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参与临床复用污染器械的预处理对器械保值和清洗效果的改进与评价

2020-12-09冯琬钦李海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院感护理部医疗器械

冯琬钦,李海平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临床科室在使用复用器械后,如不进行预处理,干涸的有机残留物,各种体液血液中的氯化物能够腐蚀器械钝化层的最危险因素,可产生氯化物点状腐蚀损坏,也是造成应力裂缝腐蚀损坏的最大原因[1]。残留的有机物还会使细菌在器械表面或内腔形成一层生物膜,阻止灭菌剂的穿透,导致灭菌失败[2]。消毒供应中心在回收污染器械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临床科室的器械预处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器械表面附着干涸的血渍污物,回收箱内残留污染的敷料、刀片、针头等物品,造成了器械的损伤,提高了清洗消毒的难度,影响灭菌效果,存在职业暴露伤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院使用复用医疗器械的各科室,和器械的使用者、管理者,相关医护人员。

1.2 方法

1.2.1 制定器械预处理流程标准,制作预处理方法指引图

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器械的材质和使用特性,参照行业标准和技术参数,通过干式处理和湿式处理的对比,进行了湿式处理使用不同保湿剂的对照实验等结果,制定医院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的指导方案。

1.2.2 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关于复用器械预处理知识的培训。

首先由院感办组织开展对全院医疗技术人员的器械预处理知识的培训,达到广泛的宣传普及。各科室的复用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都是由护士承担,在护理部的支持和组织下,消毒供应中心对各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了器械预处理方法流程的培训指导,PPT授课和现场操作演示。

1.2.3 多个部门参与器械预处理工作

器械使用量大的科室,比如手术室,产科,妇科购置湿式处理所需的酶液制剂,和保湿剂等预处理物品。预浸泡保湿剂主要分为凝胶型和喷雾型,使用后的器械立即用喷洒器进行喷洒保湿,省时省力,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使用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器械卡槽、齿纹、关节等位置[3]。

1.2.4 信息管理科改进优化复用医疗器械追溯系统

信息管理科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复用器械信息追溯系统进行了完善和优化,添加了器械预处理环节的信息管理程序,可查询科室器械使用时间,预处理的时间,执行者信息,完善了器械信息追溯。优化了系统的统计功能,可进行器械预处理数据的统计查询。

1.2.5 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器械预处理结果判定和效果反馈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器械处置的核心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器械预处理的效果,在追溯系统中录入数据,定期向院感科、护理部反馈情况。为了更好的督促器械预处理的完成质量,院感科将这一环节纳入院感质控考核,针对血液污物严重,污染的刀片针头,垃圾未处置等情况向院感科和护理部反应,可对相关科室纳入考核。

2 结 果

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首先对两组清洗器械合格率进行对比,2017年清洗数595737,合格数589917,合格率98.9%,2018年清洗数609908,合格数604408,合格率99.1%,得出结果x2为172.181,P为0.000,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其次对两组器械使用耗损率进行比较,2017年清洗数595737,耗损数513,耗损率0.086%,2018年清洗数609908,耗损数284,耗损率0.046%;得出x270.657,P为0.000,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前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工作,需要各个相关科室的认可和配合,消毒供应中心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次项工作,逐步推动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复用医疗器械在使用后能够及时完成预处理工作。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根据每日器械清洗质量的追溯统计,四个季度的数据比对发现,器械的清洗质量逐步提升,尤其针对妇科器械进行了分类比对发现较难处理的妇科窥器、吸头和取样钳等物品的返洗率降低了,预处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因此手术器械、妇产科诊疗器械、管腔类器械、精密器械、结构复杂的专科器械等使用后建议使用者进行及时预处理[4]。消毒供应中心联合院感科、护理部、医学工程科科和信息管理科多部门参与到临床复用器械预处理的工作中,通过2018年一年的实施,清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8年器械返洗率下降0.2%,器械耗损率与之前一年进行对比发现降低了46.5%,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周期,对器械的保值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对临床科室器械预处理工作进行参与和干预,提升了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损耗,确保器械正常的使用寿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院感护理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
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