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0-12-14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525100庞聪艺庞钊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革兰氏头孢致病菌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525100)庞聪艺 庞钊智

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细菌感染是导致该病产生的最主要病因。但临床对下呼吸道感染实施治疗过程中,因对病原菌的检测阳性率相对较低,病原菌检测结果比较滞后,无法及时了解到病原体分布情况,同时治疗时还必须针对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度来选择最佳的抗生素药物,对患者给予准确的经验性治疗,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缓解患者经济负担。但随着对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强,导致临床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愈来愈严峻[1]。本研究主要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且留取痰液标本的134例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且留取痰液标本的134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9例,女45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5.8±5.2)岁;所有病例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1999年制定标准确诊。

1.2 标本采集与送检方法 收集患者在清晨时的第一口痰,患者在晨起后刷牙、漱口(清水漱口3次),用力将气管深处的分泌物咳出并置于无菌痰盒中,记得不要将闭眼分泌物、唾液分泌物、口水、漱口水等混入其中,在采集之后应在正常室温下2h内送检。选择标本并将标本接种至无菌麦康凯平板与血平板中,依据我国相关规章制度来实施操作。

1.3 实验数据处理 利用计算机的PPS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表格软件的求和、筛选等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526例病例资料中统计出134株致病菌,检出率为25.47%,其中检测出12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总致病菌的93.28%,前五位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47株,35.07%)、鲍曼不动杆菌(35株,26.12%)、肺炎克雷伯氏菌(20株,14.93%)、阴沟肠杆菌(13株,9.70%)、大肠埃希氏菌株(5株,3.73%),还有鲁氏不动杆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均为2株,1.49%),产气肠杆菌(1株,0.75%)。另共检测出9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总致病菌的6.72%,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4.47%)、溶血葡萄球菌(2株,1.49%)、腐生葡萄球菌(1株,0.75%)。

2.2 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分析 分析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有着较高的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比较高,其他耐药率相对较低的抗菌药分别为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二代头孢的头孢他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以及四代头孢的头孢吡肟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最主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比较低之外,对其余的抗生素均具有相对高的耐药性。具体见附表。

附表 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医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病种较为复杂,不但存在肺部感染患者,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处于肺癌化疗期,这类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显著降低,大大增加感染几率,加之反复使用抗菌素药物,导致菌群失调,据相关研究显示,肺癌患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在70%以上[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134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致病菌主要地位,占比93.28%,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居首位,这和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3]。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35株,26.12%),而本研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极为严重,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唑林等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另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比较高。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存在广泛耐药性之外,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左氧氟沙星)、广谱抗菌药(环丙沙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唑林)、青霉素(氨苄西林)等存在较高的耐药性,耐药性广泛,其在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时受到极大的限制[4]。有研究显示,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舒巴坦三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相关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产生最主要的细菌,它们可以水解第三、四代的头孢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只有少数的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能够不被其破坏[4]。本研究资料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都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分解产生ESBLa,出现较高的耐药性。此外,本研究资料显示,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还有革兰阳性球菌,占总致病菌的6.7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4.47%),其次有溶血葡萄球菌(2株,1.49%)、腐生葡萄球菌(1株,0.75%);药敏试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比较低之外,对其余的抗生素均具有相对高的耐药性,比如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性的耐药菌株快速增长及扩散,导致临床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时出现严重的选药困难问题,加之临床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更是导致了病原菌耐药率的不断快速上升,导致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真菌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面对这一情况,临床工作必须要通过常规的病原菌检测及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准确、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细菌耐药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革兰氏头孢致病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