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险分层急性NSTEMI患者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0-12-07东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东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是指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坏死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病率逐年增加。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首选方法,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替罗非班为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具有非常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最新研究表明[1],PCI联合替罗非班抗凝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高危险分层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意在观察PCI术联合替罗非班对高危险分层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高危险分层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4±3.7)岁;吸烟23例,高脂血症11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3±2.8)岁;吸烟25例,高脂血症12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同意完善PCI。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出血性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②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衰竭;③同时伴有其他一些不能够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或有行PCI禁忌证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或替格瑞洛180 mg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降脂并稳定斑块,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降糖等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完成PCI术,实验组造影前给予替罗非班,初始30 min以0.4 μg/(kg·min)静脉滴注,之后以0.1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48 h;对照组不应用替罗非班。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出院3个月后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心绞痛症状完全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数日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2/3 或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示缺血性ST段下降回升>1.5 mV 或左胸导联T波变浅>50%,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长时间恢复;无效:静息心电图改变达不到上述标准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出血分级标准:参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IMI)分级标准:①大量出血(包括颅内和身体其他部位大出血):血红蛋白(Hb)降低≥5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降低≥15%;②少量出血(包括自发血尿、呕血):可观察到出血,Hb降低≥40 g/L、≤50 g/L,或HCT降低≥12%、≤15%;③不明显出血:未观察到出血,Hb降低≤30 g/L或HCT降低≤10%,液丢失未达以上标准,PLT≤60×109/L为PLT减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MACE发生率比较 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MACE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MACE发生率比较[n,n(%)]

2.3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大量出血;实验组发生4例少量出血,对照组发生3例少量出血;实验组发生7例不明显出血,对照组发生6例不明显出血;实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44%(11/45),与对照组的20.00%(9/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种疾病[3]。该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国际指南建议,对于危险分层为中危及以上患者应选择早期侵入治疗策略(72 h以内)。替罗非班为第三代非肽类血小板膜 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CPI),能够可逆性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断纤维蛋白原与 GP Ⅱb/Ⅲa 受体结合,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的作用[4-7]。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CPI,2016年NSTE-ACS指南建议,应考虑在PCI过程中应用GPI,尤其是高危或血栓并发症患者(Ⅱa,C)。

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高危险分层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PCI术治疗,实验组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不应用替罗非班。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何辉[8]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纳入了140例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研究还同时观察了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考虑与替罗非班能够溶解微小血栓、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有关。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众多研究结果一致,大量研究表明[9]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大出血发生率处于同类研究的低水平。相关研究[10]对替罗非班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实验共纳入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替罗非班的安全性与不影响凝血及血小板计数有关。本文研究中,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MACE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范国霞[11]的研究结果相同,其研究共纳入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MACE、再发心肌梗死、复合终点以及再冠状动脉再闭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相关研究表明[12]规范化使用替 罗非班有助于减少MACE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高危险分层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同时应用替罗非班较单纯行PCI术具有更好的效果,还能够降低MACE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血小板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