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健型财务战略下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020-12-11陆正华陈敏仪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技术创新

陆正华 陈敏仪

【摘要】从融资约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角度, 结合技术创新理论, 提出稳健型财务战略下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理。 以华兴源创作为案例, 研究发现: 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相结合的融资策略, 可以以低资本成本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持续性现金流; 技术创新活动既能缓解融资约束, 又能提供融资空间, 为技术创新设计出相应的激励机制, 从而创造出良性循环机制; 稳健型财务战略不仅能直接为研发投入提供充足资金, 且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 还能间接促进研发创新意愿增强、公司研发力度加大及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从而实现科创型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市场价值维护。

【关键词】稳健型财务战略;技术创新;持续性现金流;企业价值;科创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21-0013-8

一、引言

在世界格局变动、经济增速放缓和科技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发展层次的新动力, 同时也是科创型企业实现卓越绩效和创造长期价值的源泉。 然而, 技术创新在具有丰厚预期回报的同时存在初始资本投入大、不确定性高以及开发周期长的特征, 因此技术创新只有顺利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才能带来最优的生产效益和财务效益。 财务资源的适配程度是技术创新带动质量和效益提升、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而企业财务战略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决定着财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优化配置。 有学者研究发现, 偏重科技创新的企业倾向于通过以低资产负债率为特征的稳健型财务战略来维持适度的财务柔性, 从而保障持续平稳的创新投入[1] 。 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负债状况验证了这一观点, 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均值(10.46%)远高于A股上市公司(4.65%), 而资产负债率均值(24.08%)却远低于A股上市公司(45.13%)。 科创型企业为何要选择稳健型财务战略呢?稳健型财务战略又是如何支撑企业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创新的推广, 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为企业价值的效率?

目前学术界关于财务战略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而深入探究财务战略如何推动技术创新, 进而实现科创型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的案例研究更为鲜见。 鉴于此, 本文以科创板首家上市公司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兴源创”)为例, 考察其财务战略的制定原因及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揭示两者驱动下企业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 力图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为科创型企业如何为创新活动的具体运作合理配置适当的财务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财务战略与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创型企業的重心、增加公司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石以及维持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保障, 要成功实施研发创新活动需要一系列职能层次战略特别是公司财务战略的支持。 财务战略, 是指企业在剖析宏微观层面各要素对公司现金流影响的基础上,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心规划和管理公司的资金流, 其目的在于保障资金流的有效循环和资金链的安全, 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增强企业价值。 Jordan等[2] 的研究表明, 激进型财务战略有损企业创新活动, 创新型企业一般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汪晓春[3] 对此做出解释, 认为高负债企业对于创新投资决策更为慎重, 导致在未来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中居于弱势地位。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 创新投资由于其特殊性质会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 致使企业难以获得债权人的资金, 而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可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从而提高创新积极性[4] 。 张一林等[5] 的研究表明, 除了内部资金, 外部股权融资相比于债务融资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原因在于股权融资的潜在高额回报特征与企业研发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特点相适应。 因此, 以低负债为特征的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实施更有利于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流, 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

(二)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

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在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风险和高失败, 对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和长期价值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6,7] 。 企业创新模式一般分为突破式创新(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两大类[8] 。 其中:突破式创新通过新技术的产品化和服务化改变原有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规范[9] , 提高利基市场绩效和扩大主流市场份额,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10] ; 而渐进式创新通过改进、完善现有产品和技术, 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 提高公司的技术转化效率, 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11] ,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 另外, 也有部分学者[12] 的研究支持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不存在关系甚至关系为负的结论, 认为在考虑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之外, 还需要考虑其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的高研发失败风险对相关者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害。 孙莹[13] 则认为技术创新具有延迟效应, 对企业短期绩效呈负向影响, 但对企业长期绩效呈正向影响。 本文认为, 虽然研发创新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却是企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对企业长期价值存在正向影响。

(三)文献评述

近年来, 学者们对于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未对财务战略如何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价值给出完整解释。 以往与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局限性:一是主要从实证角度探究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无法解答其背后可能的作用机制;二是较少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财务战略, 特别是财务战略导引下的技术创新资源如何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路径。 因此, 本文以财务战略为切入点, 考察科创型企业选择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原因, 进一步研究稳健型财务战略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剖析稳健型财务战略导引下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路径, 见图1。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探索型单案例研究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HOW(如何)”范畴的学术问题, 通过对详实定性定量资料的收集和现象背后的机理分析, 探索稳健型财务战略如何为技术创新赋能, 进而推动企业价值实现的规律和逻辑。

