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之变迁及新时代展望

2020-12-08王磊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阶层结构

文/ 王磊

通过阅览总结西方阶级分析理论著作可以看出,“class”这个单词有着双层含义:分别是“阶级”和“阶层”,这两种意思经常还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在对中国社会分层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阶级和阶层还是需要注意区分。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阶级分析理论基础之上对中国社会分层问题进行探讨,如果想要更好的展开以后的工作,就需要更加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笔下的与阶级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和明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原则。

一、明确阶层分析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阶级概念及其分析理论,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表现。因为唯物辩证法一直存在,所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既需要有分析力和解释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思维高度。

本文在基于阶级阶层分析理论基础之后,对当代的中国社会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依然将历史唯物主义放在基本立场之上,并且相信科学的方法,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认为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在对历史考察的时候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二,在分析结构变迁动因的时候,需要明确物质生产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其他资源和因素的参与。第三,在对未来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有大局观念,从全局进行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结合马克思阶级理论提出的要求,如果想要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就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变语言和方法去适应社会。在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背景下,阶级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阶层的分化、协作等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是,仅仅改变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高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客观的评价历史变迁的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及结构变迁

(一)中国近代史简要

我国的近代史的划分是从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直至1949 年的新中国成立结束。在我国的近代史中,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从1840 年到1919 年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在这期间我国的社会机构有所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历史节点:

1.满清没落

在鸦片战争开始之前,中国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它的社会生产主要方式还是小家庭式的农业生产,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发展水平远不及西方国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阶级矛盾也在不断的激化,这种种因素都是造成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2.鸦片战争

农民在清朝末年的反抗是没有思想的、小规模的并且没有进行彻底的,但是进入鸦片战争的时候,他们的反抗就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破坏了清政府的存在。因为国家的严峻形势,各阶层的进步人士也都开始不断的觉醒,他们意识到国家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所以鸦片战争就是进步人士新的思想火花,它的典型表现就是洋务运动。

3.五四运动

一部分的进步人士在鸦片战争中觉醒了,而后广大的青年们在五四运动中觉醒了。青年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且有更好的学习能力,思维运转的快,所以对于思想的改革和实践来说,青年人十分的重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时引进的,它是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证明,如果想要提高生产力,那么先进的思想和思想的统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辛亥革命

中国在近代史中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辛亥革命,这一次的阶级斗争是有先进的思想和明确的目标的。它解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推翻了中国反抗的三座大山,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5.新中国成立

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彻底的改革之后,中国终于成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主义引导人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属于人民自己的民主政权,人民从此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规模、最成功、革命最彻底的改革。

(二)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的结构形式通常会根据历史进行划分,它会被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几种。中国的近代史在不断的改革之后,最终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因在于它的人民中大多数都是群众和无产阶级。

三、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表现

(一)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封建统治者:他们失去了以前的权势,社会中不再会有“王朝”、“皇帝”的出现。

小资产阶级:他们自己没有权力,但是他们的存在是不可以被忽略的,他们对于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不再是忍气吞声接受封建体制的不好,而是开始主动的承担了社会的改革,但是他们没有强烈的革命性,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引领,所以在社会结构中这个阶级一直处于“悬浮”的状态。

军阀:他们曾是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他们幻想着自己可以统治新的阶级,短暂的军阀乱治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劳苦大众(无产阶级):他们在不断的被压迫之后,革命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二)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工人农民: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党的带领下变成了主人。

小资产者:他们有的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有的变成了维护人民政权的人。

国民党统治阶级:他们没有将革命进行下去,他们在共产党成立之后,并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可,最后被人民放弃。

四、历史唯物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是有一定的客观性、符合实际的,它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解释,所以,中国近代史也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的特点。

(一)闭关锁国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性原理

如今,我们常常会提到全球化这个词,但是实际上,全球化一直存在,只是它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不同。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封锁了自己,但是西方已经在不断地对于工业进行改革了,因为消息闭塞,所以中国没有跟上节奏,导致落得越来越远。鸦片战争其实就是矛盾的爆发,它也是希望中国可以跟上全球化的脚步。

