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由志成:阳明心学的学习意志论

2020-12-10杨道宇

关键词:工夫阳明立志

杨道宇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学习动力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一教学逻辑起点的看法十分不同:西方主流教学文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以兴趣为中心,应学习令人感兴趣的事物;中国儒家教学文化则认为“学习是志向的践履过程,志向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以志向为中心,应学习有利于志向实现的事物,从而形成了儒学意志论。[1]152构建中国气派教学理论的一项基本任务便在于对儒家的学习意志论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返本开新以回应当今中国教学实践出现的学习倦怠问题,以为世界性教学动力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从而彰显中国儒学教学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国际地位。

作为中国儒学发展的高峰,阳明心学对立志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从立志、持志、信志、责志四个方面形成了颇具心学特色的“学由志成”论,并成为中国传统学习动力论的典型代表。这种学习动力论对于揭示学习动力运行的内在机制,纠正西方兴趣动力论的偏颇,改进当前的中国教学实践,构建中国气派的教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鉴于此,笔者试图深入挖掘与梳理散落在阳明心学中的学习意志思想,并以现代理论的论证形式呈现出来,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习动力论。

一 立志:立志固本以使“学而有根”

在王阳明看来,志之于人犹如“树之根”,是人的命根子,人无志则会生命枯萎,昏昏沉沉,做起事来无精打采、漫无目的、随波逐流,最终必将岁月蹉跎、一无所成,因为天下事虽各种各样,但都本于志,人只有立志成事才能将事做成,尽管“有志而无成者有之”;相反,人若不立志,就不会将事做成,无论其做何种事,正所谓“志之不立而能成者,吾未之见也”[2]1598。作为万事之一,学习亦须以立志为本,就像种树要以培根为本,因为学不立志则犹如种树不培根而只管灌溉,虽然辛苦忙碌,但终究不会学有所成,正所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1]110在这里,阳明将“立志”视为“为学”之“根”,主要包含立志使学有方向和学有力量两层含义。

(一)“立志”以使学有方向

王阳明将“学习”比作“耕种”,将“志”比作“种子”,认为 “立志之于学问,犹如良种之于耕种”,[3]一切学习行为都以心志为中心,都是为了心志的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习者心中志向,就像农夫耕耨灌溉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种子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只知学习而不知立志,虽然终日忙碌于学问思辨行等为学工夫,却劳苦无成,因为学问思辨行这些学习行为一旦失去学习的志向就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一样四处乱撞,[1]179这种情况犹如只知耕耨灌溉而不知选种,最终会因种子质劣而白忙一场;只知立志而不肯下学问思辨行的为学工夫,就会使“志向”变成“空想”、趋于空无,这种情况犹如农夫只知守着良种而不肯耕耨灌溉,最终只会一无所获。基于此,阳明提出“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1]152,认为“立志”与“为学”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本体与工夫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作为立志的工夫,“为学”一旦离开“立志”这一本体便不是真正的“为学”,因为“为学”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离开了为学目的,便不能称为“为学”了[4];另一方面作为为学的本体,“立志”一旦离开“为学”这一工夫便不是真正的“立志”,因为“立志”这一本体如果不能笃实于学习活动这种工夫,就必然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无所谓“立志”了。[5]250在此基础上,阳明认为人所立的“志向”有高低远近之别,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对于为学至关重要,因为“立志如下种”,种下“平庸之志”则会使“为学”难有所成,种下“鸿鹄之志”则会使“为学”结下硕果,正像“种而荑稗而荑稗矣,种而嘉谷而嘉谷矣”[2]1599。在这里,“大志大成、小志小成、无志不成”,平庸之人之所以平庸,主要原因不在于平庸之人没有志向,而在于平庸之人所立的志向只是庸常之志,而不是鸿鹄之志。[6]278因此,为学的关键不仅在于教人立志,更在于教人立鸿鹄之志,而非燕雀之志。在此基础上,阳明进一步指出:为学的第一等志向不是为富贵功名,而是为使自己的本心光明,即将自己生而具有的“生生之仁心”发扬光大,使天下苍生皆有所养。在这种意义上,“立志”即是“立德”,即是立定以天地生生之大德为德的善良意志。[7]在阳明看来,人心之中既有良知、又有私欲,立志不是让人沉迷于私欲、疯狂地追求私欲的满足,而是让良知战胜私欲从而摆脱私欲对人的误导与摆布,而是将良知从私欲的遮蔽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良知处于无蔽的光明状态,进而使人能按照良知而非私欲的指引自由自觉地设计人生,使人的一生向着良知这一人之为人的本质去发展。