本文之所以选择华兴源创作为案例企业, 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一是华兴源创作为科创板第一股, 具备科创型企业的高研发特征, 其2016 ~ 2019年的研发费用均值达1.1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9.32%, 研发强度均值(11.30%)远高于同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均值(6.27%), 持續性资金需求量大;二是华兴源创在此期间通过制定稳健型财务战略缓解了融资约束, 并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来激励技术创新, 实现了技术突破及战略性业务布局;三是华兴源创自上市以来被投资者看好, 发行市盈率(41.08) 远高于同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31.11), 总市值也远高于同行业均值。 该案例的选择符合典型性和理论抽样等原则, 为厘清稳健型财务战略导引下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具有分析价值和标杆意义。

(二)案例描述

华兴源创成立于2005年, 于2019年7月成为科创板首家上市公司, 是全球高端手机显示及触控检测装备的主要供应商, 也是国内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及技术进口替代国产化的行业领先者, 同时致力于成为集成电路检测行业中国智能制造卫士。

华兴源创在成立初期主要致力于LCD领域的平板显示检测单赛道发展, 凭借着液晶面板检测设备的仿制创新享受到了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跃迁的时代红利, 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保持着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地位。 2016年, 随着平板检测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振兴国产科学仪器产业政策的陆续颁布, 华兴源创制定了“强化面板检测优势赛道+开拓半导体检测新赛道” 双赛道并进的发展战略, 向检测领域进行相关多元化拓展, 用技术创新落实业务布局, 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此期间, 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实施使得华兴源创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了以平板检测和集成电路为主、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事业以及通信事业为辅的业务结构优化。 其总资产和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总资产从2016年的7.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1.3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4.45%, 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5.1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2.5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4.58%, 同时毛利率和净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均值。

1. 公司稳健型财务战略情况。 华兴源创制定和落实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缓解融资约束、提供自由现金流, 以满足战略调整后的业务布局需要。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型战略之一, 服务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通过统筹企业资金和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随着公司的相关多元化拓展, 公司经营净现金流逐渐满足不了投资需要, 出现了融资约束。 由表1可知, 2016年公司经营净现金流用于投资活动的盈余为1.14亿元, 2017 ~ 2018年资金盈余迅速减少, 2019年出现资金缺口7.97亿元。 二是激励研发创新, 以满足下游行业应用领域多元化、迭代快的需求。 公司下游的主要客户基本都是两年一次大改进, 每年都进行技术创新, 这需要公司的技术与时俱进, 否则将会被淘汰。 与同行业相比, 华兴源创2016年的研发强度(9.25%)略高于同行业均值(6.16%), 不足以构建深厚的技术壁垒。 三是维持稳定、合理的整体风险。 根据风险中性理论, 企业为了维持稳定合理的系统风险, 需要在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由于双赛道并进发展战略的实施及研发项目的高风险特征, 华兴源创的经营风险较高, 需要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 根据分析得知, 华兴源创需要进行适度融资和技术投资, 但不适合进行激进式融资和扩张, 因此稳健型财务战略是华兴源创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经营业绩的最优选择。

由表2可知, 与同行业相比, 华兴源创的稳健型财务战略实施表现出两大特征:第一, 低资产负债率, 且融资来源以内源融资为主。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由于科创型企业的有形资产较少, 不足以进行抵押, 且研发项目信息无法完全披露, 债权投资人要求获得高水平的投资回报率, 因此华兴源创为降低融资成本, 采取了低负债融资策略, 其资产负债率均值(19.58%)远低于同行业均值(39.94%), 符合稳健型财务战略特征。 华兴源创的融资来源以内源融资为主, 同时配以部分股权融资, 于2017年进行股东增资且于2019年公开发行股票。 第二, 适度利润分配。 除2016年以当年及以前年度的留存收益进行巨额股利分配以外, 华兴源创保持着与行业水平相当的股利分配, 既提高了股东收益率, 又向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 提高了投资者的预期。

