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0-12-09鲁长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普通型单侧出院

陈 文,徐 磊,张 卿,李 莉,鲁长胜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预防保健科;3.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呼吸科)

自从2019 年12 月底,中国湖北武汉地区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19-nCoV)所致的肺炎,并且疫情不断进展,截至2 月21 日,全国确诊病例七万余例,两千余人死亡[1]。2020 年1 月26 日,中国疾病控制病毒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环境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将病毒进行分离[2]。2020 年2 月7 日,国家卫健委发出通知,暂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3]。2020 年2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 冠状病 毒 病(corona virus disease- 19,COVID- 19)[4]。2020 年1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依据对COVID-19 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特点的了解,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5]。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干咳,随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表现。但是,绝大多数患者的预后尚好,只有一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脓毒血症,甚至死亡。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要求[6]的确诊标准,收集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六个病区截至2020 年2 月21 日符合COVID-19 出院标准的病历91 份。91 例患者均采集痰、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RT-PCR 检测阳性。

1.2 方法和分组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6]临床分型标准,将91 例患者入院后分为轻型2 例,普通型68 例,重症型12 例,危重症型9例。记录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人口结构、发病时的症状、合并症、实验室结果、胸部CT 表现、转归。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版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 多重比较,计数资料用例数和构成比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表1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1 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临床资料

病例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性别女女男男男男男女女男男女男女女男男女女女男男女男男女女女女男女男女女女女男女女男男男年龄34 39 43 37 29 30 20 62 56 58 18 40 41 25 42 47 33 67 41 30 48 49 53 41 64 73 31 34 39 35 53 45 36 36 27 2 41 71 50 57 26 53武汉返回否否是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否是否是是是是是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首发症状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发热咳嗽发热头疼咳嗽发热咳嗽发热头疼胸痛咳嗽咳嗽咳痰发热腹泻胸闷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咳痰发热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发热发热发热发热发热胸痛乏力发热发热发热发热咳嗽肌痛发热头晕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头疼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发热发热胸痛咳嗽发热咳嗽咳痰咳嗽发热咳嗽咳嗽咳痰发热发病体温°C 37.6 37.7 38.2 37.8 38.5 36.2 38.3 36.3 38.2 38.3 37.6 38.9 37.8 38.3 38.5 38.1 37.3 38.4 38 39 37.6 37.8 38.8 38 38.6 38.3 38.5 39.1 37.6 38.1 39 38.3 37.9 38.5 37.8 38.1 36.7 38.1 28.3 36.7 38.1 37.9 CT表现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无无双肺磨玻璃条索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实变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片状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单侧肺磨玻璃影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伴支扩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伴间肺双肺磨玻璃双肺条索影双肺磨玻璃伴实变双肺磨玻璃转归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死亡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住院天数25 15 24 24 20 20 29 15 19 17 16 19 16 15 6 26 20 25 25 22 17 24 24 21 20 8 16 16 15 15 14 14 19 25 21 23 23 22 25 17 21 19入院时间1.27 2.5 1.27 1.25 1.28 1.27 1.18 2.1 1.27 1.27 1.28 1.25 1.27 1.24 2.1 1.26 2.1 1.25 1.25 1.27 1.28 1.25 1.25 1.24 1.25 2.2 1.24 1.24 1.25 1.25 1.26 1.24 2.2 1.28 1.30 1.28 1.28 1.29 1.25 2.2 1.27 1.29

病例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性别男男女女女女男男女男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男男女男男年龄38 27 51 53 5 38 43 35 85 42 51 27 42 50 54 25 45 60 28 52 20 55 33 58 49武汉返回否否是是是否否是是是否否否否是是否否否是是否否是否首发症状咳嗽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咳痰发热咳嗽咳嗽、发热发热腹泻乏力纳差发热腹泻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发热发热咳嗽发热流涕发热头晕发热咳嗽发热恶心呕吐咳嗽发热发热咳嗽发热咯血发热咳嗽发病体温°C 38.1 38.8 37.8 38 36.7 37.5 37.9 36.7 38.1 37.6 38.1 38.6 38 36.6 38.5 37.7 37.3 37.8 38.2 36.7 38.5 37.9 38.2 37.6 38 CT表现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条索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条索伴斑片影双肺斑片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单侧肺斑片影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单侧肺磨玻璃影单侧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双肺磨玻璃双肺斑片影双肺斑片影右肺斑片影双肺斑片影转归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死亡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死亡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出院住院天数11 17 16 15 15 23 16 20 10 20 18 19 19 16 20 16 14 3 16 13 11 19 19 20 20入院时间2.1 1.22 1.25 2.6 2.6 1.29 1.25 1.28 2.5 2.1 2.3 2.2 2.2 2.3 1.30 2.3 2.4 2.14 2.5 2.3 2.3 1.25 1.25 1.23 1.23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91 例确诊患者年龄范围为2~85 岁,平均年龄41.59±15.53 岁,与报道中人群普遍易感一致。其中,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5.±6.36d、18.00±3.46d、24.75±2.73 d、16.67±11.20 d。重型与轻型、普通型、危重型在住院天数上存在差异(P<0.01)。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平均住院年龄分别为33.50±12.02 岁、40.39±14.32 岁、40.50±16.00 岁、53.89±20.63 岁,轻型与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在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病例中,共有10 例(10.99%)存在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入院病情分型中,以普通型为主,共68 例(74.73%),轻型2 例(2.20%),重 型12 例(13.19%),危 重 型9 例(9.89%)。截至2 月21 日共治愈出院86 例,死亡5例。

