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2-08李世巍王莹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理论

文/ 李世巍 王莹

自2011 年来,我国教育部对各高校教学课程和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的决策,推出之后,各大高校开始推进质量工程的建设,并且将各种学科作为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些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和规模扩大,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以市场作为导向倾向于教育教学的方案设计,能够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使人才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伴随高校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队伍越来越开始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能够保证数学教学课程的顺利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和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定位和分析,解析其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系统化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建立高效优质的数学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基础性学科向前发展的重要方针,为此,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重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另外,因为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大多数是理论教学,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这样难以适应于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纳入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是高等数学的教学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学人才。

一、高校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数学教材选定与编写的问题

综合整合当前各大高等院校数学教材,从编写的角度上看,其编写较为系统化,但就数学的教学内容而言,其主要特点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其数学内容很难令人理解,从编写内容而看,整个数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强,针对各专业有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当前比较热门的应用领域当中,很多问题难以应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在高校数学教材的应用过程当中,其数学建模几乎是不被提及的,那么关于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通常是从其他学科当中体现出来,比如说物理学几何学等相关领域,因此现在数学的基本特点难以在目前的教材当中应有和体现。

(二)高校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比而言,其数学知识的发育和发展主要是提取生活实践经验,从生活实践的规律当中逐渐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因此数学学科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且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是非常严谨的,如果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从理论上来掌控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以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因此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面对一些较难的数学习题,学生会过多的依赖于老师,对于一些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又难以灵活应用,去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

(三)高校数学教师的实践性较差

高校数学教师多位数学科班出生在教学方面和自身的知识储备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对数学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具有一定的程序和完善性,所以对于整个高等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难以涉及到数学在其他专业领域当中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数学教师没有经历过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在数学专业领域的应用性知之甚少。所以在高校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难以根据当前社会实践来提取相关的教学案例,因此导致当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做到有效结合,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一般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难以从实践角度把控数学知识的变化。

二、促进高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高校数学课程内容模块化开展

针对高等院校各个学生所学专业不一,高校数学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开展模块化的教学,就是要将整个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几大模块,就从数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数学模块包括有微积分教学及微积分教学,也包括有微积分理论教学与微积分时间计算教学两个模块,而这些教学的内容,对于相关领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将两个模块分开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指导实践,另外一方面可以丰富理论,从而使得高等数学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高校数学教育本着以基础教育为主,将数学概念与相关的实践经验,用图像以及数值特征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并未对相关数学的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学生浮于表皮,很难对知识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深刻的掌握,为了促进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模块化的有效开展。首先必须要保证高校数学教学的学习时间,学校按照顺序进行课时的安排,且要保证教学内容要与课时相互匹配,如在高校数学课程的第一学期,所学内容主要为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基础知识的安排当中要保证课时合理,内容难度适当,这样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进入第二学期之后,教学的内容已经从理论进入到实践阶段。这就要求各大高校按照自身学科的建设任务,从学科中抽调一些数学知识过硬的老师,与数学老师进行相互学习和探讨,以便能够从生活实践当中挖掘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促进数学应用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充分从实践当中应用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高校数学课程内容引入教学实验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高等数学教学当中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相关的教学实践,这是在计算机发展之后,数学教学的新事物,对数学教学的促进有着极大的帮助。从形式上而言,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将数学实验教学引入高校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在当前时代之下,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融合数学知识进行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并且在动手解决相关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建模与信息理论相结合。就目前很多高校所开展的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软件包相结合的实验过程当中,导致数学的内容学习更加广泛,其中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更加的丰富多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仅局限于繁琐和重复的数学数值计算和推演,真正实现数学与多种学科相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相关的创造性工作,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高校数学课程突出实效性

综合分析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而言,其中大多数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公式,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等相关的知识和各大知识模块之间又保持着非常严密的衔接性和较强的理论逻辑性,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较为繁琐而且单调,而学生要想对此块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必须通过数学语言进行相应的解读,对于数学语言当中所存在的各种符号或者是数据形式学生要进行深入的理解不断的从数学语言挖掘信息例如数学语言传达信息。比如说在高等数学函数这一块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函数只是数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在整个高等数学教学中,其内容相当于贯穿始终,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对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之外,还必须要求学生了解原函数族的概念,让学生在函数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局限于函数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从源头入手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扩展,逐渐使其延伸到应用领域但是在知识的掌握过程当中由于固定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不可逆的,这就会出现难以消化的知识去解析实践当中的具体问题等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改革过程当中,其所经历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而且在这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教训。对于高校的数学教师而言,作为学生知识的指导者和传递者,在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学知识的链接者,因此要对整个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清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数学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