2. 稳健型财务战略下公司技术创新情况。 在稳健型财务战略的导引下, 华兴源创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 由表3可知, 其研发费用从2016年的4771.98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9.31%, 2019年的研发强度(15.34%)远高于同行业均值(6.95%)。 同时, 华兴源创建立了四百多人的研发团队和高效的研发体系, 研发人员比例超过40%, 核心技术团队稳定。 在此期间, 华兴源创科技竞争力领先行业前沿, 是国内少数通过积累自主研发经验逐步掌握平板检测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打破了在LCD和柔性OLED检测领域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少数厂商垄断的惯例, 改变了我国下游厂商一直依赖国外进口检测设备的现象, 也是国内少数自主研发SOC芯片测试设备的企业之一, 其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由于华兴源创具备较强的技术产业化能力, 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充分应用到产品上,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 毛利率也远高于同行业。 技术领先优势为华兴源创带来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及多元化的完整测试解决方案能力, 并为其获得检测领域的领头羊地位和新的成长空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稳健型财务战略下公司业绩及市值情况。 华兴源创为通过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募集资金以缓解融资约束, 为技术创新提供动能, 使得公司获得行业领先的技术竞争优势, 从而带领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由表4可知,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5.16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12.5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4.58%, 毛利率均值(51.47%)远高于同行业均值(33.10%), 受到新业务开拓的影响, 虽然净利率有所波动下降, 但仍高于同行业。

随着企业绩效的稳定增长, 华兴源创于2019年7月上市, 股价和总市值一直围绕着企业价值波动, 呈现出远高于同行业的态势, 见图2。

四、案例分析:资本如何为创新赋能

(一)稳健型财务战略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稳健型财务战略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技术创新活动缓解融资约束、提供充足的持续性现金流, 并同时为技术创新设计出相应的激励机制, 从而创造出良性循环机制。

1. 充裕现金流支撑研发投入。 根据融资约束理论, 当公司内部现金流不足, 同时又无法获得充足的外部融资时, 将会被迫放弃一些优质的投资项目。 以研发为重的科创型企业通常会储备大量的现金, 用持有现金弥补现金流的不足, 为公司的投资项目提供足够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而避免由于融资约束而出现抑制研发投资的情况[14] 。

华兴源创在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现金储备, 年现金持有量维持在3亿元以上, 既可用于维持研发支出, 又可保持财务弹性。 通过表5可以发现:华兴源创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率的均值为46.48%, 而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比率的均值为10.07%, 两者相差较大, 表明华兴源创充沛的货币资金并非通过大量债权借款维持, 不存在通过举债维持货币资金流动性的风险。 那么, 华兴源创是如何维持充沛现金持有量的呢?华兴源创充沛现金持有量的背后其实是以内源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为辅的融资策略。

首先, 主业突出带来高利润和经营净现金流, 以内源融资支撑研发投入。 在双赛道并进发展战略下, 华兴源创从2016年开始优化业务布局, 围绕下游客户的需求, 重点进行相关多元化业务拓展和先进技术的探索和落实,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提高自身获利能力。 由表6可知, 其净利润从2016年的1.8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2.43亿元, 2019年回落到1.76亿元。 随着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集成电路业务产品逐渐释放利润, 华兴源创的净利润将超过创新成本, 获取超额利润。 在稳健型财务战略下, 华兴源创加强自身“造血”能力, 将高额净利润迅速转化为企业经营性现金流, 使企业能以内生资金为主的资金流支撑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研发投资。

其次, 股权融资保持低资本成本, 弥补内源融资的不足。 新产品的研发是公司构建技术优势的必要支出, 为进一步打造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华兴源创的研发费用从2016年的4771.98万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1.93亿元, 增长速度远超净利润, 此时单单采取内源融资已不足以支撑研发支出。 相对于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具有更高的失败容忍度, 其风险共担和剩余收益分割性质更有利于企业从事具有不确定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活动。 华兴源创在充分考量自身条件的基础上, 于2017年获得股东增资3.61亿元, 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获得股权融资净额8.81亿元, 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见表7)进行外源融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创新绩效以及财务流动性。

综上所述, 雄厚稳定的资金供给是研发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 而稳健型财务战略确定以内源融资为主、以股权融资为辅的融资策略, 以高盈利能力带来较高的经营净现金流以维持内源融资, 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得股权融资, 最终维持充沛的现金持有量, 缓解融资约束, 保证研发创新资金的稳定供给。

2.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强化研发创新意愿。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由于研发创新项目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委托代理问题更多地体现为管理层为自身利益进行高消费和“帝国”建设, 放弃需长时间巨额投资的研发项目, 为此科创型企业应缓解委托代理问题, 增强高层管理人员的研发创新意愿。 华兴源创通过稳健型财务战略间接维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激励方案, 使公司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愿意创新。