(二)历史可以被先进思想认知

五四运动带动了思维的发展,通过实践,共产党在中国的实验也就完成了。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候,它是结合了实际情况的,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朝着自己原先的方向进行发展,准确的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取得了成功。如果想要胜利,那么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心和具有一定的执行能力。

(三)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及其上层建筑

1.封建专制下的物质生产方式

在封建社会,中国的生产方式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它可以自给自足,当时的人们都十分的淳朴,想法也都十分单纯,但是由于人们长时间处在这样的思想当中,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模式,很难接受新的事物,改变思想。封建的统治阶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喜欢现有的生活方式,常常会对于变革进行阻拦。这样的封建统治存在了几千年,即使朝代变了很多,但是它的体制一直没有变。实际证明,如果想要彻底的改变这样的生产方式,就需要通过计划和市场两个经济体制进行结合。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物质生产方式

中国的思想和生产在受到西方国家侵犯的时候,中国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有着进步思想的人们都会不断的思考如何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当一个国家的精神层面已经不能跟上它发展的脚步时,人们的进步思想对于改革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3.人民公社下的物质生产方式

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大锅饭”这样的生产方式它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它可以集中人力进行设施的建设等。但是它也存在了不足的地方,它没有考虑到每一个个体其实是不一样的。在浮夸风出现的时候,国家为了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改变“大锅饭”的生产方式。

4.社会主义下的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可以发展的这么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人民放在了主体地位。这个事情既顾全了大局,又照顾了每一个个体。从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就可以看出,这个制度是适合中国的。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产自于中国,但是它对于中国有着很大的改变,这可以体会出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一个国家人们的思想会产生固化,他们不容易产生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本地也没有很快成功,中国的哲学对于社会的改革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封建专制时的经济还是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在生产力不高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改革、升级,由别的经济体制来取代它,从而就会有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中国近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改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是通过一百多年的摸索,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对于生产力的更新的,从而使得中国成为了发展中国家里生产力最强的国家。并且它也有了成熟的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从原先的封建专制变为了现在的人民民主专政。

(四)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社会革命

在中国近代史中,三座大山和人民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他们之间任何一方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都需要通过革命进行改变。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他们都渴望活着;另一方面,有权力的人不会主动退出的。

(五)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每个人都是渴望幸福的,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人们都是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在寻找幸福的时候,人们需要打破自己的局限,减少矛盾的出现。有着较为先进思想的人们就希望自己可以带领人民推动社会的发展。

五、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整体客观趋势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有些阶段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它是不可以跳跃的,但是理解它的变化趋势、知道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它的运动规律,对于之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帮助的,可以缩短对于社会发展的探索时间。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本文参考了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法,对当代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寻找影响历史变迁的因素,从而发现可以帮助社会结构变得合理的有效方法。总而言之,这和各阶层的利益、意志都有一定关系,它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讲解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它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是政治决策力量,第二是社会中间阶层,第三是社会整体发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因为市场化也在进行不断的转变,它也在不断的产生社会激励效应,社会也变得越来越自主了。自从政府变得独立之后,它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社会中的各种力量都可以对阶层结构产生影响。政府也在不断的完善它的管理方式和领导策略,尽可能的带着市场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评判体系。社会阶层结构也在慢慢的走向现代化。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也在不断的变化,它是从一定的结构然后进行分解,之后在重新组成结构的,这样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符合了历史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然而,第二次形成的结构对于第一次的结构来说是一种新的升级,它是对于之前结构的否定,但也不是一定会朝着一个公正、合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利益的方向发展,所以结构在进行升级的时候需要政府对它们进行正确的领导,需要社会的帮助,从而建立一个好的博弈环境。弗洛姆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符合人们的需求的,也就是它需要以人为本。一个国家的发展如何不仅仅是看这个国家的GDP 增速,还需要看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况,当这个社会的人们都在努力工作、艰苦创业,不断获得自己的成功并且不忘回馈社会时,当所有人们都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需要考虑金钱问题的时候,当社会的人们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进入中间阶层的时候,一个时代就会进行变化,就会变成一个可以给人温暖,大家生活和谐的时候。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好坏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维度进行考量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的价值关怀和道德追求都会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不论历史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都会因为他们个人的价值而永存。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阶层结构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论《日出》的结构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