(二)“立志”以使学有力量

“立志”不仅是“为学”的方向,更是“为学”的力量之源,可以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志是气之帅”,一旦立志,便会主动凝神聚气,全神贯注于学习。在阳明那里,“气”是促进万物生长的生命能量,万物通过“气”而互联共通,从而使万物皆可养人;人体内的“气”主要指促进人体各种器官正常运转的生命能量,它被人的志向统帅起来,使人体内的浊气下降、清气上升,从而朝向心志规定的方向有序运动,进而使人觉得神清气爽,使人可以主动集中精力专注于心志的实现。在学习中,“持志如心痛”[6]84,人一旦立下为学志向,便会主动将全身力气和精神拧成一股绳,废寝忘食地投入于学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心里想的全是与志向实现相关的事情,就自然不会将精力分散于与志向无关的事情上,自然没有工夫去说闲话、管闲事,自然顾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冷嘲热讽,就像人心一有所痛便会主动激发全身能量去保护一样。另一方面“志是气之源”,一旦立志,便会“持志养气”,便会想方设法强身健体、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神气精明”、精力充沛,进而使自己有足够的精力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人生理想。阳明心学是身心之学,认为“立志”不仅是心理活动,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只有笃实于行动的“志向”才是真正的志向。然而,将理想变为现实的实践是十分艰难的,必须以强身健体为基础和保障,正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1]153。所以,人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必须“加倍将养身体”,使身体“日充日茂”,从而使学问思辨行的为学活动充满活力,进而使志向在日进月累的奋发学习中得到实现。[8]69

二 持志:持志笃行以使“学成于恒”

在阳明那里,人在学习上不但要善于“立志”,更要善于“持志”,因为学有所成者与学无所成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志向”,而在于能不能将“志向”持之以恒地追求下去。在这里,“持志”不仅包括持志笃行从而使志笃实于志之所在的各种事功上,而且包括对志的长时间坚守与执着从而使志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实现,虽然在对志的执着追求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

(一)持志以实,使志在事上磨

在阳明那里,“心”与“事”是一体的,“心”是本体,“事”是工夫,“心无体,心之工夫即是心之本体”,“心”惟有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6]44若心不能真切笃实于事,便不是真心,便是妄想。“志”作为人的意念,只有真切笃实于“志”之所在的“事”,才能真正称之为“志”,否则便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因为人的“志”只有在“志”之所在的“事”上才能从“主观意向”走向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才能日益扩充与巩固,才能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由“主观的”变成“客观的”,从而完成“志”本身,使“志”真正得到确立,进而使“志”成为真正的“志”,而不是痴心妄想。[5]250在此基础上,阳明指出:“人之学为圣人也,非有必为圣人之志,虽欲为学,谁为学!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力以为之,虽欲立志,亦乌在其为志乎?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1]152作为为学之心的“立志”,必须真切笃实于为学之事,才能使“志”立得住,才能真正称为“立志”。譬如立志学孝,就必须使自己躬身于学孝实践,使“学孝之志”真切笃实于“学孝之行”,而不是仅仅只读“孝”的书,只说“孝”的话。在这里,人立志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是否知晓自己立志要做的事,而在于自己是否愿意去知晓自己立志要做的事,是否能够投身于“志之所在之事”,是否能够真正去做“志之所在之事”,正如阳明所说:“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1]153譬如立志学孝,不怕学习者不知道“孝”的意思,而是怕学习者不愿意去弄懂“孝”的意思,而是怕学习者知道了“孝”的意思而不愿去行“孝道”。由此可见,在阳明的知行合一视野下,“志”不再仅仅是心中的“意志”,更是“意志”所在之事,更是行动者为实现心中意志所做的事,更是行动者将意志笃实的事。据此,“立志”不仅在于“许下心愿”,更在于按照心愿行动。[9]