由表8可知, 在进行股权融资的过程中, 华兴源创的股权集中度逐渐降低。 由于第一大股东源华创兴的股东仍是陈文源、张茜夫妇, 因此在公司股权逐渐分散化的情况下, 陈文源、张茜夫妇2019年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持有公司83.84%的股份, 依然掌握实际控制权, 股权结构还是绝对集中。 一般來说, 大股东会更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也会更热衷于投资研究开发项目, 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和重大决策影响公司技术创新水平。 华兴源创的股权结构简单、集中, 作为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陈文源同时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内部的委托代理冲突较小, 大股东会监督并鼓励管理层实施有助于增加股东价值的决策, 在创新中投入充足的财力, 从而使华兴源创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由表9可知, 华兴源创在2016 ~ 2019年进行了巨额现金分红, 数额高达6.89亿元。 其中, 华兴源创以2016 年及以前年度实现的未分配利润为基础进行5.63亿元的巨额现金分红后, 陈文源、张茜夫妇于2017年打造了苏州源华创兴投资管理公司和苏州源奋、苏州源客两个员工持股平台, 对公司进行增资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 除实际控制人陈文源、张茜夫妇之外的90名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共持有华兴源创6.85%的股权, 由此推测2016年华兴源创进行巨额现金分红的目的在于提高原有股东投资收益, 进行再融资及实施股权激励, 捆绑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与管理层。 在实施股权激励之后, 公司的研发费用于2017年同比增长了95.95%, 随后两年以43.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使得管理层及核心人员可以从创新活动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收益, 缓解委托代理问题, 促使管理层加大研发投资, 核心研发人员深入参与公司技术研发及项目开发, 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使其为公司创造卓越绩效和长期价值。

除201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之外, 2017年和2019年的两次现金分红总额分别占当年净利润的30%左右, 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规定。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的经营环境中, 具有高质量投资机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运用股利政策向外界传达公司未来预期收益、发展前景和趋势较好的内部信息。 由于我国企业的分红政策基本是由高管层的意愿决定, 适当分红的股利政策有利于传递公司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裕的积极信息, 从而吸引投资者, 预留公司再融资的空间与可能性。

综上, 华兴源创通过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 保持绝对的股权集中度, 同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 使得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 以此缓解委托代理矛盾、加强高管层的研发创新意愿, 同时通过适当的现金分红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 吸引投资者关注, 创造再融资的空间。

(二)稳健型财务战略下技术创新价值创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稳健型财务战略主要从资金支持和加强研发意愿两个角度引导技术创新。 那么, 技术创新又如何为公司带来财务绩效与市场价值, 从而验证创新活动会带来长期回报?

1. 突破式与渐进式研发创新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对于科创型企业来说, 长期巨额的创新研发投资是提高创新效率的基石。 华兴源创以内源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为辅的稳健型财务战略降低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提供了稳定充沛的资金流, 增加了创新研发投入。 由表3可知, 华兴源创2016 ~ 2019年的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达59.31%, 研发强度从9.25%增长至15.34%, 远高于同行业均值。 同时, 股权融资的资金提供者对投资项目高利润回报需求和高风险接受程度与公司研发投入投资规模大、期限长和回报高的特性相匹配, 有利于公司进行风险更高、竞争力更强的突破式创新[15] 。 华兴源创2016 ~ 2019年申请获批的专利达76个, 其中突破性创新(发明专利)占比均值达17.11%。 具体见表10。

那么, 华兴源创又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公司财务绩效的呢?

首先, 华兴源创根据双赛道并进发展战略选择相关多元化技术投资, 在深耕平板显示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集成电路检测领域的开拓式创新研发, 将公司新技术产品化并开拓新市场, 增强了公司竞争优势, 实现了销售收入增长。 由表4可知, 华兴源创2016 ~ 2019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4.58%, 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协同, 提高了创新产品转化效率, 毛利率均值达51.47%。 其中, 公司的现金牛业务即平板显示检测业务收入占据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 而作为公司明星业务的集成电路检测业务于2019年成功突破亿元销售大关, 全新产品BMS电池芯片检测设备新增收入3.32亿元, 占比26.41%, 同比增长率约达85倍, 从而打开了新市场, 打造了新业绩增长极。

其次, 华兴源创坚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在客户集群城市建立营销总部和技术支持中心, 针对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渐进式创新, 对现有产品实施改造升级, 从而优化了业务, 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 华兴源创强大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保证了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风险, 从而加大了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力度。 由表11可知, 华兴源创2016 ~ 2019年的营业成本率均值(48.54%)远低于同行业均值(66.90%), 说明其营业成本总体管控水平较高。 由于开拓新业务和研发全新产品, 其期间费用特别是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始终保持着大额投入, 2016 ~ 2019年期间费用率均值仅维持在与同行业相当的水平, 且期间费用的年复合增长率(60.47%)远超过营业收入(34.58%), 对利润释放形成了明显的压制, 生产运营效率和净利润率出现暂时下滑迹象。

