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点教育”背景下校本研修常态化模式实践研究

2020-12-08姜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核心素养

姜超

摘要:本文针对校本研修的重点和难点,以孤儿学校核心素养教育校本研修为例,总结概括出“靶向五步法”校本研修常态化模式,提出在“差点教育”背景下开展校本研修,注重“校本”的现实化、可行化、特色化和“研修”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广性,使校本研修切实符合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切实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切实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保障。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研修;靶向研究;五步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07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11—0033—04

一、校本研修的现状分析

校本研修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所谓“校本”,就是以学校为基础;所谓“研修”就是在研讨中学习。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基于教师发展、基于学生发展开展的教研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末“校本”概念被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围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等开展的研究方兴未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研修的高度重视,为专项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是校本研修的重点。从当前校本研修实施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立足教师能力提升的研修多,立足学校发展的研修少。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本研修缺乏顶层设计,校内各研修小组之间责任不明确,研修内容交叉重复,团队研修缺乏核心引领,问题碎片化、零散化,很难形成系统化研修成果;二是“研”多“修”少,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校本研修模式注重“广度”多、注重“深度”少,注重“形式”多、注重“内涵”少,注重“研讨”多、注重“实践”少,注重“独立”多,注重“合作”少。

“实现特色化和普适化的相对统一”是校本研修的难点所在。校本研修固然要注重“本土化”发展,根据每所学校不同情况做到现实化、可行化、特色化。但是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研修成果的可推广性,因此研究校本研修的常态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差点教育”理念对校本研修的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所谓有质量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是符合社会整体发展和稳定,符合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需要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专家黄宝国教授提出了“差点教育”理念,他认为“因材施教”就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差异即“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这是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探讨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差点教育理念同样适用于“校本研修”即以学校发展为本,结合校情不同,研究校间差异,探討校本方法,使师生共享校本研修带来的“红利”。

三、校本研修“靶向五步法”常态化模式探索

“靶向”一词多用于“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一种治疗方式。“靶向”具有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高效的内涵。校本研修中的“靶向”就是研修的目的所在,即立足学校发展、立足教师提升、立足学生成长“三位一体”。所谓“五步法”,即通过锁定核心、聚焦优势、立足增能、利用环境、突出主体五个步骤开展校本研修。“靶向”突出特色化、“五步法”具有常态化、特色化与常态化相结合,使校本研修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一)锁定核心,尊重差异,激活内驱力。锁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价值取向是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校本研修的价值取向应该包括“求实、求真、求质、求效”。“求实”就是符合实际,校本研修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立足点,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生搬硬套。“求真”就是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虚伪、不虚浮、不虚张、不虚夸。“求质”就是追求高品质的研修,强调研修的针对性、有效性。“求效”就是研修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划,不能一味的研,一味的修,要注重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经费、实现最大的效益。

锁定校本对象。研究校本对象,是校本研修的前提。以孤儿学校为例,首先,应了解孤儿学校既是学校,也是家庭,是一所专门收养、教育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是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性、综合性教学单位。其次,应了解孤儿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这群特殊的孩子之所以被贴上“孤儿”的标签,就是因为他们从小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失去了家庭。家庭的缺失不仅仅是失去了父母,更重要的是父爱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并伴随着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从生理角度看,部分从小被遗弃的孩子,多数伴有身体疾病或残疾;从心理角度看,特殊经历更容易使孩子们缺乏安全感,不信任、孤僻、自卑等特征明显;从社会角度看,由于家庭系统的缺失,孩子们过早接触社会,且由于支持网络资源不足或质量无法保障,孩子们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且很难改变。再次,应了解孤儿教师既是教师也是父母,肩负着抚育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的双重责任。

锁定研修方向。研修方向的选取一般应从学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学生成长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产生的困扰问题等方面选取。同时,要关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将研修方向确定在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上和问题研究的空缺项上。以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为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的发布,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又一次研讨创新、落实发展的高潮。部分地区开展了核心素养进课堂试点校工作,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成果方兴未艾。但是“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这样比喻:“核心素养是作为新时代期许的新人形象所勾勒的一幅‘蓝图,各门学科则是支撑这幅蓝图得以实现的‘构件,它们各自拥有其固有的本质特征及其基本概念与技能,以及各自学科所体现出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与表征方式。”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校本研修过程中,应该注重核心素养教育整体规划和学科素养培养的整合。特别是针对孤儿学校实际情况,孤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帮助弱势群体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消除“弱势”标签,融入社会,回归家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了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孤儿教育发展的导航标,成为孤儿教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二)聚焦优势,研究差点,增强吸引力。党和政府对孤儿教育高度重视,2009年将省孤儿学校由原长春郊区大屯镇迁址至5A级风景名区净月区,20.2万平方米无偿划拨的土地,集学习、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教家园,为孩子们营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要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孤儿学校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从环境角度看,学校是一个封闭的圆环,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展开,封闭的环境给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带来挑战。二是从教师角度看,学校平行班少,同年段且同学科教研平台相对不足。三是从学生角度看,孤儿学校的学生由于入校前不同的经历,学习基础相差较大,相对来讲学前基础薄弱。

转变观念。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困难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问题背后既是弱势也存在优势。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系统重合,更有利于家校一体化教育的实现;且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育一脉相承,更有利于教育理念的深入,教育思想的延续,教育行动的一以贯之。二是教师自主教研能力普遍较强,在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三是孩子们特殊的经历使他们更懂得珍惜,教师与学生之间超越师生关系的爱,特别是24小时,365天全天候无死角的教育守候,更有利于教师在点滴行动中育人。