(二)“持志以恒”,使志成为长志

在阳明看来,要实现心中志向,不但需要持志以实,而且需要持志以恒。 “持志以恒”既包括对志的长时间坚守,又包括依据志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适时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有利于志的实现。一方面“持志以恒”意味着长时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不仅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更应该在志向确立后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一门心思扎下去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干,而不是急于求成,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有工夫用到下足,“志向”才能实现。这种在理想面前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执着体现了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正如阳明所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6]50在实现自身理想的奋斗过程中,不应做空想家,而应做实干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耐得住寂寞,把工做到位,把苦吃到位,通过自己一日复一日的实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就像种树,一旦将根培好便应在栽培灌溉上下工夫,而不应去想树的枝叶花实,因为只要念念不忘栽培工夫,树木便会顺其自然地长出枝叶花实,心志便会功到自然成。在这种意义上,阳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下到至诚工夫,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才能使自身人性不断完善。[6]11另一方面,“持志以恒”同时意味着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进行相应的工夫调整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因为人生理想虽然始终如一,但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工夫却各不相同,人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阳明弟子王龙溪所言:人三十岁的任务在“志立”,如未能立志,便应发愤去做立志工夫;四十岁的任务是“志无所疑”,如不能做到不惑,便应发愤去做“释惑”工夫;五十岁的任务是“知天命”,如不能与天通,不能从“知道”中开出“知命”来,便应发愤去做“知天命”工夫;六十岁的任务是“耳顺”,如顺逆尚存,便应发愤去做“耳顺”工夫;七十岁的任务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如不能做到从心如流,便应发愤去做“从心”工夫。[10]这种情形犹如致良知的具体内容常常因事而异一样:同样是致良知,事君便应按照“忠”的要求做,事父便应按照“孝”的要求做,与朋友交便应按照“信”的要求做……[6]55

三 信志:信奉心志以使“学成于信”

在阳明那里,“持志”以“信志”为前提条件,人对志向的坚守常常基于人对志向的坚定信仰:不但笃信自己人生志向的崇高性,而且笃信自己的志向肯定可以实现。[5]339这里,“信志”即是信仰主体对自己志向的笃定相信与自觉追求,[11]它使人性变得更加完美,使人生追求充满力量,使人生遭遇变成磨砺心志的磨心石。

(一)“信志”以使人性完美

信志的前提条件是志向值得信仰,而值得信仰的东西必定基于普遍的人性,必定是人性中的至善。基于此,阳明将超越功利的“学为圣贤”而不是将为了功利的“学而优则仕”看成为学的崇高理想,[12]3并且认为只有人性中的善端才能成为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学必须立足于人的先天善端,使人的先天善端得到生长与发展,从而使人性更加完美。在此基础上,阳明进一步指出人的先天善端便是以恻隐之心为核心的良知,它是人人皆有的“天置灵根”,是天地生生之大德的人身化,因而是超越个人的永恒而普遍的真理,故而是人可以绝对信赖和依托的事物:“良知作为德性之知、道德本源,原是具有超越意义的本体存在,它是无所不在的,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构成人的内在本质”[13]。在阳明看来,人的良知就像太阳,是值得信仰且须加以信仰的东西;每个人的志向虽在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但都须向着良知这个太阳,都须使自身的人性变得更加完美,如此才能称为“志向”,否则只能说是“欲望”;人的良知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它以促进万物生长为指向和工夫,从而使得个体的人性完善必然与他人发展、万物生长密切相连,进而使得为己之学只有在成就万物的为他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使得每个个体所立的志向必须扎根于社会,以社会进步和生态发展为实践内容和工夫。只有这样,人所立的志向才有意义,才值得信仰。

