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再上风口:上市公司蜂拥还能分多少红利?

2020-12-11

北方牧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牧原温氏养猪

养猪业很时髦,“猪二哥” 很抢手。 2019 年12 月31 日新希望发布公告,宣布继续加码生猪养殖,再增加投资58 亿元,而且这已经不是新希望一年内首次加码投资养猪业。距离上次2012 年养猪高潮期已经过去八年时间,2019 年开始,上游养殖产业的上市公司又纷纷刮起了养猪之风。 虽然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飞涨, 但养猪产业带来真正获益多少,却并没有想象的风光。

行业数据显示, 自2012 年开始, 畜牧养殖的投资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甚至在2018 年出现了负增长。 例如,主营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雏鹰农牧还因债务危机退市。 这也给接下来钻进养猪风潮的上市公司们敲醒了警钟, 是继续投资扩大规模还是收缩战线, 以及如何投资都值得深思。

再掀养猪热

2019 年9 月4 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 要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出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 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 提高生猪保险保额等六举措。 随后,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行动, 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将扩大产能。

大北农此前公告,预计2019 年的规模大概在200 万头左右,2020年有望达到500 万~600 万头。 除此之外,牧原股份、唐人神、天邦股份等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将扩张产能。

牧原股份在2019 年9 月3 日公告称,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设立的五家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手续。 公司拟斥资1.2 亿元,在6家知名养殖县设立子公司, 每家子公司注册资本拟定2000 万元,均用于畜牧养殖及销售等业务。

对此,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称,随着公司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公司将进一步打造集饲料加工、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事实上, 除了12 月31 日最新宣布的58 亿元的投资,此前在2019年12 月5 日,新希望还刚刚宣布建设9 个生猪养殖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 为89.52 亿 元。 2019 年8 月10日, 资阳市人民政府和新希望集团在成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计划总投资约40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大型养殖公司除了积极扩大养殖产能外, 还积极布局上下游养殖屠宰一体化。 例如,温氏股份2019 年8 月6 日公告称,公司养猪业会加大猪屠宰加工业务区域布局, 加强肉猪生产与屠宰环节的对接,引导原有客户转型升级。

大量公司跟风养猪, 也是资本的逐利天性所在。 受猪肉行情影响,温氏股份、 牧原股份等传统养猪龙头纷纷发力养猪,新希望、海大集团等上游企业也没忘了加码。 除此之外,网易、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入局,一些房地产公司、卖汽车的、做钢铁的、搞皮革的,也纷纷跨界养猪。 足以可见,养猪已经成为了一种“香饽饽”。

非洲猪瘟后的产业扩张

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近一半,且进口占比较小, 猪价的波动主要是源于国内生猪的供给变化。

2018 年8 月, 辽宁省沈阳市确诊我国首例非洲猪瘟, 此后非瘟疫情扩散至全国各地。 按往常的情况来看, 猪肉消费应呈现显着的季节波动特征,夏季是淡季,冬至至双节前需求最旺,然而2019 年以来猪肉价格却持续飙升, 鲜猪肉价格一度突破了每千克50 元,比往年翻了一番, 进而催生了上游的一波养猪热潮。

特别是2019 年以来,新希望已经斥资数百亿资金投入到养猪业务。 “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做大做强,有利于推进公司区域产业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新希望方面对记者表示。

不过,新希望强调,资金来源为20%自有资金,80%银行贷款, 不会对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牧原股份也表示,未来进一步扩张的资金来源, 一方面来源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得, 一方面来自于对外融资。

借助飞涨的猪肉价格,2019 年养猪业上市公司股价全面爆发。 一向低调的养猪大户逐步走入大众的实现之中。

在养猪大户中, 以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表现最为亮眼, 二者的市值均一度超过2000 亿人民币。 特别是牧原股份的实控人秦林英家族, 财富值荣居《2019 年胡润百富榜》第9 位,超过了很多互联网、房地产业大佬。

另外, 记者查阅温氏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 其实现营业收入483 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63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4%。

养猪红利能否持续

上涨的猪肉价格肉眼可见,但养猪又能带来多少真正的红利还有待商榷。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称,2019 年8 月全国400 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7.40%,环比下降9.10%,下降幅度创下新的高点。 不过,数据显示,11 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

除此之外, 据艾格农业提供的行业数据显示, 国内畜牧养殖年度投资增长率自2012 年开始至今是逐年下降的,尤其是2018 年呈现了负增长。

在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看来, 随着近两年上市公司们纷纷投入畜牧养殖行业后,2019 年以后将会呈现正增长, 但是产能的集体扩张是否会引发产能过剩还不确定。

一个不容忽视的反面教材是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自2012 年以来雏鹰农牧共进行了16 起并购,其在公告也曾提及, 公司前几年投资规模较大负债率高, 过高的负债率加上行业不景气、金融去杠杆等因素,致使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2018 年出现的债务危机导致其不得不退市。

实际上, 从2018 年底开始,加大生猪产业投入布局的头部养殖企业,凭借在资金链、生物安全防控、规模化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产能逆势扩张, 成为整个行业复产和疫情防控的带头者和重要主体, 也是生猪养殖规模化与行业整合的重要推动者。

不过, 搜猪网产业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非洲猪瘟疫情缓解后, 市场上能保住大部分产能的主要是大规模的养殖上市企业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生猪产业的哑铃型结构越发明显。 养殖上市企业里, 能否持续获取市场红利, 在于是否掌握了复产生物安全技术和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牧原温氏养猪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入秋后养猪注意这些问题
最新养猪政策透露了哪些信息?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 适合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