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探讨

2020-12-10徐文进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髋关节

徐文进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 它是由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等引起的常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病率高, 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差,治疗不当可严重威胁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临床上,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骨折的治疗中,由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年龄,有必要考虑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本研究选择 2016年2月-2018年1月10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骨折股骨近端常规直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分析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治疗前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并发症,分析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10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年龄56-81岁,平均(67.56±2.08)岁。男女分别有29例和21例。因交通事故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 15 例,因坠落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10 例,因摔伤发生骨折的患者20例,因其他因素发生骨折的患者5例;骨折发生的时间最短是2小时,最长是5天,平均时间是(3.68±0.21)天。合并髌骨骨折的患者有2例,合并胫腓骨骨折3例,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3例。对照组50例,年龄56-82岁,平均(67.45±2.55)岁。男女分别有30例和20例。因交通事故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 14 例,因坠落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11例,因摔伤发生骨折的患者20例,因其他因素发生骨折的患者5例;骨折发生的时间最短是2小时,最长是5天,平均时间是(3.65±0.25)天。合并髌骨骨折的患者有2例,合并胫腓骨骨折3例,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2例。2组一般资料可比。

2 方法:对照组选择骨折股骨近端常规直钢板内固定,患者利用吸入式麻醉法成功完成全身麻醉,俯卧,并结合患者股骨正常生理结构用外旋位机器牵引复位患侧患肢,并复位骨折后,股骨转子下做4cm左右切口,切口内骨折部位用滑动加压螺钉进行骨折部位固定,在术后进行切口部位逐层缝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C型臂X线透视复查骨折端情况,促使患肢内收10°-15°,并做切口在股骨大粗隆顶端,长度5cm左右,给予导针置入,给予扩髓钻钻入到皮质,并置入防旋髓内钉到髓腔中,给予软组织保护器和导针套筒置入拉力螺钉套筒,并推入直至股外侧皮质,将拉力螺钉套筒锁紧,并将软组织保护器取出,给予螺纹导针置入,并沿着导针进行钻孔,将打入器和拉力螺钉置入导针中,打入器在拉力螺钉套筒尾部固定,并将打入器顺时针旋转将拉力螺钉锁紧,给予软组织保护器和远端锁钉套筒置入,并将手柄和瞄准器拆除,给予近端防旋髓内钉封帽安装,并将切口冲洗和缝合,术后实施X线检查[1]。

3 观察指标:分析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治疗前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并发症。

4 统计学处理:SPSS23.0软件,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分析比对:治疗前2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分别是(64.85±2.56)分、(7.65±1.21)分、(64.56±2.13)分、(65.46±2.27)分,治疗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分别是(84.21±4.89)分、(4.12±0.21)分、(81.55±4.01)分、(82.57±4.21)分。治疗前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分别是(64.12±2.91)分、(7.61±1.21)分、(64.28±2.61)分、(65.28±2.77)分,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分别是(94.09±4.55)分、(2.22±0.47)分、(92.26±4.37)分、(93.80±4.51)分。

5.2 2组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分析比对:观察组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分别是(88.28±2.79)分钟、(210.68±11.21)ml,而对照组分别是(97.18±4.90)分钟、(431.34±22.51)ml。

5.3 2组并发症分析比对: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6.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2(24.00%)。

讨 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有2个主要原因:人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结构脆弱[2];人反应迟缓,抵抗外部侵袭的能力降低,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可能性增加。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方面,和骨折股骨近端常规直钢板内固定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是治疗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较好选择,可明显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少,有利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更好恢复髋关节功能[3-4]。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坚固可靠的优点,但很容易损坏股骨骨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可以在骨折断端过程中压迫周围骨,提高股骨头和股骨颈骨折块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容易出现松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更有利于改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5-7]。

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骨折股骨近端常规直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内固定手术的实施的时间、手术治疗中输血的总量分别是(88.28±2.79)分钟、(210.68±11.21)ml,而对照组分别是(97.18±4.90)分钟、(431.34±22.51)ml。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6.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2(24.00%)。

综上所述,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髋关节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