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党校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工作

2020-12-08赵莹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党校图书

文/ 赵莹

当前阶段,党校图书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在知识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为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面对当前阶段党校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差异化信息资源利用需求,图书管理人员应创新服务形式与意识,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优化信息收集、处理、传递与存储管理机制,加强区域信息资源的交互,建立起特色党校知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新时期党校图书管理的科学发展路径。

一、现阶段党校图书信息综合管理工作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

目前,党校在开展图书管理现代化改革工作时,存在学校领导重视度不足、建设投入整体偏低等方面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图书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信息进行录入、存储与提供借阅服务等。在信息平台的技术应用管理方面缺乏关注,使得信息改革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图书资源的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此外,由于信息化图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整体的规划建设,管理阶层重视度不高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目标的落实情况。

(二)管理机制存在滞后部分

数字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理念在图书管理领域的深入影响,一方面,为党校图书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规模、类型、地区的图书管理单位现行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储备标准存在差异性,因此,管理工作的改革目标、形式与需求也有所不同,配套监督、管理、保障机制的调整难度加大。如,在推进信息化平台应用进程的同时,相关单位还需要建设起对应的信息防护机制;工作形式的转变带来的管理规范改革;读者信息需求的差异化表现,需要管理部门对图书服务机制进行调整等。这些不适应党校现代化图书管理发展的部分,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改革任务的执行难度,成为阻碍图书管理机制整体转型的关键要素。

(三)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存在问题

党校教职工与学生群体信息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图书资料查询与调用的实时性、效率性、关联性等都提出了更专业化的标准,传统图书管理的形式亟需改革。尽管现阶段部分图书管理部门已经逐步意识到信息改革的必要性,并已经通过技术融合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在技术更新与资源整合方面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如图书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不健全、数据传输渠道不稳定、信息共享难度大等,影响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速率。

二、信息化技术改革对图书信息管理模式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图书管理与服务形式更便捷

在过去,以纸质文件、书籍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图书馆往往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图书的储备量受空间与时间、经济成本、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平台数据库的存储量更大,党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从纸质图书资料转型为数字资料,不但有效解决了传统资料在建筑用地与资料维护方面的经济损耗难题。同时,由于数据库具备兼容性的特点,在数据资料依照统一的标准存储在数据库中后,在再次利用与处理时,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等方式,进行多方操作,资料利用的形式更便捷。全面推进数字化图书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延长资料存储时长,提升信息利用、存储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二)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

当今社会,以大数据、移动互联、无线网络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图书馆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依托于现代技术的图书服务平台,不仅具备查询、存储、数据传输、收集、归类等方面的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交互、共享、开放功能,分享部分馆藏资料,为用户提供阅读、下载服务,资料的利用途径被拓宽。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关联数据进行筛选,为党校科研、教育工作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有效实现了对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的目标。

(三)全面、动态的掌握图书资料的变动情况

传统图书信息的存储形式是以纸质载体为主,将资料陈列在展架中,使用者依照自身的信息需求,按照类别、数据名称等信息,进行查询。由于与查询关键词重合的资料数量过多,在资料查阅与核实期间,需要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若是读者未按照原有位置摆放图书,同样也会为后续整理工作带来问题。与此相对应的,在网络图书信息服务平台上,数据资料依照关键词、提要、作者等内容进行查询,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在显示屏上展现出来,对关联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利用信息系统查找图书资料的位置。同时,当图书信息被更新时,管理人员能够全面、动态的掌握资料变动的信息,极大的提升了信息利用的实效性。

三、推进新时期党校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有效路径

(一)找准信息时代党校图书管理的定位,明确信息化改革的目标

新时期,为合理改革的党校图书管理工作实践形式,领导与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党校教育管理与科研工作的特点,在党现代发展方针与政策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落实改革目标。具体来讲,首先,图书馆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发挥专业管理与服务能力,坚持以学术讲政治。在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可以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指导结合的方式,提升管理团队的知识服务意识、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其次,应明确新时期图书管理目标,加强宣传,提升人们对信息化改革建设的关注度,夯实管理改革的群众基础;第三,应结合党校图书资源实际开发需求,找准信息时代图书管理的定位。通过基层调研、加强沟通、建立反馈渠道等形式,加深管理人员对党情、党建工作的了解,紧扣党校发展脉络,做好服务工作。

(二)加强图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拓展信息交互的渠道

为有效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改革的工作质效,管理部门应不断学习、借鉴先进、成功的改革经验,积极推进图书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与高校、管理单位间的联合,共同推进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建设。同时,还应与读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展图书服务的途径。如,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手机APP 等,定期向党校学员、教师等服务群体提供最新的图书信息。此外,在建立智慧图书管理机制的进程中,管理单位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利用信息平台,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通过多部门合作,不同单位、地区的图书馆藏能够有效共享,能够使党校图书馆整体资料储备量得以显著增强,凭借图书馆资料管控与筛选机制,提升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三)构建现代化图书信息服务机制,转变信息资料的管理形式

信息社会,党校图书资源的实际开发与利用形式更多样,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整合的深度,树立起现代知识管理理念,对图书资料的实际管理形式进行改革。在建立现代化图书服务机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计算机、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更新,优化服务平台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应结合信息管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在党校图书管理部门在落实信息化改革目标时,需要注意,一是要制定长远的、合理的、有机会的建设步骤,保证馆内文献、资料数据库实现数字化,提高资料的自动化建设和查阅水平;二是依照相关的信息化数据管理规范,依照统一的标准录入信息,保证数据收集、存储的兼容性,转变信息管理形式,熟练掌握信息平台的操作技术,在常规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深入应用,改变了人们传递、处理信息的形式,使得党校原有的图书信息管理模式受到冲击。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管理与开发的要求,满足党校科研、教育工作的知识服务需求,管理部门应加快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完善信息化图书资料平台,在简化图书资料调用与借阅流程、设置更便捷服务功能的同时,建立分类数据库,设置配套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全面提升党校图书资源综合利用质效的基础上,为智慧图书管理模式的建立健全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党校图书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