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P波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2020-12-09周小燕王燕飞林峰丞陈锦敏陈学文梁秋成吕明炜黄铮陈爱兰

关键词:左房导联时限

周小燕 王燕飞 林峰丞 陈锦敏 陈学文 梁秋成 吕明炜 黄铮 陈爱兰

心电图P波的产生以心房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为基础,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其形态学或时限的改变可反映心房结构、电活动异常,尤其是左房异常。研究表明即使不存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情况下,左房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相关[1-3]。笔者就常见P波参数与IS的关系作一综述。

1 P波电轴与IS

P波电轴是通过测量6个肢体导联的P波振幅,并使用额面六轴系统计算心房电向量而得。其数值在0°~+75°以外被定义为P波电轴异常(abnormal P-wave axis,aPWA)。近年来的两个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aPWA 与IS相关,尤其是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c,CE)[4];且P波电轴应用于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AF患者发生IS事件的风险[5]。

Maheshwari等[4]对15 102 例受试者平均随访了20.2年,657例发生了IS,Cox回归分析显示在独立于AF的情况下,aPWA 使IS风险增加1.5倍(95%CI=1.22~1.85,P=0.0001);亚组分析中,相比血栓性脑卒中及腔隙性血栓性脑卒中,aPWA 与CE及非腔隙性血栓性脑卒中相关性更强,特别是CE(HR=2.04,95%CI=1.42~2.95,P=0.0001)。由于CHA2DS2-VASc评分对IS风险预测的有限性,为建立临床上易获取且更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Maheshwari等[5]对P波参数与IS展开进一步研究。研究者从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和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MESA)中分别选出2 229例[(73±8)岁]和700例[(76±8)岁)]诊断为AF的患者,入选者在确诊AF后一年内未服用抗凝剂,采用Cox回归分析发现,aPWA、高度房间传导阻滞(advanced interatrial block,aIAB)与AF 患者的IS事件独立相关。其中aPWA 是唯一一个对IS风险预测的能力有显著提高的P 波参数,研究者根据其β估计值为CHA2DS2-VASc中变量的两倍,建立了P2-CHA2DS2-VASc评分,通过计算C统计量、净重新分类指数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后发现,此风险预测模型较前者能更有效地预测AF患者发生IS的风险。

2 V1 导联P波终末电势与IS

V1导联P 波终末电势(P-wave terminal force in lead V1,PTFV1)又称为Morris指数,指V1导联P 波终末部分时间(s)与振幅(mm)的乘积,PTFV1绝对值≥0.04 mm·s为异常。作为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左房异常的心电图标志,PTFV1与IS相关性的研究较多。在上述Maheshwari等[5]的研究中PTFV1与IS无关,但是多位学者在其他多个大型研究中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PTFV1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IS均存在相关性,尤其是隐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及CE亚组[1-2,6-9],且有证据显示PTFV1能用于IS的风险预测[9]。

Kamel等[1]分别从MESA 及ARIC 中选择了大样本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异常与IS相关。其中,MESA中对6 741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参与者(45~84岁)进行了8.5年的随访,结果121例(1.8%)发生IS,在Cox模型中,经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和AF 后发现异常PTFV1与IS存在显著相关性(每1 个SD 的HR=1.21,95%CI=1.02~1.44)。来自ARIC的数据包括14 542例无AF 的参与者(45~64岁),随访时间22年,期间904例(6.2%)发生了明确或可能的IS,分析结果显示异常PTFV1使IS 增加1.33 倍(95%CI=1.11~1.59),且这种关联仅限于非腔隙性脑卒中(HR=1.49,95%CI=1.07~2.07)[2]。Kamel等[6]另一个研究左房异常与IS亚型关系的数据来自包含多种族的北曼哈顿研究,是一个纳入1 039例窦性心律受试者的病例对照分析,其中IS组为241例,对照组为798例,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AF,异常PTFV1与CS或CE 相关。其后,Kamel等[7]在心血管健康研究中再次验证了两者的相关性:对3 723例年龄≥6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了12.9年的随访,发现PTFV1与IS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于年轻的IS患者(15 至49岁),也有数据分析表明异常PTFV1与心源性栓塞高风险组独立相关[8]。此外,Inoue等[9]在一个纳入了229例AF患者[(60±10)岁]的横断面研究中发现,PTFV1是AF 患者发生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独立标志物,且能用于AF患者发生IS/TIA 的风险预测。Kamel等学者在MESA 及ARIC中得出的结论和前文Maheshwari等学者的结论存在矛盾,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受试者的平均年龄、样本量、研究的随访时间、P波参数的测量者不同等因素造成。新近一项研究就分析了PTFV1可能存在的不可靠性,该研究发现PTFV1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考虑可能为不同观察者之间、不同P波之间的测量值降低了PTFV1值的可靠性[10]。

3 P波时限与IS

P波时限与IS的相关性存在争议。Sugie等[11]收集了343例入院时为窦性心律的急性IS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CE(n=57)与非CE(n=286)两组,结果表明P 波时限延长(≥120 ms)与CE组独立相关。然而,在前面所提及的另外两个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数据分析中(MESA、ARIC),P波时限与IS均无相关性[1,5]。

4 aIAB与IS

aIAB定义为P波时限≥120 ms,伴下壁导联(Ⅱ、Ⅲ、a VF 导联)P波双向(先正后负)。“Bayes综合征-HF”随访464例窦性心律的患者(4.5±2.1)年,109例为aIAB,235例发生了全因死亡、新发AF或IS,综合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提示aIAB使IS风险增加3.02倍(95%CI=1.07~8.53,P=0.04)[12]。此结论与来自O′Neal等[13]从ARIC 中获取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随访了14 716例参与者,中位随访时间22年,其中266例(1.8%)为aIAB,916例(6.2%)发生IS,有aIAB患者IS的发病率是无aIAB 患者的两倍以上(每1 000人的年发病率8.05,95%CI=5.7~11.4);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潜在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aIAB仍与IS风险增加相关(HR=1.63,95%CI=1.13~2.34)。哥本哈根一个大样本量(n=152 759)、随访时间长达11 年的研究,分析了aIAB中患IS的绝对风险及对IS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有aIAB 患者较正常P 波人群患IS的绝对风险增加;而aIAB 在IS的风险预测中没有显著意义[14]。

猜你喜欢

左房导联时限
左房低电压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左房容积和功能研究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平行时空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