菇,冬栽夏秋出菇[2]。代料香菇秋栽是指根据中原地区气候特点,以木屑为主料,早秋制棒接种发菌,冬季至翌年春季出菇,以生产花菇为主的香菇生产方式。代料香菇秋栽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早秋接种制棒发菌快,成功率高;二是其出菇期赶在秋末冬初,冬季出菇不停,至翌年5月上旬结束,避过了高温季节,无高温危害问题,稳产性好;三是生产周期短,资金投入周转快。近年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围绕代料香菇秋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套代料香菇秋栽新的河南省地方标准,为推进河南省香菇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有关生产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1 栽培环境与菇棚搭建

1.1 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应符合NY 5010-2016[4]的规定。

1.2 菇棚搭建

采用层架式小拱棚,棚宽2.7 m,长7.0 m,拱高 1.8 m~2.0 m。棚内分左右两架,架宽 0.9 m,两架走道宽0.9 m,底层距离地面20 cm以上,5层,层距20 cm~30 cm。每棚可放出菇菌棒600棒左右,投干料约 1.2 t~1.3 t。

2 菌种

菌种制作应符合NY/T 528-2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5]的规定,菌种品质应符合NY/T 1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6]的规定,建议选用雨花系列秋栽香菇菌种。

3 料棒生产

3.1 制棒时间

8月上旬至9月中旬,偏早为佳。

3.2 栽培基质

以壳斗科木屑为主料,也可加入部分果树木屑,以麸皮、玉米粉、石膏粉为辅料,栽培基质质量安全应符合NY 5099-2002《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7]的规定。

3.3 菌袋材料与规格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规格(宽×长×厚):20 cm×60 cm×0.06 mm或22 cm×62 cm×0.06 mm。

3.4 配方

配方 1为木屑 79%、麦麸20%、石膏粉 1%;配方2为木屑79%、麦麸15%、玉米粉5%、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为53%~55%。

3.5 拌料

先将木屑预湿,然后加入辅料搅拌均匀,调整含水量至53%~55%。

3.6 装袋

采用机器装袋、扎口。20 cm×60 cm料棒每棒湿重3.5 kg~3.7 kg,22 cm×62 cm 料棒 4.3 kg~4.4 kg。逐棒检查微孔。

3.7 灭菌

装袋后应立即灭菌,每次灭菌4 000棒~6 000棒,底层料温达到97℃~100℃开始计时,保持18 h~24 h停火,焖8 h~12 h出锅。

3.8 冷却

灭菌后的料棒及时搬进洁净的冷却室,井字形摆放,冷却至30℃以下。

4 接种

4.1 接种条件

在接种室或接种棚内操作,环境温度保持在30℃以下,打穴器经消毒后打穴接种。

4.2 菌种挑选

选用发菌透料后10 d~25 d,成块性较好的菌种。

4.3 打穴接种

用20 cm×60 cm袋子每棒打穴3行,每行4穴;用22 cm×62 cm袋子每棒打穴3行或4行,每行4穴。穴径2.5 cm,穴深3.0 cm。打穴后手掰菌块接种入穴,按压紧实,并压下穴孔周边薄膜,接种后加外套袋活结松扎口。如此增加接种穴数,可兼顾发菌、促熟、转色和对透气量的需要,不再作刺孔管理。

5 发菌管理

5.1 温度与湿度

接种后菌棒移入棚内床架上,单层摆放。棚温保持22℃~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以下。

5.2 光照与通风

保持黑暗环境,棚内适时通风换气。

5.3 脱掉外套袋

发菌块直径达10 cm左右时脱掉外套袋。

5.4 后熟与转色

控制棒温18℃~25℃,后熟、转色同步进行,转色程度以淡棕色或棕色为佳。

6 出菇管理

6.1 催蕾

菌棒充分成熟并适度转色后补水催蕾。补水后菌棒重与料棒重相当。

6.2 幼菇培育

菇蕾发生后,棚温保持5℃~20℃,湿度控制在70%以下,常通风。3月中旬至12月中旬,菇棚需遮荫;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不需遮荫。

6.3 花菇培育

幼菇培育期间,常通风,拉大温差,不喷水,降低湿度,促进花菇形成。

6.4 间歇养菌

第一茬菇采收后,剔除菇脚,清扫菇棚。适当增温,菌丝恢复生长15 d~20 d后,给菌棒适量补水,拉大温差,催菇再生。

7 病虫害防控

应符合DB41/T 1244-2016《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8]的规定。

8 采收与加工

8.1 采收时间

菌膜刚破,周边内卷,7成~8成成熟时采收。

8.2 采收方法

一手按住菌柄基部菌棒,一手摇动菌柄将香菇采下,采收时不得触及菌褶。

8.3 干制

采下的香菇应及时用烘干机烘干,方法是将鲜菇菌褶向上,均匀摆放在烘筛上,迅速将箱温升至36℃~37℃,之后每小时升温2℃~3℃,直至 60℃。脱水过程中还应通风排湿,前期风门全开,中期开2/3,后期开1/3。干菇菇体内外同步收缩,菇形圆整,菌褶不倒,呈淡黄色,香味浓郁,含水量约12%~13%。

8.4 鲜菇销售

鲜菇采收后,分级销售,也可4℃冷藏后销售。

猜你喜欢

转色菌棒木屑
紫色西番莲转色期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
基于加权关联网络分析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颜色转变相关基因的鉴定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竹木屑主基质配比菌棒对香菇出菇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平原地区香菇菌棒越夏关键技术
木屑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澳大利亚人巧用木屑防尘、防滑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