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奇人

2020-12-09孙秀利

参花(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梅花鹿小鹿雪人

作者简介:孙秀利,吉林省集安市人,现供职于吉林省集安市文化艺术研究室。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通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集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欲望蓬勃》、小说故事集《晒幸福》、散文集《岁月留香》,发表小说、故事、纪实文学500余篇、180余万字,获国家、省、市级文学奖项10余次。

太王遗风

东晋义熙十年一个秋高气爽、丰收在望的美好日子,长寿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来到背依龙山、面眺鸭绿江的平台地上。不远处是巍峨庄严的好太王陵。长寿王率众祭祀完广开土岗的父亲好太王后,气势威严一挥手,在役夫震天的号子声中,一块高六点三九米、四面环刻一千七百七十五字、记录好太王一生丰功伟绩和守墓烟户制度的方柱型角砾凝灰岩石碑矗立在了大地上,好太王碑横空出世……

清光绪初年,桓仁县书启、金石学家关山月在荒山野岭、乱木草丛中,发现了因清朝“柳条边”封禁,淹没了一千多年的好太王碑,其时好太王碑碑面已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关山月喜极而泣,扑于碑前,好太王碑重见天日……

日俄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膨胀,气焰嚣张。从朝鲜过江来到辑安的日军五十七联队联队长小泽胜平气势汹汹地找到县知事吴光国,提出要购买好太王碑并运回本土。事情起因于两年前的一九〇五年,有一日本文化间谍从盗拓的好太王碑碑文上发现了多个“倭”字,认为有辱“大和民族”,就建議政府把好太王碑弄回本土。面对强权,吴光国只能沉着应对,言好太王碑为民众所有,政府无权买卖,再者好太王碑体沉重,不宜漂洋过海,还是不动的好。小泽胜平进一步威胁:大日本军舰横行汪洋都没沉没,运载一块石碑怎会沉没,况且碑运回日本也是供研习之用,有何不可。吴光国回言如想研习,我可以免费赠送碑文拓本,要想运走石碑,民众是万不会答应的。小泽胜平见吴光国软硬不吃,只好悻悻而去。好太王碑躲过一劫。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少年郝国书围绕着好太王碑慢慢转圈,屏气凝声仔细揣摩好太王碑古拙的字体,身边放着临帖的纸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青年郝国书在好太王碑前展纸拈笔,全神贯注临摹好太王碑碑体书法,身后,是他用尽全部积蓄买的两间破草房。入夜,昏黄的灯光下,郝国书蹲在地上,以毛笔蘸水,在粗糙的水泥地面上,全神贯注地临摹着好太王碑字帖,一边写、一边端详,一边用抹布擦去字迹,再写……

其时的郝国书,舍弃了教师、审计干部等安逸岗位,主动要求调到了刚成立的好太王研书院,走火入魔地爱上了好太王碑书体。身后,幽怨的妻子狠狠瞪了他一眼,抓起桌子上的离婚证书,摔门而去。郝国书的手抖动了一下,略停,挥笔而就:守望太王碑,人生不觉凉。两行泪珠,簌簌滚过脸颊,滴落到地上的书法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郝国书个人书画大展在北京美术展览馆举办。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近百家媒体齐聚现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刘忠德莅临现场剪彩。大厅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好太王碑书体非隶非篆、亦楷亦草,体匀笔圆者似篆、势宽划短者似隶、方正笔展者似楷、简约自由者似草……”郝国书滔滔不绝地阐述着对好太王碑书体的感悟,郝国书的好太王碑书法达到了以意造型,以型见神,超然物外的境界。严谨而不失奔雷坠石之奇,厚重而不失风华婉转之美。已经自成一体,自成一家,被已故著名书法家大康先生誉之为“深穆高古、迥异流俗”。

二〇〇四年七月一日,在苏州召开的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集安市的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电视里人群的欢呼声,电视机前的郝国书一跃而起,眼含激动的泪花,提笔写下“悟得太王书内法,生来鸭江梦中花”。

而今,古稀之年的郝国书,拖着羸弱的身体,为好太王碑申报“中国书法名碑”奔走呼吁,他挂在“墨宝斋”里的一首诗抒发了他与好太王碑的不解之缘:九曲江流水向西,龙山苍路堪迷离;不识太王方块字,六十年后故人稀。

