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对老年慢性病治疗的实效

2020-12-13韩文均彭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耳穴痛点针刺

韩文均,彭生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男性病科200137,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麻醉科200137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带病生存成为一种常态,其中高血压、睡眠障碍及慢性疼痛是最常见的病症。针灸,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独特。针灸又分为针刺和灸法,在针刺中常用的是毫针,毫针长短不同,可根据需要针刺部位的深浅进行选择,毫针的使用常追求针感,要求得气,因此需要专门的医务人员实施。后期改进的是电针,只要追求取穴部位准备,不追求得气和撵转手法,通过电流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尤其在针刺麻醉中被广泛使用,给普及于临床提供了更方便的选择。由于针刺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因此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一些“傻瓜式针灸”器具逐渐被发明。

近年来研发的微型针刺,即皮内针,又叫揿针,在治疗上突破了传统针灸只能在特定场合和在专业人员操作下才能实施的限制,弥补了传统针灸过程中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体位不适以及对针刺恐惧的不足之处。皮内针形状类似文具店的图钉,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针体仅0.2mm 粗,0.3~1.5mm 长,刺入皮肤时几乎无痛感。当皮内针粘贴在皮肤特殊穴位后,可以随时进行按摩刺激,以增强疗效。由于针体小,韧性好,不会出现传统灸针断针、弯针、滞针的现象,故针灸医师和患者们的接受度都很高,公众的知晓率在增加,现将我们对于皮内针的临床实践经验作一概括。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卫彦等[1]以单一的皮内针针刺膈俞,1/2 h 后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5 mmHg,6 h 平均降低13 mmHg,5 d 后平均降低25 mmHg,连续使用6 个疗程后平均降低约50 mmHg。皮内针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效果没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显著,但也有效果。老年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晨峰高血压”,王玲莉等[2]采用内关等多穴位皮内针治疗,可以使60%患者的舒张压平均降低10 mmHg 以上,甚至达到正常血压的水平。

皮内针尤其适合耳穴,因为体穴的大部分穴位位于衣服覆盖区域,皮内针易脱落。中医认为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因此针灸耳穴可以起到类似体穴刺激的效果。吕海波等[3]比较耳穴皮内针与体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结果发现耳针的治疗效果比体针略好。因此皮内针针刺耳穴是治疗老年高血压一个有效的方法。

2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又称失眠,同样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等。长期失眠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诸如高血压、心神失调、抑郁症等。梁肖媚[4]对一组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皮内针耳穴治疗,并且以一组治疗失眠的艾司唑仑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皮内针耳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表现为夜间睡眠改善,日间生活状态改善,没有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佳。温秀云等[5]采用在心俞埋皮内针配合体针的方法治疗抑郁性失眠,结果显示有效率达90%。

治疗失眠常用的体穴依次是:心俞、胆俞、肝俞、脾俞、肾俞、安眠、印堂、神门、百会、足三里等;常用的耳穴依次是神门、心、皮质下、肾、脾等[6]。治疗失眠可以采用单独皮内针耳穴或者皮内针耳穴配合体穴,必要时辅以中药、西药。

3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在老年群体中常见,程度不同,在可忍受范围内很多老人选择漠视,究其原因很多,因为老毛病了,患者已经学会了与“病”共处,一者怕就医麻烦,二者因为时好时坏,过一阵就缓解了,却也断不了根,相比于对服药的不良反应的顾忌,患者更愿意忍受慢性疼痛。这里需要科普一下,有些慢性疼痛通过皮内针穴位治疗有很良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例如肌筋膜痛[7]、骨性关节炎[8]等。这里介绍几种慢性疼痛的皮内穴取穴埋针法。

(1)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患肢自然屈曲,在肱骨外上髁处找出压痛点(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皮内埋针2~3枚,屈伸活动及握拳,旋后前臂,在诱发的新痛点再埋2~3枚。

(2)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 患肢自然屈曲并固定不动,先在肱骨内上髁处找出压痛点,皮内针痛点埋2~3枚,屈伸活动肘关节及旋转前臂,在诱发的新痛点再埋针2~3 枚。

(3)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找出桡骨茎突压痛点,常规消毒,在痛点周围皮肤埋针3 枚。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内侧关节间隙疼痛患者取坐位,膝关节呈半屈曲状,沿膝关节内侧间隙寻找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分别埋针3~4 枚。

有研究报道,皮内针对这些疾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9]。

4 其他病症

皮内针对一些急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双侧迎香穴皮内埋针后鼻腔会即刻通畅[10];膈俞皮内埋针,可以即刻降低急性高血压[11]。此外,迎香穴埋针可以减轻慢性鼻炎的鼻塞,也对偏头痛、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什么呢?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针灸作用于穴位,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兴奋,通过神经节段的传导作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激活神经调控;其针尖留置于皮下组织可引发超敏反应,引起免疫应答,激活免疫调控[12],从而产生不可思议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应用皮内针时仍然由医生用手来揣穴行针,但是治疗一个疾病时常常需要主穴与配穴组成一组治疗穴。于是有学者发明了自发电皮内针[13],可以通过自动发放电刺激,使几个穴位同时得到刺激,由此减少了相应的治疗的时间,更具有效性。

皮内针对一些老年慢性疾病具有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虽然与传统针灸的针及运针技术相比较具有易于操作,安全有效,侵袭性小,痛感轻微的特点,可自我保健,但是专业的针灸医师施针效果更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耳穴痛点针刺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清明的雨
尾巴帖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