强调优势。倡导“家校一体、立人为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儿”的旧思想,到如今“重视家庭教育”的新观念,中国教育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孤儿学校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于一体的职能,成为孤儿教育发展的独特优势,课堂上、宿舍里、操场间,教学中、娱乐时、就寝前,孤儿学校 “自立、自强、自爱、自信”的教育无时不刻、无处不在。 倡导“四位一脉、全人为本”,“全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贯穿于人成长的全过程;二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人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家长们越来越多的寻求“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名校,其表面优势是避免了很多择校的麻烦,其内涵因素在于一贯制背后教育的传承。孤儿学校是全國唯一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于一身的孤儿集中养教基地,全人教育的优势凸显。

(三)整体规划,缩小差距,注重渗透力。坚持以增强能力为导向,放眼未来,确定研修目标;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情,确定研修内容;坚持以循序渐进为导向,根据实际,确定研修措施。结合孤儿学校情况,基于孤儿学生特点,提出核心素养校本研究“三三方略”,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引领发展三部曲。

在“文化基础”培养方面,夯实基础即“注重知识基础”,探索实行“小步快跑”改革,针对年龄较大、基础较差、跟不上正常学龄段学习的学生,通过保留学籍,从低年段学起,缩短每年段学习时间,以学习成效决定每学段学习时长,使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同龄学生学习的进度。突出特色即“注重特长技能”,全面实施“分层教学”改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拥有的最大优势,在核心素养教育校本研究过程中,建议采取“兴趣”分层法,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最大潜能。引领发展即“注重精神引领”,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精神引领的有效途径,通过校本课程,使孩子们从小有志向、有梦想,更有追求梦想的途径、有实现梦想的勇气。

在“自主发展”方面,针对孤儿学校实际,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夯实基础即“注重心理疏导”,幼年的成长经历在孩子们心里形成了阴影,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心理疏导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道防线。突出特色即“注重心理健康”,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是必须,没有问题预防问题是必要,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各方面会呈现一种良好且协调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自主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有效应对复杂多面环境的保障。引领发展即“注重心理阳光”,人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人的幸福感,积极的心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心态则会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加灰暗,立足学生未来发展,成就出彩的人生,阳光的心理是必备。

在“社会参与”方面,夯实基础即“培养生活技能”,从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照顾好自己”,到洗碗、扫地、洗衣服“分担家务”,生活技能的学习是学生社会参与的基础和保障。突出特色即“注重家庭体验”,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空间,针对特殊群体家庭的缺失,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家长的亲情陪伴,实现爱与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孤儿教师的神圣使命。引领发展即“社会适应”,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立足是孩子们是否真正长大成人的标志,针对孤儿学校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如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素养发展校本研修的重点问题。

(四)利用資源,补充差量,发挥影响力。整合专家资源。校本研修重在专业引领,应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提升研修水平。专家可以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挖潜”两种方式。一方面孤儿学校通过与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专家全面指导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校本研修;另一方面开设校内讲堂,鼓励教师能言、敢言、善言、思言、辩言、利言,把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将个人修行转化为集体修炼,力争通过研修人人善钻研,人人成专家。

整合项目资源。将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有关的课题、科研项目以及涉及教育、民政、共青团等政府购买项目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争取资金支持,确保校本研修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扩大学生受益面,深化教育效果。

利用社区资源。争取驻地社区支持,协调驻区单位,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设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青少年素养教育人才库,全力保障学生校外素养教育有场所、有资金、有人才、有保障。

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微博、QQ平台,钉钉办公及腾讯课堂等软件开展网络研修,实现在线培训、在线研讨、在线分享一体化,解放教师空间和时间,拓宽教师视野,多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五)突出主体,共享差别,凝聚向心力。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研修的主体也是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才能更好的实施校本研修。“三横六纵”常态化研修机制是开展研修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保障。

三横:即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优秀教师三大队伍建设。对于新入职教师,要实行师徒结对子,实施“知、能、操、行”的传、帮、带。对于青年教师,要以“学习”为本,以“修正”为径,要给予其细心指导、精心培育;对于优秀教师,要以“研究”为先导,以“专修”为主体,为其创造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六纵:一是专家引领,邀请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进行方向引领,为校本研修提供理论指导,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实践指导。二是校外观摩,以校本研修内容为依据,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吸收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三是校内研讨,将外出学习成果“本土化”,开展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分别研讨,并开设“研讨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学习成果内化为自身成长的“营养素”。四是深化实践,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等各种研讨交流平台作用,把研讨交流成果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复盘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再研讨。五是科学评估,对校本研修开展专业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两种方式兼顾使用,采取过程记录、标准化量表、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实施有效整改。六是成果推广,开展校本研修成果推广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成果宣传,通过骨干教师业务引领、学科教师业内交流、优秀班主任德育讲座、优秀辅导教师类家庭教育引导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研修成果转化为实践指引。

在“差点教育”指导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模式,兼顾了个性化和共性化的协调,兼顾了特色化和普适化的统一,不仅指导着孤儿学校核心素养教育校本研修的高质量开展,也为更多学校开展更广阔教研提供了经验借鉴。校本研修永远路上,教育发展永远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黄宝国.差点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6).

[2]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

[3]王明云.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落实核心素养[A].安徽基础教育研究(电子刊),2017(01).

[4]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5]魏峰.有质量的教育从哪里来[J].江苏教育,2008(19).

[6]王强.基于工作坊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

[责任编辑:王    辰]

Practice Research on the Normalization Mode of School-based Research and Stud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andicap Education"

—— Take the school-based research of orphan school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JIANG Chao

(Jilin Orphan School,Changchun  Jilin  130117,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aking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school-based training in the orphan school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targeted five-step approach" school-based training normalization model, and proposes to carry out school-based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andicap educ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ctualization, feasibility, specialization of "school-based" and the pertinence,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ion of "study". Make school-based training actually meet the dire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core literacy; school-based training; targeted research; five-step approach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核心素养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