于无声处

喜缘十二岁进小戏班,十六岁进县评剧团,二十岁时已成县评剧团的台柱子。唱大戏场场不落,从秦香莲唱到刘巧儿,从杜十娘唱到李双双,那身段,风摆杨柳凌云步;那扮相,眼角眉梢都含情;特别是那唱腔,高处声裂云帛、荡气回肠,低处小溪潺缓,如泣如诉,天生一块唱戏的料。唱出些声名后,开始传说地区评剧团要调喜缘去唱主角了。

正月里唱大戏。早些年农村春节期间没有什么娱乐节目,过了正月初三,剧团就要下乡为冬闲的百姓们唱戏,档期一直排到了正月十五以后。下乡演起戏来连轴转,吃的粗茶淡饭,睡的村小教室或大队部,演员们都很疲乏,长此以往就出事了。一天深夜,放服装和道具的灶房由于没处理好烧剩的柴火,迸溅的火星引燃了服装、道具,好在浓烟刚起时就有人发现高喊救火。喜缘住的地方离灶房近,最先冲进了起火的灶房,一趟趟往外抢东西,对于穷家薄业的县剧团来说,服装道具就是演戏的命根啊。惊慌失措,烟熏火燎,连累加吓,喜缘昏倒在灶房内,所幸脸朝下,没被火毁了容,却被烟呛“倒”了嗓。当喜缘嘶哑绝望的哭声如决堤洪水滔滔不绝时,她的唱戏生涯就戛然而止了。

舞台上不了,团里就安排她保管当初拼命抢出来的那些服装道具,也算对她的最大安慰。喜缘常日里倒能尽职尽责,有条不紊。可是舞台上锣鼓点一响,唱腔一起,喜缘就管不住自己了,身不由己沉浸到剧情中,如痴如醉的喜缘,不是拿错了道具就是递错了头饰,造成了演出事故,过后又懊悔不已。领导找她谈话,说了半天,看出喜缘骨子里的想法还想登台演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营剧团开始走向没落,县评剧团也难逃劫数。先是改成了歌舞团,后又转企改制,十八年以上工龄的,转到了文化口的全额事业单位,十八年以下的,转成企业人员身份,喜缘满打满算,十六年工龄多一点,无奈留在了剧团,一下子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小老人。

剧团走市场化运营的路子,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养闲人。喜缘又登台了,不用亮嗓的演出。先是反串双簧《傻女婿拜年》中的傻女婿,歪戴帽穿黑皂,白鼻梁子画一道的丑角。傻傻地坐在凳子上,被蹲在身后的人用语言指挥,提线木偶般做着种种夸张变形的傻动作,辅以挤眉弄眼的傻表情,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傻气直冒,赢得了观众潮水般的掌声和尖啸的口哨声。一场演出下来,汗水早冲乱了脸上的妆容,喜缘累得瘫坐在椅子上半天缓不过劲来。后来舞蹈《千手观音》火起来,剧团决定翻拍。跳舞原本是小年轻的活儿,喜缘非要掺和,为此节衣缩食,起早贪黑地练功,一个月下来,竟减了十多斤,基本功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舞蹈队原本人手不足,对喜缘的主动请缨,领导拱手相迎。但毕竟岁数在那,编舞时,把喜缘编在了中间,动作位置也很少变换,有些垫场凑数的意思。可是音乐一起,喜缘就忘我投入进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丝不苟,往往一场舞蹈还没跳下来,早已汗透衣背,气喘吁吁地有些力不从心了。就这样,喜缘在改制后的剧团里,又逐渐站稳了脚跟。

两年一届的全省小品二人转艺术节在即,剧团筹拍原创小品《特殊婚礼》参赛。小品走煽情的路数,讲述一位边防连长的妻子去边防哨所和大龄连长完婚,婚礼当天遇突发事件,连长抛下妻子带人处置,遇雪崩遇难。哨所这边新娘还在苦苦等待连长回来完婚,悲痛万分的战友们决定堆一个雪人连长来和新娘完婚。女一新娘和男一连长已定演员,一句台词没有的雪人连长还没能搞定。喜缘听说后主动找主管业务的副团长和导演要求出演雪人连长。由于雪人连长需要长时间在舞台上站着一动不动,导演担心小年轻演员定力不够,演砸穿帮,就同意了喜缘的请求,由她来演雪人连长。

