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探讨

2020-12-13殷文韬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子电路布线元器件

殷文韬

(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100)

0 引言

在社会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通常都需要加大对电子电路的创新力度,从而使其更好的完成某一项特殊功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涉及到大量的电子电路调试工作。而电子电路自身的种类十分复杂多样,并且每一种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以及调试过程都都具有着明显差异。因此,这就需要电子电路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所在,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来更好的满足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要求,实现更好的功能目标。

1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式

1.1 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

为了使得设计出的电子电路能够更好的达到具体功能要求,并且方便后续电子电路调试工作的开展,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应当在稳定实现目标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电子电路进行简化处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当灵活组合各种功能模块;其次,要采用元器件厂商所提供的应用电路,并加大设计人员对运用电路的理解程度,多多查阅各种数据信息;最后,设计完成的电子电路应当为后续调试工作以及实际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保证电子电路能够维持一种稳定状态,可以长期运转[1-2]。

1.2 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

电子电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优先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系统性能、系统指标以及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并准确掌握好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参数,一旦无法控制好参数,就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好相应的裕量。而电子电路的基本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以实现,这就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基本设计要求作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出多种电子电路,并站在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合理性等多个角度来对设计完成的电子电路进行更好的筛选,并将筛选出的设计方案展开深入的研究,充分结合发布者的意见,保证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稳定实现。而那些功能相对较为复杂的电子电路,其主要就是由各种细小的功能模块相互结合后组成的,在具体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案敲定后,就要积极设计好每一个涉及到的功能模块,并在设计框图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参数计算工作以及单元电子电路的设计工作,而在电子电路设计工作完成后,必须要重复进行检查工作,防止出现细节上的偏差。

2 电子电路的安装

2.1 集成电路的安装

通常情况下,电子电路安装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其内部的集成电路如果出现了元器件接错或是损坏等异常现象,很容易就会引发整体电子电路出现故障,导致电子电路的制作以失败告终。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就应当在电子电路安装前来对涉及到的集成电路展开元器件检测工作,同时,为了避免在安装时内部的集成电路芯片受到损害,在芯片的插入以及拔出过程中,必须要加大重视程度,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在插入时要尽量保持元器件保持一致方向,不能够弯曲管脚,使得每一个引脚都能够准确的对应插座板上存在的小孔,并控制好力度,将两者稳定连接;而在电路芯片拔出时,应当采用专用的拔钳工具,使得集成块的两端能够更加稳定的夹住,而后均匀用力向上垂直拔起,防止引脚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断裂以及弯曲等不良现象。

2.2 保证布线的科学性、合理性

电子电路的安装过程中,布线错误是引发电路故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的降低各类故障的发生几率,就应当更加科学、合理的做好布线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保证连线与连接件之间的整齐度,并按照电子电路的基本顺序来进行直线排列,尽量将输出线与输入线加以分离。而在那些高频电力电路当中,所用的导线就不能平行排列,防止出现寄生耦合现象,从而引发出电路自激问题。同时,要保持连线与元器件插脚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因分数参数的不确定性而对电子电路的总体性能带来不良影响[3-4]。

(2)在实际布线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好走线形式,保证其在器件周围走线,绝对不能出现跨过集成块的不良现象,否则就会对后续的故障排除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直接调换元器件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布线的简便性以及整洁性,为后续的检查工作奠定基础,就要根据电子电路中不同导线功能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注,例如接地线采用黑色、电源线采用红色等。

(3)电子电路的布线工作,其主要是优先布置电源线,其次才是地线,最后为所用的规划线,例如始终脉冲连线以及固定接地线等,并将逻辑线与控制线有效连接。在必要时,可以直接在接线工作中进行测试,并逐级开展监测工作,大大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同时,在走线过程中,要避免其遮住其他的插孔,防止对后续导线插入工作带来影响。