华兴源创强大的研发投资力度保证了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高了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效率。 一方面, 通过突破式创新带来新产品, 获取新的竞争力, 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 实现精实增长;另一方面, 通过渐进式创新改进升级原有产品和技术,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高研发费用虽然会减少短期利润, 但作为长期价值投资, 对公司未来树立比较竞争优势、加强技术壁垒和实现价值创造具有重大意义。

2. 持续创新对维护市场价值的影响。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 公司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術及研发新技术项目都是公司获取竞争优势和未来长期收益的标志。 与一般项目相比, 科创型企业的研发项目运作周期较长、风险较大。 如果研发信息披露过少, 则难以吸引外界投资者关注; 如果披露过多, 又会加大信息泄露风险, 被同行探知或者模仿。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普通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处于信息劣势, 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年报等途径搭建信息传递的桥梁, 适当向投资者传递未来收益高、质量好的信息, 展示自身良好形象, 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从而建立投资者信心, 吸引社会资金, 维护公司市场价值。

华兴源创除了强制性的信息披露, 还在招股说明书及年报中适当披露了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情况, 包括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研发成果、研发投入、在研项目和研发人员, 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的研发进展、研发成果及经营管理情况, 以做出适当的价值判断。 同时, 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 以避免过多披露技术成果的详细内容而被竞争者模仿。 此外, 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 例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公司官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等, 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关系。 除了公司的信息披露, 机构和媒体也对华兴源创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报道。 其中, 从华兴源创申报上市至2019年底, 各证券机构共发布了48份关于华兴源创的深度研究报告, 绝大部分看好华兴源创的前景, 其中有11份给予推荐或买入等积极报告评级。

在稳健型财务战略指导下稳步进行技术创新, 并通过适当的持续性信息披露传递出未来利润增长信号, 能增强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从而优化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体现。 由表12可知, 自2019年7月上市以来, 华兴源创的总市值以自身内在价值为轴心线波动, 但始终高于行业总市值均值, 同时其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也高于行业均值, 说明在市场投资者的眼中, 华兴源创的市场价值远高于其行业所带来的价值, 公司独特性价值较高, 发展前景良好。 高市值是华兴源创一系列战略布局下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反映, 也是公司向外传递积极信号、维护投资者关系、促进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实现的结果。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华兴源创作为案例研究的样本, 以稳健型财务战略的特征作为研究突破点, 分析科创型企业采用稳健型财务战略如何支撑技术创新, 以及资本为科创型企业赋能,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利润与市场价值的作用机理。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 稳健型财务战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核心价值表现为:第一, 相较于传统企业, 科创型企业采用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相结合的融资策略, 以低资本成本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持续性现金流。 第二, 融资结构决定公司的控制权和利润分配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 科创型企业通过保持实际控制权和股权激励机制设计, 间接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创新激励, 从而激发管理层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 第三, 公司强大的研发投资力度保证了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高了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的市场效率和公司的财务绩效, 实现了公司业绩的精实增长以及良好的成本结构控制, 并通过资本市场适时、持续性的研发信息披露传递出未来利润增长信号, 以改善投资者的业绩预期, 持续维护公司的市场价值, 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与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Obrien J.. The Capital Structure Implications of Pursuing a Strategyof Innov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5):415 ~ 431.

[2] Jordan J., Lowe J., Taylor P. J.,  et al.. Strategy and Financial Policy in UK Small Firms[ 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1998(1-2):1 ~ 27.

[3] 汪晓春.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资本结构条件[ 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89 ~ 95.

[4] 胡恒强,范从来,杜晴.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 J].中国经济问题,2020(1):27 ~ 41.

[5] 张一林,龚强,荣昭.技术创新、股权融资与金融结构转型[ J].管理世界,2016(11):65 ~ 80.

[6] 孟枫平,张莉莉.农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5(18):90 ~ 93.

[7] 孙晶.技术资本对企业价值及其差异影响——基于创新型企业的实证研究[ J].科研管理,2019(9):120 ~ 129.

[8] 崔新坤,韩德昌.客户组合特征对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9):129 ~ 142.

[9] 付玉秀,张洪石.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73 ~ 83.

[10] 吴佩,姚亚伟,陈继祥.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最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J].软科学,2016(9):108 ~ 111.

[11] Atuahenegim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 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4):61 ~ 83.

[12] 陈海声,卢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J].软科学,2011(2):20 ~ 23.

[13] 孙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延迟效应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5):66 ~ 72.

[14] Brown J.  R., Petersen B. C.. Cash Holdings and R&D Smoo-thing[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1(3):694 ~ 709.

[15] 劉家树,张娟.股权融资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 J].科学管理研究,2019(6):105 ~ 112.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技术创新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