经过紧锣密鼓的排练,《特殊婚礼》终于在省桃李梅大剧场公演了。经过前面一幕幕的铺垫和渲染,观众和演员均已进入了剧情当中,在漫天的人造飞雪里,喜缘扮演的穿着军装的雪人连长,伫立在舞台的一角纹丝不动,浑身渐渐地沾满了雪花,只有军帽上的帽徽还在熠熠生辉。新娘在战友的主持下,与雪人连长一项项走着婚礼的程序,放烟花撒喜糖,拜天拜地拜高堂,高潮是雪人连长和妻子披彩挂红入洞房,新婚妻子和战友们一起把系着大红花的彩绸斜披在雪人连长的身上,在喜庆欢快的乐曲声中,无人不动容、无人不泪下……

寂静的剧场内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观众早已热泪盈眶,不能自禁。雪人连长擦着厚厚白粉的脸上被泪水冲出了两道宽宽的泪痕。由于剧本正能量满满,演员的表演又投入,在这次艺术节上获得了小品类综合评比一等奖。同时获得了编剧、导演、表演的单项奖,赢得了大满贯。出乎意料,一句台词没有的喜缘压过女一获得了个人表演一等奖,喜缘背着人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艺术节结束,省文化厅选拔获奖剧目组成一台节目进行省内巡回演出。小品《特殊婚礼》也在其列。喜缘随演出队来到了位于长白山脚下的边防哨所演出。其时已是十月末,高寒的长白山区提前进入冬季,天气忽冷忽热,忽雨忽雪,飘忽不定。演出在哨所门前的训练场上进行,原本晴朗的天一阵狂风过后,随即乌云密布、雪花飘扬,气温也骤然降到零下十多度。雪人连长一套单薄的白罩衣披在身上,按剧情的要求又要一丝不动。随着剧情的深入,雪花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密了,雪人连长成了一座真正的雪雕,在漫天的飞雪里,举行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婚礼,剧情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现场所有的军人突然齐刷刷站起来,面向雪人连长,庄严地举起了右手,久久地没放下、没放下……

善者德忠

长白山林海深处住着一个叫德忠的老汉,一辈子没结婚,晚年收养了一只梅花鹿,使他孤寡的生活添了些许亮丽色彩。

德忠老汉祖辈靠打猎采药为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套懂得兽语的本事,传到老汉这辈已三代有余。老汉晚年时国家禁猎,老汉就扔了土枪摸起锄头,在山脚下开了一块摞荒地,种上苞米、大豆什么的糊口,农闲的时候就背着小篓进山采藥补贴家用。

这天,德忠老汉正在老虎顶子的老林子里采药,就听到前面传来梅花鹿凄惨的叫声,懂兽语的老汉知道梅花鹿是遇上了猛兽的袭击,就紧赶几步,拨开茂密的树丛一看,一头肥硕的大熊瞎子正把一只母梅花鹿坐在腚底下,母梅花鹿徒劳地乱蹬着腿,鼻口已经迸出鲜红的血来,熊身后不远处,一只鹿崽子望着徒劳挣扎的母亲,呦呦地叫着。德忠老汉知道熊瞎子一会儿坐死母鹿就好收拾小鹿了,他躲着熊瞎子悄悄地绕到小鹿身后,猛地抱起小鹿撒丫子就跑,没等熊瞎子反应过来早跑没影了。

抱回的小鹿连惊带吓,趴在德忠老汉的炕头上耷拉着眼皮不吃不喝,老汉几次把去邻居家要回的羊奶送到小鹿嘴边,小鹿只是睁开双眼看看,就又把眼皮合上了。

这样一连熬了两天两宿,小鹿还是没进一口食,瘦得皮包骨头,只剩一口气在呼嗒了,情急之下德忠老汉想起过去打猎时猎人们经常披着鹿皮带着鹿头面具,然后学母鹿发情时的叫声来引诱公鹿,老汉就从箱子底下翻出一张陈年鹿皮,披到自己的身上,然后把刚挤的热乎乎的羊奶用塑料袋装好,只留一个小口,放进自己胸前的鹿皮里。