(二)“信志”以使前行有力

在阳明看来,人生犹如在大海上航行,时而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时而颠风逆浪、波涛汹涌;人只有知道为什么而活并笃信自己的人生志向,才能在惊涛骇浪中生存,才有力量乘风破浪,勇往直前。[12]55-56在这里,支撑个人在人生低谷中不断砥砺前行的关键力量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理想。这种生命信仰,凭借激情唤醒了沉睡在信仰者身上的全部生命活力,从而使信仰者在低谷中看到辉煌,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磨难中看到成长,在失败中看到胜利,在屈辱中看到宏图大展,在迷茫中看到航向,进而精力充沛、斗志昂扬、积极向上、愈挫愈勇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情,克服人生的每一个困难,走好人生的每一段路程,在平凡中创造精彩,在绝地中逢生,正像阳明在自己所笃信的致良知中所言:“近来信得致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12]55在此基础上,阳明进一步指出“生死障碍”直接涉及人的生命存在,是人生在世最难突破的障碍,绝大多数人在此关键地界低头弯腰,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学最难克服的障碍即在于人难以看透生死,从而使为学者不能了无牵挂地致力于自身志向的实现[6]288;克服“生死障碍”的唯一途径在于对自身志向的狂热信仰,它使人超越生死障碍,以“向死而生”的超然态度对待生死,从而活出“生命质量”而非“生命长度”,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里,“向死而生”既不是让人盲目地冒生命之险,也不是让人勇敢地去死,而是在意念上投入到“死”中去,并在假定的死亡氛围中更好地反思死对生的意义,从而使人超越生死,了无牵挂地依据良知展开积极的人生设计与筹划,并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中信念笃定地积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进而使人能够自觉通过自己独特的人生路而成就良知这一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实现生命的真正自由。

(三)“信志”以视苦难为磨炼

人生是场修炼,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苦难,对待苦难的态度成了能否学有所成的关键,因为大多数人在苦难中沉沦,一蹶不振,只有极少数人才会从苦难中脱颖而出,就像真金在火炼中日益精纯,杂质则在炼火中灰飞湮灭。[14]259在阳明看来,为学者既不应逃避学习中的苦难,又不应人为地增加苦难,因为逃避苦难会使自己因缺乏磨炼而难以获得真正的人性发展,自以为英雄式地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亦是对人生不负责任,二者都不是对待苦难的正确态度。面对苦难,为学者应将个体成长所必经的苦难视为磨炼,自觉经受苦难的磨炼,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但如此,为学者还应将苦难视为自身发展所必须经历的“生长痛”,从而在经历苦难时能够“痛并快乐着”:痛是位于心灵边缘的“切肤之痛”“筋骨之痛”,伴随痛的“乐”则是位于心灵深处的“本体之乐”,二者相伴相生,从而使人为了自己成长的快乐而自觉积极面对苦难,化悲痛为力量,就像金子虽“经烈焰,受钳锤”之苦,但亦在锤炼之苦中体验到自身日益精纯的“本体之乐”,从而“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14]259在这里,“生长痛”是必要的,那些因资质聪明或机遇巧合而过早实现人生理想的年轻人仍需自觉经受必要苦难的磨砺和沉淀,从而克服自身的“浮心傲气”,形成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正所谓“功名不必早取,首要是磨挫心智”。[8]134-135只有这样,只有在经历苦难的磨炼和不屈的奋进之后,人才可能有更大发展,否则,人生一遇大挫折便会夭折,就像疯狂生长的麦苗一遇大风便会倒伏一样。

四 责志:克己慎独以使“学成于责”

在阳明那里,人要想学有所成,不但要学会立志、持志、信志,更要学会责志。“责志”不仅和立志、持志、信志密切相连,而且是实现心志的关键,因为只有责志,才能使志常立常持,才能使志的信仰落到实处,生根发芽。[1]111所谓“责志”,即是努力克制不利于自身志向实现的私心杂念,尤其在公共监督难以到达的“独知之地”自警之钟长鸣,从而学有所成、志有所得。

