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2020-12-10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臂丛咪定美托

丁 宇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将其应用到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值得肯定[1]。但临床研究发现,因臂丛血管神经鞘结构特殊,麻醉过程中,易发生阻滞不全。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到麻醉过程中,可有效解决问题[2]。但在此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同样重要。本文于本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以及护理用药方法,并观察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1)性别:男/女=21/20,年龄(48.59±10.45)岁。对照组(n=41)性别:男/女=22/19,年龄(49.62±9.87)岁。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给予氟芬合剂联合咪达唑仑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如下:(1)给予患者氟芬合剂1ml注射。(2)以0.5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咪达唑仑,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给药。(3)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药,并于麻醉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及参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如下:(1)入室后,常规检查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面罩给予纯氧,氧流量3-5L/min。(2)患者取仰卧位,建立静脉通路,消毒,超声引导下,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于前、中斜角肌间进针,至见多个类圆形低回声区停止。(3)回抽无血,则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4)当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后,给予0.9%氯化钠1ml+右美托咪定1μg/kg注射。(5)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给药。(6)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气指标,给予心电监护,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异常,可考虑应用芬太尼改善麻醉效果。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2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通过对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的观察发现:(1)观察组:穿刺时(6.5±0.5)分、给药后3分钟(3.2±0.6)分、给药后20分钟(2.3±0.1)分、手术结束VAS(2.6±0.5)分。(2)对照组:穿刺时(6.7±0.3)分、给药后3分钟(5.2±0.4)分、给药后20分钟(4.3±0.2)分、手术结束VAS(3.8±0.5)分。2组穿刺时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给药后3分钟、给药后20分钟、手术结束时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

4.2 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通过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发现:(1)观察组麻醉前SBP(124.8±3.2)mmHg、DBP(86.9±3.0)mmHg、HR(71.2±2.0)次/min。麻醉后SBP(120.9±4.0)mmHg、DBP(74.6±2.2)mmHg、HR(61.9±1.3)次/min。(2)对照组麻醉前SBP(125.4±2.9)mmHg、DBP(87.3±2.8)mmHg、HR(72.1±1.6)次/min。麻醉后SBP(121.0±2.6)mmHg、DBP(75.0±1.8)mmHg、HR(62.2±0.9)次/min。2组麻醉前、麻醉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通过对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1)观察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441.5±50.1)分钟及(500.6±42.1)分钟、麻醉后恶心呕吐率2.4%(1/41)、头晕头痛率2.4%(1/41)。(2)对照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362.3±40.1)分钟及(400.5±35.8)分钟、麻醉后恶心呕吐率14.6%(6/41)、头晕头痛率19.5%(8/41)。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指将局麻药物注入臂丛神经周围,对神经传导形成阻滞的一种麻醉方式[3]。该麻醉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单、阻滞效果明显方面。用于桡骨尺骨骨折等上肢手术,可起到较好的效果[4]。但该麻醉方式,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较短[5]。上肢手术一般具有手术时间长的特点,仅采用该方式麻醉,易发生阻滞不全,导致患者于术中产生剧烈疼痛,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产生阻碍[6]。本文研究发现,给予患者氟芬合剂联合咪达唑仑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给药后3分钟(5.2±0.4)分、给药后20分钟(4.3±0.2)分、手术结束VAS(3.8±0.5)分、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362.3±40.1)分钟及(400.5±35.8)分钟、麻醉后恶心呕吐率14.6%(6/41)、头晕头痛率19.5%(8/41)。提示采用上述方式麻醉及给药,效果有待改善。为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本院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到了麻醉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有效抗焦虑,减轻疼痛,抗寒战,预防应激反应,为手术效果的改善奠定基础[7]。为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麻醉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8]。本文研究发现,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到上肢手术中后,患者给药后3分钟(3.2±0.6)分、给药后20分钟(2.3±0.1)分、手术结束VAS(2.6±0.5)分,与单独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佳。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441.5±50.1)分钟及(500.6±42.1)分钟、麻醉后恶心呕吐率2.4%(1/41)、头晕头痛率2.4%(1/41),与单独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更长,不良反应更少,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到上肢手术中,并加强护理用药干预,可有效改善麻醉效果,延长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臂丛咪定美托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臂丛阻滞时的入路选择和注意事项知多少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