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历史地图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应注意的问题

2020-12-14汤杨柳

考试周刊 2020年93期
关键词:历史地图核心素养方法

摘 要:运用历史地图的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运用不当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历史地图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历史地图,运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与其他类型的史料配合使用。此外,还需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达成情况,这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地图;核心素养;方法;学业质量水平

一、 引言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全面推行使用,新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些素养的达成必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必备资源,从内容来看归属于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将时间、空间、文字等信息融为一体,能帮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形成立体、动态的认识。如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所说:“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与文字相比,歷史地图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生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很少使用或不使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然而,过多使用或使用不当,亦会导致喧宾夺主或误导学生。鉴于以上考虑,在运用历史地图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二、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选择历史地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获取历史地图资源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历史课本和历史地图册,教师还可以通过专业报刊、学术专著、互联网、地方史馆等获取历史地图,如果盲目而无主题地大量使用历史地图,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内容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历史地图。

笔者在讲述到人教版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关于邓小平理论内容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选用了历史人物活动地图《邓小平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现历史人物活动的空间位置变化,理解邓小平不同时期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理解“一国两制”的创新性和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感受杰出人物不懈奋斗、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刻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形成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类似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参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到《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同样可以结合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活动轨迹来理解伟大人物的思想,必定思想属于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物的经历是人物思想形成的基础,这也有助于生成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除了要考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高效和实用的原则,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 注重对学生识图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历史地图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地图知识,更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识图的方法,提高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地图用语。高中生很容易将历史地图和地理地图混为一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共性,如比例尺、河流、海岸线等,同时又要注意历史地图的特殊性,如城市布局、运河、形式变化等。此外,历史地图中还经常会出现古今地名,有的地图会用后缀标明其代指的今天位置,有的则不会,这就需要学生平时有所积累。

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有明确标题的地图就先看标题,标题里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时间、范围、地图类型等。接着到具体的读图,顺序应当是先从整体入手,如地形、方位、海岸线、周边区域、疆域范围以及是否有图例等,形成对地图的整体认知,再到局部分析,如图例信息、地名、趋势、符号等,深入发掘历史地图信息,再将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形成对历史地图的认识。

再次,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地图的核心主题。历史地图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泛泛的阅读会浪费很多时间,特别是面对考试,极其不利。然而,无论是单幅历史地图还是组图,往往都有一个核心主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去把握历史地图的主题,围绕主题线索去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为学生多做示范,对与主题无关的信息直接忽略,重点分析与主题联系密切的内容。

最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指导学生历史地图的识图方法,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内化掌握,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进而在用图识图过程中形成对历史学科规律性的认识。

四、 历史地图需与多种类型史料配合使用

史料是历史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种类繁多,历史地图属于其中一种,在利用历史地图认识历史过程中,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应当结合其他史料一同使用。然而,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史料就是文献史料,将历史地图与文献史料配合使用,真正体现“左图右史”的教法。如在讲评以下高考题时: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观察历史地图会发现,图中主要有两条线路:玄奘朝西行、鉴真朝东行,他们的出发地非常接近,都从中国的中原地区出发。阅读文字材料信息,玄奘西行翻译大量佛经,并亲口传授,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历史地图与文字史料结合起来可知:首先,都反映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结合问题要求,选取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注意“其他”两字,不能重复材料中的史实;再次,运用相关史实围绕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考点为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属于古代中国文化史的科技部分。

历史地图与其他类型史料配合使用,要相互进行印证,以地图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以文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图信息,真正发挥“左图右史”的作用。历史地图运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依据目标要求和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多种史料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 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达成情况

历史地图教学需针对学生类型调整教学策略,如对于选考班的学生,可多用深度化策略和意义化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较高的学业质量水平,对于学考班的学生,可多用活动化策略和自主化策略,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基础水平的学业质量要求。

对学生评价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学业质量水平达成情况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也可起到“以考促教”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堂对话、活动探究、课后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价。新课程标准对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分别进行了水平层次划分,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是学考班还是选考班的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是最基本的合格要求,才能实现顺利毕业。对于选考班的学生,未来要面对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要达到学业质量水平3或水平4方能取得较好成绩,这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升学。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前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关注运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达成情况,以此作为教学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實现“教学相长”。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的选择、运用和评价都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汤杨柳,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地图核心素养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