(一)责志克己以自得

在阳明看来,“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也。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1]148人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学会“责己”而非“责人”,因为将自己学不好的责任一味地归咎于别人,一味指责别人没有为自己的学习而做好这样那样的事情从而使自己学习难有所成,这种做法只会激起别人的不满和抱怨,从而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相反,为学者应严守“恕道”,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志向实现,反思人己关系不顺的原因,反思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创造利于自己志向实现的境况,并在自我反省中了悟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自觉努力克服它们,进而在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自私自利的小我境界提升至“人性圆满”的大我境界。因此,对于自身的过失,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而在于自己能否自觉意识到己过,能否真诚地悔过与改过。[15]356在此意义上,“责志克己”即是自觉审查己心是否利于志向实现,主要展现为对八种“过失之心”的自觉省察与改正:一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怠心”,从而对学习充满激情,永不倦怠;二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忽心”,从而对学习精察备至;三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懆心”,使己心不再急躁,从而安心于学习;四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妒心”,使己心不再嫉妒别人,从而理顺人己关系;五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忿心”,使己心不再抱怨于别人,从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六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贪心”,使己心不被贪欲迷惑与误导,从而长存鸿鹄之志;七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傲心”,使自己不再骄傲自满,从而心胸宽广、虚怀若谷;八是“责志”以克服为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吝心”,使己心不再吝啬,从而由亲己而亲人。[1]111在阳明看来,这种克己之功是真正战胜他人的制胜之道,因为对他人的超越内在于自我超越之中,只有完成自我超越才能真正地超越他人,使他人完全地服于自己,信于自己,正是“克敌即克己”。[2]1623

(二)责志慎独以自警

在阳明看来,“克己”的关键在“慎独”,即自警之心长提不放,“戒慎恐惧”,从而在人难以看到的隐晦无形之处,自己常常警惕谨慎,睁开肉眼和心眼,细致观察,惟恐遗漏无形之形;对人难以听到的无声之声,自己常常心怀警惕,全神贯注地倾心倾耳听之,惟恐将其遗漏。一旦通过常睹常闻而捕捉到各种潜在的细微信息,便细加辨别,从而将利于自己鸿鹄之志实现的善事善物精心爱护、不断扩充、惟恐有失,就像“抱赤子而履春冰…捧万金之璧而临千仞之崖”那样战战兢兢、警惕万分;对于不利于自己鸿鹄之志实现的不善之物则像担心自己杯中有毒一样警惕,像躲避猛虎一样避开它,像力战盗贼一样全力战胜它。只有这样始终谨守敬畏警惕之心,才能积善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并最终学有所成。[1]114-115在这里,阳明认为自我戒惧之心主要在公共监督难以到达的“独知之地”用功,而不是只在“共知之处”用功;最为关键的“独知”便是心意萌生而无外人知晓之时所形成的自我觉知,人如能在此关键地界“立诚”,真诚爱好并保存利于鸿鹄之志实现的善意,真切厌恶并摒弃不利于鸿鹄之志实现的恶意,人便能正本清源,立于不败之地。不但如此,人更应在意之所在的事上下工夫:对于善意的存养,不但要在内心静养,更要在善意所在之事上磨炼;对于恶意的克制,不但要在内心进行,更要在恶意所在的事上笃实格之。之所以要这样做,不但是因为自己意念的善恶性质只有在实处用功之地才更容易辨别明白,而且是因为只有在实处用功才能真正地做到“诚意”,才能精诚所至,才可以切实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15]343所以,慎独不仅包括无事时的静养工夫,更包括有事时的磨炼之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自己的志向才能定的住、立的稳、持的久,自己的内心才能遇事不乱、从容应对,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在志向实现上大有作为。[6]109在这种意义上,人生真正的洒脱不是旷荡放逸,而是对心志常存敬畏,而是不让心志被各种私心杂念所累,而是通过从容镇定的不懈努力去实现心中梦想。[15]344-34

猜你喜欢

工夫阳明立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苏梦飞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