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坚持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2020-12-08徐连伟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时代政治

文/ 徐连伟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提出要求各部门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针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一系列意见,重点强调了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等,坚持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基本目标,对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定位、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改进,为新时代全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学生在新时代的特点、教材在新时代的特点以及社会在新时代的特点。当代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这个光荣的使命在不断努力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所具备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还是有所欠缺,诸如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教材内容不够新颖,教师选拔培训工作存在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支撑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着眼,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着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办学信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2]。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度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前面已经做了充分说明,但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重视度仍旧不够,具体表现在因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所以对于教学时长难免是有要求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理论知识由于受到时长的限制,只能点到即止,更不用说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了。教师碍于课时限制只能选择欲言又止,学生渴望知识却只能望穿秋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有待调整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法、专题教学法以及讨论式教学法为主,出发点是为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形式,期望将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富有趣味性的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本末倒置,课堂教学成为表演舞台,学生上课变成了看热闹,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次就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无形中将“满堂灌”以另一种形式呈现了,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表现出娱乐性和简单性,这种形式的出现不仅让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降低,也无形影响教学效率,得不偿失。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课程教学去培养能够担当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的接班人,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引路人的重责。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只有达到平衡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然而目前的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班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需要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不乏有些责任意识不强、使命感不坚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传递的类似意识,这肯定会对教学目标产生影响。术业有专攻,部分并非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也在从事教学工作,诸如政治专业、法学专业等。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的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体系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提高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其中包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引路人的教师而言,他们应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意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他们的思想世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度重视培训,把学习付诸实践。同时也要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这里以美国为例,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通过教学讲座、研讨会、教学咨询、教学改革等方式,鼓励和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在哈佛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就可以通过观察、自我评价和观看实际课堂讲座的视频来回顾教学过程,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班多媒体教学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只能将教学组织的形式进行转变,试图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政策基础上,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2]。因此,引申到教学组织形式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于让学生的大脑、思想活动起来。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党校主要面对的是精力充沛、兴奋点高的青年,他们更倾向于有良好氛围、互动多和活动多的教学环境。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通常对自己的经历印象最深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尽可能多地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人格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对“概论”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以知识竞赛、音乐欣赏、诗歌欣赏、辩论比赛、即兴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单元测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学组织形式如果能够把握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大众娱乐节目的节奏,那么将会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当前,我国正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课老师面对新时代、新变化时,在课堂教育过程中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一方面自身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理解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与分析问题。如在“四个全面”战略模式下,如何解决新的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和收入,准确帮助贫困人口,改善民生等问题;如何从思想、团队、作风等方面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廉洁性,确保党的事业不受阻碍。特别是反腐败问题,涉及人民的幸福和共产党的地位,关系到中国梦的能否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这些问题,要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改进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在学生乐于接受的环境中得到彰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相结合,在无形中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向标。所以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传达给学生就需要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将课程与时代相融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并能够为其生活成长带来有益影响的课程。

猜你喜欢

理论课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