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2020-12-07郭云飞

时代人物 2020年26期
关键词:逆全球化中国全球化

摘要:全球化将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到了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极大地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说,全球化体现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源加速流动、产业链不断重组,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产生了“全球化赢家”国家和“全球化输家”国家的对立,“全球化输家”国家掀起了“逆全球化”思潮并扩散到了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如英国脱欧、美国增加巨额贸易关税等,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表现及动因,最后就中国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国家战略部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逆全球化;全球化;中国

作者:郭云飞(1983-)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在读博士,专业:政治学理论。

从历史来看,人类的全球化规模一次比一次更大,程度也逐渐加深,从古代的新航路开辟、丝绸之路到现在各行业的全球产业链分工,都体现了全球化这一发展模式。逆全球化现象起源于全球化,二者的较量一直存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全球化已隐藏着逆全球化的端倪,到了2020年,逆全球化已有乘风破浪之势,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国家经济、政治管理,应对逆全球化的冲击非常必要。

一、逆全球化的内涵

逆全球化,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全球化也不例外。全球化一方面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但也会对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经济等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剧内部不平衡,进而使人们对全球化产生质疑。其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在新的时期反而削弱了其传统优势产业,降低了其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与世界事务上的话语权,这些国家开始深刻感受到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进而出现了批判、反对全球化的思潮。

综上所述,逆全球化可以说是不同内容、性质的思想的叠加,体现了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表达。

二、逆全球化的表现与动因

(一)逆全球化的表现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手段,主要为了限制商品进口、保护本国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占有。最初,贸易保护主义只是一项临时措施,但如今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呈现出强制化、多样性的特征,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这极大地增加了建立多边贸易体系的难度。例如,2016年,美国总统推出TPP、TTIP等美国主导的跨洋区域贸易组织,并在多个场合发表反对全球化、主张美国优先的言论,更对中国进行了大量反倾销调查,增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成本,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新格局的建立。

民族主义势力。在西方国家逆全球化运动中,民族主义高涨的现象非常突出。民族主义者在文化上排斥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经济上主张制造业回流,反对自由贸易,强调国家利益。在国际上,民族主义也非常多见,如美国主张的美国优先主义,英国的脱欧公投等,反映出欧美国家越来越被民族主义所裹挟。

极端政治倾向。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跨国贸易投资低迷,再加之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支持逐渐被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所取代,部分国家的政治人物表现出极端政治倾向,如英国“脱欧公投”被认为是逆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美国政府提出的“美国优先”政策,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法国极右翼势力勒庞的兴起等都是极端政治倾向加重的表现。

(二)逆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原因。全球利益分配不均衡是逆全球化的主要经济动因。在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长期占据产业链优势地位,但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这使得发达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贸易逆差。而发展中国家借助全球化的机会,基于实现了自身管理经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发达国家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威胁,不得不通过逆全球化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政治原因。由于近几年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不断下滑,致使其无法支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想通过“逆全球化”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产生“逆全球化”思潮的政治原因。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迅猛發展,导致一些西方国家无力控制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伴随着亚太地区的飞速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亚太地区逐步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心,中国等一些新兴国家开始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向,正在改写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复燃也进一步增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威胁和压力下,于是便集中爆发了“逆全球化”的强烈呼声。其中,英国首先以脱欧的方式揭开了“逆全球化”政治序幕,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任同样也体现了“逆全球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方面民族国家边界遭受到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使民众产生了文化、政治异化感和身份被剥夺感,从而增加了民众抵触经济全球化的情绪;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进一步加剧了政府与企业间、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矛盾,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各生产环节处于失衡状态,社会环境出现了动荡,导致了“逆全球化”的政治思潮。

三、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一)挖掘中国机遇

一是积极应对“逆全球化”,使中国通过新经济发展引擎促进全球化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开创了全球化发展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追逐资本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难再维持不平衡性的全球化局面。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经济潜能、经济体量非常巨大,对很多国家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中国应抓住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建设自贸区、“一带一路”等一些新的经济引擎助推全球化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运用中国智慧化解“逆全球化”,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提供中国方案。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大部分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确立并形成的,因其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可以满足目前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还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转变成一项世界规则。伴随着西方经济体的逐步衰落,旧的经济体系逐步反映出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必须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慢慢提高,在构建新国际秩序的进程中,中国应积极作为,运用中国智慧化解“逆全球化”,制定有效方案,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夯实经济基础

一是打造良好国内市场机制。坚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积极给企业打造要素流动自由、市场竞争公平有序、监管有效合法的市场环境,助推新兴企业快速崛起,优化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可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二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可以通过一方面刺激居民消费,另一方面扩大国内市场等方式促进国内经济加快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向内需主导型转变。通过转变供给侧结构的方式,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实现对生产资源的优化,大力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经营优势。

三是运用科技发展生产力。发达国家长期引领经济发展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国要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科研投入力度,充分运用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学研究成果,深入探究“逆全球化”现象,掌握“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实质,为我国政策实施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提倡共商共建

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经济共同体关系,曾经各自为营、殖民侵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各国都在面临一些全球性挑战,如生态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这些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又不能独立攻克。因此,需要协调各方力量,达成共识,通过磋商和对话的方式共同面对挑战。

我国秉承共建共商共享的理念积极参与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与不同地区和国家合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机会、权利、规则平等的原则,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采取各方共同参与的做法,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让参与各方一起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红利。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演讲,详细阐述了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得到了多个国家的一致共识,影响非常深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取得了显著实效,让很多国家通过合作实现了共赢,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民众的幸福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四)持续扩大开放

我国正在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因此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政治方面都要不断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要将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实现由先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变,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另外,我国需要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对外投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以更有效地应对“逆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国外反倾销的措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伤害,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序运行和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

中国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将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充分发挥我国的经济潜力,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要注重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质量,走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妥善处理各种国际问题,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慢慢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力争使我国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领头羊”,引领世界各国摆脱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让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和红利。

总而言之,从当下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来看,逆全球化现象必将愈演愈烈,作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支持者,中国有必要提出和建立新的全球一体化机制,与世界各国一道建立新的全球化机制,促进世界范围为内的经济合作,维护国际环境的公平与正义。

参考文献

[1]唐堅,刘文川.逆全球化浪潮与中国的开放之路——基于世界贸易平衡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9(12):135-145.

[2]董兆艳.新时期逆全球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中国的角度[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6):48-49.

[3]马尚明.人类命运共同体:“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方案[J].新西部,2019(6):66-67.

[4]郭周明,田云华,王凌峰.“逆全球化”下建设国际金融新体制的中国方案——基于“一带一路”研究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20(1):44-53.

[5]郭周明,李姣,邹浩.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贸治理困境及中国路径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20(2):106-116.

[6]林诠.继续改革开放是中国应对“逆全球化”的“大杀器”[J].中国建材,2020(5):56-63.

[7]赵燕梅.“逆全球化”思潮与中国引领下的新全球化发展路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82-90.[8]Shu Zhan,Zheng Congjing.The Essence of Deglob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New Win-win Cooperation Globalization Proposals[J].Theory and Review,2020(2):87-96.[9]沈伟.驯服全球化的药方是否适合逆全球化?--再读《驯服全球化:国际法、美国宪法和新的全球秩序[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2):76-87.

猜你喜欢

逆全球化中国全球化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逆全球化”的挑战:从特朗普看西方内部的“颜色革命”
“逆全球化”浪潮来袭
回眸2016:“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逆全球化”的警号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