2.3 注意事项

在电子电路的安装过程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事项:一是要在元器件的装插工作中,及时去除其管脚部位存在的氧化层,并将电子电路设计图作为基础,准确找寻出各个器件的具体位置,根据信号的流向方向,依次安装好所需的元器件;二是要准确把控集成电路的整体方向,特别是第一脚的位置,绝不容许出现半点差错,更不能产生倒插现象,必须要保证插入方向的一致性,并且还要控制好插接过程中的所用力度,防止因用力过大而引发管脚折断以及弯曲等不良问题出现;三是要尽量选择出符合电子电路安装实际的导线,并根据不同导线间功能的差异以及连接位置的不同,更好的规定导线颜色,例如红色负责正电源的连接,蓝色则要负责负电源的连接,而黑色则一般为接地导线,并保证导线的焊接性以及接触性良好,尽量不要跨越其他器件以及IC,从而做到更加清晰的导线布局,方便后续查线调试工作的开展。同时,那些高频电子电路的连接线,则要控制好线路的整体长度,并且要在线路之间留出相应的公共地。

3 电子电路的调试

电子电路的调试工作,是找寻出安装问题以及设计方案不足的重要阶段,只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各种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得最终生产出的电子电路能够符合各种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并且,电子电路的调试工作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调试方法,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掌握这些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灵活运用[5-6]。

3.1 直观检查

在电子电路的接线工作完成后,不能直接进行通电处理,应当优先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元器件的整体安装情况,要及时检查元器件的引脚之间是否存在着短路现象,以及晶体管、集成块以及二极管的引脚部位是否安插正确;二是要明确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状态;三是要在全部连线工作完毕后,充分对照电路设计图来进行二次复查,确保其中不会出现错线、多线以及漏线等不良现象。而在上述几项内容确保无误后,就可以给电子电路通电,这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用手来触摸电子电路元器件,观察其是否出现异味、冒烟以及触摸位置的温度等。而通过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就可以在通电一段时间后,检查晶体三极管是否出现过热现象,如果温度过高就说明电子电路内部存在故障,这时就要直接切断电源,及时检查三极管的引脚位置。同时,还可以利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子电路的晶体管以及电源等静态工作点的引脚是否符合基本需求。

3.2 动态调试与静态调试

如果在电子电路内部的元器件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就应当展开静态调试,对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电压以及电流加以检查,明确其是否处于一种正常的运转状态,例如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电压平均值以及凋零电路的自激震荡等。而动态调试的展开,需要将静态调试作为基本所在,在各项静态调试工作完成后,在电子电路的输入端之中,适当加上相应的信号源,并按照信号的具体方向来展开动态调试工作,加大对个点参数的检查力度,明确其波形方面是否正常。

3.3 动态逐级跟踪法

可以在电子电路的输入端当中,适当引入一个具有规定性的信号,并用示波器来对各个级别的波形展开逐级检查,通过与正常波形的对照,再加上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明确电子电路故障点的主要位置。同时,电子电路的输入端中,还可以引入正弦波,并对输出波形展开全面观察,如果对可调节电阻值进行调整时,其对输出波形并没有产生具体的影响,就说明电子电路的三极管产生了故障。而站在整体数字电路的角度上来看,还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出输出信号以及输入信号,明确其是否符合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需求,而一旦发现其不符合电子电路的要求,则代表着其内部的逻辑电路出现了问题。如果电子电路在工作过程中频率过高,就要在第一时间来消除电子电路带来的不良影响,适当将引线长度缩短,进一步降低干扰信号带来的影响,准确分离出交流引线、支流引线以及输出线和输入线,使其远离时钟脉冲线,减少各类故障的发生几率。

4 结论

在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工作中,其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类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并采用直接观察法、动态调试法、静态调试法以及逐级跟踪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电子电路存在的问题,从而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来将各类故障直接排除,进一步保证了电子电路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猜你喜欢

电子电路布线元器件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国产元器件选型方式及流程分析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宇航型号元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的管理模式研究
川渝首个电子电路产业园在荣昌投产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一种快速预判FPGA布线失败的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用技巧研究
电子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