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2020-12-14吴姗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圈社会学城市规划

摘要: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使空间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和前沿,空间研究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的重要分支。空间不只是一种自然空间,更是一种社会空间,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突出的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多,更需要社会空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城市治理和城市运动有较强的解释力。而近几年兴起的城市生活圈规划是以城市治理为主题的城市规划,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基础,使人们的行为和空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本文以长春市吉柴社区15分钟生活圈为例,解读生活圈是居民日常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指出社区生活圈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15分钟生活圈

一、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时间和空间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两个维度,整合在同一个社会过程中。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空间研究逐漸被人们所忽视。空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空间、地理空间,它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空间,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社会意义。从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历史发展来看,它一直离不开对空间的研究。社会空间视角由城市社会学家高特第纳和享切森在《新城市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自此空间研究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的重要分支,社会空间的范式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取向。[8]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的著作中强烈批评西方社会理论对时空问题的忽视,他认为大多数社会分析学者仅将时间和空间看作行动的环境,社会系统的时空才是社会理论的核心。[1]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使空间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社会意义,空间成为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跨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6]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空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城市生活圈的规划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基础,使人们的行为和空间紧密结合。生活圈是居民日常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生活圈的规划有利于反映空间的社会属性,精准对接居民的需求,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满意度。本文基于此以长春市吉柴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为例,进一步阐释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二、吉柴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

吉柴社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东盛大街以西,和顺街以东,荣光路以北,东新路以南,辖区面积0.9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94栋楼房、5栋平房,多为上世纪50年代初兴建的“苏式”建筑;有215个居民组、5222户居民,人口15375人,其中80%为原吉林柴油机厂的职工和家属,吉柴社区也因此而得名。吉柴社区现有居民楼94栋,全部为开放式生活小区,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经作者调查发现吉柴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使社区规划突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实现了社区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也实现了行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社区实行了15分钟生活圈计划,在社区大门展示15分钟生活圈的示意图(见图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居民区的规划显然已经跟不上城市过快的脚步,15分钟生活圈成为了社区规划建设关注的热点。刘云刚认为城乡治理的空间基础是对城市进行生活圈规划,这有利于城市社会的进步并发挥城乡管制中的各个主题的作用。[12]所以从居民设施需求在社区周边日常活动出发,以时空行为揭示的居民需求为核心,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13]因此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发布的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将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作为居民区规划和设施配置的核心对象。[4]

关于城市生活圈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一些解读。袁家冬等人认为日常生活圈指城市居民的各种日常生活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它是一个城市的实质性城市化区域,也是一种功能性的城市地域系统。[14]程蓉认为应该涉及到社区层面,生活圈应该包括社区,指出居民以家为中心,居民一日开展包括购物、休闲、通勤(学)、社会交往等各种活动所构成的行为和空间范围。[16]这也突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行为与社区空间的相互作用。柴彦威指出城市生活圈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满足居民日常基本活动需求的社区生活圈,特点在于涉及的活动频率高发、持续时间较短,仅围绕居住空间及周边展开。我们看图1就可以看出,吉柴社区15分钟生活圈以社区为中心,包括了步行行为空间的基本需求,包括诊所、银行、学校、公共卫生间等基本的需要。第二类是包含居民通勤及工作的通勤生活圈。第三类包含了满足居民偶发性活动的扩展生活圈,并以都市圈为生活圈的空间范围,从社区的15分钟示意图也可以发现有社区小广场、农贸市场、城市避难所等的存在。吉柴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展示了社区居民行为空间的基本需求,在规划的基础上利于展开空间的实践,也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和治理整合。

三、总结:从社区生活圈来看城市空间发展

空间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对于物质性来说,它可能指一些实体物质,如高楼大厦等等,但从社会性来说,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的。社会中不同的功能和要素生产出各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空间,它们一起构成了城市空间。[18]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时空对城市社会空间进行一种规划,利于社区空间要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城市社会的治理和实践。

生活圈规划的对象是居民日常生活空间,较多的是居民的行为空间,而生活就是参与空间的社会生产。通过对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城市治理的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是通过行为与空间的结合,优化城市空间的规划,通过对一些基础设施的考察来满足居民在城市中的各种需求,提高对城市包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来看整个城市的空间发展,才会利于城市在过快的进程中发展,不会出现过多的城市问题,也利于城市治理和改革。

李萌指出,城市生活圈体系的划分是以行为作为基础的,所以空间的划分的标准是相对的、有弹性的,它是会随着人群的性质和社区的性质发生变化,因此将以社区为中心的15分钟步行的可达范围作为社区生活圈的边界不应该是所以社区统一的标准。[15]虽然城市社会中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体,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要在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空间规划中考虑一些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需要,使空间范围的划分有弹性。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虚拟社区兴起并作用于现实社区,在此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和规划应该重视虚拟社区的作用。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空间发展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这对于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发现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使空间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和前沿,空间研究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的重要分支。空间不只是一种自然空间,更是一种社会空间,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突出的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多,更需要社会空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城市治理和城市运动有较强的解释力。而近几年兴起的城市生活圈规划是以城市治理为主题的城市规划,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基礎,使人们的行为和空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通过社区生活圈与居民行为及空间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会展示出新的活力,社会空间视角在城市社会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英)格利高里,厄里. 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M].北京师范大学,2011:1.

[2]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63.

[3]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78.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居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S]. 2018.

[5]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C].华夏出版社,1987:03

[6]谢熠,罗玮. 城市空间社会学:溯源与拓展[J]. 荆楚学刊,2015(08).

[7]张品. 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 ——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J].理论月刊,2016(11).

[8]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 (05).

[9]李秀玲,秦龙.“空间生产”思想:从马克思经列斐伏尔到哈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10]魏伟.都市运动研究:理论传统的界定和中国经验的嵌入[J].社会,2008(01).

[12]刘云刚,侯璐璐.基于生活圈的城乡管治理论研究[J].上海城市规化,2016(02).

[13]柴彦威,李春江. 城市生活圈规划:从研究到实践[J].城市规划,2019(05).

[14]袁家冬,孙振杰,张娜等.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J].地理科学,2005(1).

[15]李萌.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01).

[16]程蓉.以提品质促实施为导向的上海巧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和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8(02).

[17]柴彦威,谭一治,申悦路等.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J].2017,36(1 0).

[18]张品.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考虑[J].前沿,2011(15).

作者简介 吴姗,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人,硕士在读,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猜你喜欢

生活圈社会学城市规划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方案研究
广州市黄埔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估
生活圈视角下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的分析
意外遇见社会学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