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10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结节

李 军

(辽阳骨科医院—原辽阳嘉宁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发生原因以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为主[1]。出现明显位移的大结节骨折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缝合锚固定方法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主要方式[2]。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肩关节镜治疗技术开始应用于此种疾病的治疗。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经X线诊断,确诊为肱骨大结节骨折者;(2)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协议者;(3)年龄≥18岁者。排除标准:(1)合并骨肿瘤、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者;(2)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3)多部位、多关节骨折者;(4)合并心、肝、肺、肾功能不全及出血性障碍者;(5)骨折部位为有骨折史及手术史者;(6)凝血功能障碍者。研究期间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9例患者编入观察组,49例患者编入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4.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4.6)岁。经检验,观察组、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观察组采用以肩关节镜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手术医师在麻醉操作完成后构建肩关节前侧入路1个切口、后侧入路1个切口、外侧入路2个切口、切口约0.8cm,开展滑膜清扫,在患者肩峰下端间隙找到骨折部位,观察骨折部位的大小、骨折范围及骨折的形态。后在关节镜下完成主要骨折块的复位。在确定骨折部位已经准确复位的情况下,手术医师可以借助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后利用经皮松质骨拉力螺钉或铆钉完成骨折固定,最后在利用关节镜检查患者骨折块固定效果以后,逐层缝合伤口,完成伤口包扎。对照组采用以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及缝合铆钉内固定术为主的传统手术方式。手术操作实施期间,医师以骨折块为中心,在骨折处行外侧纵形切口,在清除骨折内部的间隙血凝块与软组织以后,完成骨折块复位,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利用X线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效果以后,手术医师会利用1-3枚空心螺钉及缝合铆钉进行内固定处理,最后在逐层缝合伤口的基础上,完成伤口包扎。

3 观察指标: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情况与术后3个月的关节功能。

5 结果

5.1 2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3.1±3.8)分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57.7±9.9)分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0.3±1.3)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93.6±5.3)ml。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t=10.166,P=0.000<0.05),术中出血量相对较短(t=106.852,P=0.000<0.05)。

5.2 2组术后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手术评分系统评分为(15.6±3.2)分,对照组的手术评分系统评分为(21.4±3.4)分,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t=8.696,P=0.000<0,05)。观察组的肩关节稳定性量表评分为(93.5±2.9)分,对照组的肩关节稳定性量表评分为(82.3±3.6)分,组间差异较为显著(t=15.960,P=0.000<0.05)。观察组的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为164.3°±4.3°,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活动度为150.4°±6.5°,2组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t=12.574,P=0.000<0.05)。观察组、对照组的肩关节中立位内旋活动度分别为8.7°±0.6°与7.1°±0.2°,观察组的功能较为理想(t=17.709,P=0.000<0.05),观察组、对照组的肩关节中立位外旋活动度为(45.8±3.2)°与(50.3±3.4)°。2组的组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7,P=0.000<0.05)。从整体上看,观察组手术治疗3个月后的肩关节术后功能更为理想。

5.3 2组OSI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OSIS评分为(15.7±3.1)分,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OSIS评分为(25.4±1.8)分,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OSIS评分更为理想,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t=18.942,P=0.000<0.05)

讨 论

骨折会给骨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带来严重破坏,并会给患者带来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病症[3]。骨折发生以后,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症状及由此导致的缺血症状的出现,会让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进而导致血肿继组织液外渗水肿的出现,并会让骨折部位出现剧烈疼痛。利用手术方式进行复位固定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过程对骨折区域的损伤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害。

本次研究对肩关节镜下手术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根据2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情况及术后关节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对2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传统手术方式易导致术后感染的出现[4]。关节镜手术对软组织剥离较少,有助于患者关节运动功能的早期恢复。不仅可以为骨折复位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也有助于改善手术医师的手术视野。肩关节镜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也可以让医师全面了解患者伤情。就本次研究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远远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差异也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既有研究报道认为,肩关节镜在肱骨大结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5-8]。本次研究也肯定了肩关节镜下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选用的OSIS评分涉及到了肩关节症状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OSIS评分越高表明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越为严重,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的OSIS评分相对较低。这一结果说明肩关节镜技术在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既有研究结果表明,在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实施后,患者术后的OSIS评分为(15.6±3.2)分。本次研究的结果与既有研究报道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患者术后生活方面肯定了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结节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