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式探析

2020-12-08陈思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文/ 陈思

在教育体系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而语文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开设高职语文课程的院校有必要提升对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认识,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续通过合理、有效的培养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现今,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而语文作为高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应深化教育改革,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快的适应工作。但现阶段,由于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以及教师对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只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品读经典文学作品,与初高中语文课程区别不大,不重视学生职业口才、职业写作的学习,不重视与学生就业结合进行教学内容的延展,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较差,这不仅会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体现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价值。

(二)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不强

在实际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一部分教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教学,但由于在前期的课程设置方面未联系具体的实际,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涉及到职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在最终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也只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导致语文教学内容依旧与职业发展没有很大的联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仅仅只是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未进行具体的实践,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在完成语文教学过程后,也难以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这对学生后续的就业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语文教学方法陈旧

在现今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还是以讲授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渗透职业背景,与实际的生活和职场严重脱节,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难以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职业视野的开拓,也未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反思,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不佳。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语文工作者,存在着年轻化,职称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双师型”教师等问题。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面对现今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现状及问题,相应的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开展有职业背景的实践活动,这可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职业性与综合性,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为后续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以及相关教师要明确改革方向,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在职业岗位背景下进行必要的创新性语文实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摒弃以往的陈旧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在职业岗位的背景下来开拓学生的职业眼界,注重在职业语境下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够用和适用,促进学生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行。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式

(一)创新理念重新定位

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相应的高职院校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实际来开展教学改革,也需要相应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学习、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同时,针对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先通过调研本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技能缺失,调研其他高职院校高职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等,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相应的岗位知识、岗位能力、岗位素质的分析及技能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重新确定课程标准,选取针对岗位实际工作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简言之,不论是学校领导人还是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职业情境下联系实际,结合市场对高职人才的语文需求,组织开展具有工作背景、行业需要的教学活动,发挥语文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

(二)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说、读、写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上,可以开展诸如班委竞聘演讲、国旗下的讲话、节目主持、校园活动策划、模拟面试、学生微讲堂、职场沟通情景短剧、校园网小记者、企业见习等类型的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采用“1+X”的模式,“1”代表不分专业统一学习的基础模块,“X”代表与专业结合的选学模块,以求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的结合之道。例如在口才方面,教育类和语言类学生可以侧重在普通话训练、讲故事、讲课、秘书口才等;经管类学生可以侧重训练营销口才、商务谈判;护理类学生可以侧重训练与患者的沟通、日常护理用语;酒店专业可以学习前厅服务用语、餐厅服务用语、客房服务用语等。在文学方面,可以引入一些修德、励志、创业类的文章,培养学生诚信、责任、坚持、敬业的职业精神。在写作方面,不分专业统一学习的通用文书,可以根据社会实际增加诸如公务短信、微信公众号图文编辑等方面的内容,再结合专业选学传播类、科技类、经济类等专用文书。课程的考核也应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考核,加大实践性考核,可以采用“任务清单+职业成长档案”的方式,任务的制定和档案的评价可以邀请企业参与。

(三)丰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必要的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快速就业。在现今的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培养,相应的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教育现状,在顺应教育改革趋势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较为单调,陈旧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口才中最基本的普通话训练,如果教师过多的讲授语音知识,学生不爱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教师可以通过“配音秀”、“主持人竞选”、“朗读比赛”、“APP 测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现场制作、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高职语文优质资源。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做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一是积极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资深教师,以老带新,这些教师除了在教学上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进行监督指导之外,也可以在实践上给教师一些意见。二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提升学历、提升职称等。三是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综合培训模式,督促教师利用寒暑假学习先进职教思想和职教手段。四是积极争取到企业顶岗实习,尤其是到校企合作企业、招聘过或有意向招聘本校毕业生的企业顶岗,以便进一步探究相应岗位应具备的语文职业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成为“双师型”打下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深挖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契合点,通过有效的培养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的提高。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