2.2 临床特征

91 例 患 者 发 热 占86.81%(79/91),咳 嗽 占50.55%(46/91),胃肠道症状占6.59%(6/91),武汉旅居史占47.25%(43/91),CT 阳性占97.80%(89/91),CT 阴性占2.20%(2/91)。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占81.32%(74/91)。咽痛占4.40%(4/91),胸闷占3.30%(3/91),肌痛占3.30%(3/91),流涕占1.11%(1/91)。实验室检查,早期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轻型、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计数降低80 例(87.91%),轻型2 例,普通型60 例,重型10 例,重型8例,各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91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

2.3 CT表现

COVID-19 的主要CT 表现:(1)单侧或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阴影、实变影;(2)以肺外侧带和肺底分布为主,部分病灶会发生实变,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当小叶间隔和肺泡间隔的增厚时,可见“铺路石征”;(3)少数病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7,8]。随着病情加重,CT 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呈现“白肺”。

以下四图是本研究中同一患者入院后CT 动态演变过程。

以下四图为本研究中较典型的CT 改变。

3 讨论

91 例确诊患者中,有43 例(47.25%)有武汉旅居史,各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需警惕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由固体或者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也可能为传播途径。同时在粪便、尿液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故应该注意尿液及粪便污染患者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与之前版本的不同之处[6]。在本研究中有3 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建议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应该严格规范污水系统的消毒处理。对于普通大众,除了推广手卫生措施,如厕也要讲卫生,厕纸入马桶冲走,不将厕纸放入无盖垃圾桶。保持下水管道通畅无渗漏,定期向下水管道排水口注水,从而起到隔气功能。

本研究显示首发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为主,有发热症状占83.88%,有咳嗽症状占50.55%,这与报道中相一致[9]。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没有发热,这类人群可能成为潜在传染源,需引起注意。经统计分析,首发症状为发热、咳嗽在各型中表现无差异(P<0.05)。可以看到,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咽痛、流涕、乏力、纳差等症状,提示这些症状应与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一样得到重视,相关症状接触者应尽早跟踪并且隔离[10]。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有一例31wk 的孕妇患者,由于患者肺炎属于普通型,并且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副作用,未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而只是采用密切观察,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的治疗原则。最终患者病情稳定,在充分观察后出院,也一定程度提示病毒感染肺炎的自限特点,但是由于这类型患者在本研究中例数较少,不能具有的代表性,所以这一观点还有待于继续观察、研究。

91 例患者中,胸部CT 阴性者占2.20%(2/91)。这2 例阴性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发热,所以针对早期发热患者,CT 检查若为阴性,应后续CT 随访,及时行病毒核酸检测,以防止漏诊[11]。在疾病早期CT 可能仅仅表现为斑片状阴影,以肺外带为著,随后急速进展,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磨玻璃影,双肺弥漫性实变的患者表现为“白肺”,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病情较重的患者,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脓毒性休克、代谢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等。CT 扫描虽然不能判断出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但是可以较好的判断病变性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在进行临床分型,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作用[12]。

结果可见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占87.91%(80/91),提示2019-nCoV 可能与SARS-COV 相同,主要攻击T 淋巴细胞。有报道显示,淋巴细胞的减少与冠状病毒吞噬免疫细胞有关,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13]。所以淋巴细胞的损伤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部分原因。

此研究中显示,死亡率为5.49%。其实这与中国-世界卫生组织COVID-19 联合考察报告中报道基本相符合。在联合考察报告中,湖北省粗病死率为5.8%,其他地区为0.7%。粗病死率因地区及传播强度不同而不同。其次COVID-19 发生初期,医院的重症床位容量不足,重症医学专业团队人员的缺乏,也是导致湖北省病死率高的原因。本研究中,死亡的5 例患者,有3 例合并严重的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考虑主要因基础疾病死亡,之前有报道显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病情更重[9,14,15]。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出院要求的把握的更为严格,需症状控制,影像学吸收60%,连续2 次痰、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RT-PCR 检测阴性方可出院。 出院后集中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14d[6]。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并出院后医学观察,也是基于报道有些病人出院后病情反复的情况考虑。

我们的描述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1)由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可及性及精力有限,数据收集不完全,特别是缺乏c 反应蛋白,肌酶等检验数据,也缺乏胸部影像学的转归特征及复查结果;(2)目前针对COVID-19 的治疗缺乏明确的有效药物,随着对COVID-19 的认识不断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及激素等的选择方面,存在联合方式、使用时间、具体使用剂量的不同。在治疗方面难以按治疗不同进行分组分析,故未收集治疗数据进行分析;(3)本研究只选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六个病区的目前已出院的病例资料,并且只截至2 月21 日,还有大量没出院的病人,不能反应整体全貌。以上缺陷有待后期进一步总结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型单侧出院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