德忠老汉打扮好就趴到小鹿的身旁,学着母鹿发出呼唤孩子的叫声。一声声急切的充满亲情的呼唤,终于使小鹿睁开了眼睛,耷拉着的耳朵也左右抖动起来,头摆动着寻找自己的母亲。德忠老汉见状急忙把鹿皮包裹的羊奶送到小鹿嘴边,小鹿闻着鹿皮上发出的同类气息,一头钻进德忠老汉的怀里,一口接一口地吸吮起“母亲”的乳汁来,小鹿终于吃食了,德忠老汉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转眼,小鹿已跟德忠老汉生活三个年头了,小鹿也长成了大鹿,原来还是只母鹿呢,它简直就成了德忠老汉的影子,跟着老汉的身前身后打磨磨。村子里的人都笑着说这回老汉可领回了个好闺女。

可是这天母鹿突然奇怪地离开老汉跑出去一整天没着面,晚上跑回来,老汉知道它是发情出去寻找配偶了,老汉于是就领着母鹿跑到山上学母鹿寻偶时发出的叫声,可叫遍了方圆几十里,也没寻找到一只公鹿。绝望的德忠领着这只梅花鹿,带着干粮走了一天一宿,终于把它领进了长白山的老林子里,老汉狠着心,闭着眼睛用棍子硬赶梅花鹿离开自己。开始梅花鹿围着老汉转,怎么赶也不走,后来老汉急眼了,咬着牙瞧准梅花鹿皮糙肉厚的地方使劲打了两棍子,疼得梅花鹿跳了两跳,浑身哆嗦着竟前腿一屈给老汉跪下了,温顺的眼睛流出晶莹的泪珠,老汉见状扔了棍子抱着梅花鹿的头哭着说:“不是我不养你了,你长大了就得离开我了,懂吗孩子,走吧,走吧!以后能回来看看我老汉就知足了!”梅花鹿似乎听懂了老汉的话,伸出柔软湿润的舌头给德忠老汉舔干了眼泪,跪着用头在老汉的怀里蹭了又蹭,最后站起来,慢慢地走了,可是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回头,直到不见了踪影,留恋悲伤的呦呦鹿鸣还传出很远很远。

和德忠老汉相依为命的梅花鹿被老汉撵走后,老汉的精神和身体一下就垮了,梅花鹿走后的第二年春天,精神恍惚的德忠老汉上山采药时,踩翻石头,滚坡摔昏了过去。也不知道昏迷了多久,德忠老汉迷迷瞪瞪醒过来,就感觉有个柔软的东西在自己的脸上轻柔地一下下舔着,老汉费力地睁眼一看,正是自己救过的那只梅花鹿,趴在自己的身边用舌头慢慢地舔自己脸上结的血痂,伸手再摸头上的伤口,竟被梅花鹿用找来的草药嚼碎敷上了。老人算了一下,按鹿的寿命它已进入老年期了,牙齿应该掉得差不多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嚼这么大一团草药,实在不易,老汉摸下头上的药泥一看,里面果然掺着一丝丝血迹,原来是梅花鹿嚼得急,连牙床都磨破了。

毕竟岁月不饶人,老汉经此一摔,雪上加霜,苦熬苦撑了一个多月后,搂着趴在他身前的梅花鹿的脖子,睁着眼死去了。

在德忠老汉弥留的几天里,梅花鹿不吃不喝,一直陪在他身边。老汉出殡时,梅花鹿耷拉着头,摇晃着虚弱的身子一直跟在送殡队伍的后面。老汉下葬后,梅花鹿围着老汉的坟团团乱转,一会儿用嘴拱土,一会儿用蹄子扒土,发出绝望悲惨的叫声,最后趴在老汉的坟上不动了,任凭人们怎么拉它也不起来。

第二天,路过德忠老汉坟前的人发现,德忠老汉救过的那只梅花鹿趴在他的坟上随他去了,嘴前吐着一大堆它救德忠老汉时涂伤口的那种草药沫子。

(责任编辑 徐文)

编后语:

长白山脚下的边陲小城,千百年来流传着数不清的奇人轶事。古代灿烂的文化,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赋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著名的高句丽王城、王陵遗址及贵族墓葬,长寿王留给后世的好太王碑,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华儿女勤劳淳朴、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在一个个故事中完美地演绎。

猜你喜欢

梅花鹿小鹿雪人
小鹿的跑道
梅花鹿和棉花
雪人伴童年
贪玩的小梅花鹿
贪玩的小梅花鹿
雪中的雪人
小鹿跳跳棋
梅花鹿养殖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