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唇腭裂术后生物力对上颌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2020-12-07黄威曹丁周永川郝福良宗晓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上颌骨上唇腭裂

黄威 曹丁 周永川 郝福良 宗晓鹏

唇腭裂是颅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1-2]。手术治疗是恢复外形及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唇腭裂术后常出现上颌骨发育不足[3-5],大部分学者认为手术因素为其生长受限的主要原因[6-9],其影响机制一直作为研究热点。以往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受样本量、观察周期及可重复性等因素制约,其结果尚存在较大争议[9]。唇裂术后上唇压力[10]、腭裂术后腭部瘢痕力[11]为手术后瘢痕挛缩所产生的影响上颌骨发育的2 种最主要生物力,本研究通过有限元技术对两种生物力进行工况加载,研究其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可重复性好,且不受观察周期等影响因素的限制。

1 研究基础与方法

1.1 添加上唇软组织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在含腭板软组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12](图 1)。

图 1 连为一体的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

利用ANSYS 17.0软件(ANSYS公司,美国)进行布尔操作,在上颌双侧尖牙牙槽突之间区域外侧形成一层8 mm厚度[13]的组织,定义材料属性为线弹性材料,弹性模量为1.5 MPa,泊松比为0.49[14],并进行网格划分,即完成了含上唇软组织的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图 2)。

图 2 添加上唇软组织的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

1.2 在同一有限元模型上分组施加工况,对生物力进行对比研究

第一组添加上唇压力,第二组添加腭部瘢痕力,第三组同时添加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

上唇压力:施力区域为上唇软组织与牙槽突交界面,方向垂直于牙槽突前表面,大小7.16 N[15];腭部瘢痕力:施力区域为腭板口腔面软组织与骨组织交界面,方向为由两侧向中央及由前向后,大小17.52 N[12];限制面设定为两侧上颌骨后端的翼颌连接区所形成的连接面[12]。

2 结 果

2.1 各组位移云图的结果

各组位移云图结果如图 3。

2.2 位移结果的读取

2.2.1 总位移 3 组位移形变趋势相近,均为牙槽突前段形变最明显,由前向后形变逐渐变小。牙槽突前段最大位移(位移分量)分别为:第一组3.95689,第二组6.73801,第三组10.3351。

2.2.2 X方向位移 3 组位移形变趋势相近,均为牙槽突前段形变最明显,由前向后形变逐渐变小。牙槽突前段位移比较,第一组健侧2.13943,患侧2.83238;第二组健侧4.17421,患侧5.82974;第三组健侧6.31363,患侧8.66212。

2.2.3 Y方向位移 3 组位移形变趋势显示,在牙槽骨前段形变明显,由前向后形变逐渐减小。牙槽突前段位移比较,第一组健侧2.42607,患侧1.33727;第二组健侧3.03407,患侧1.4973;第三组健侧5.18794,患侧2.56237。

2.2.4 Z方向位移 3 组位移形变趋势相近,两侧牙槽突区域形变明显,由前内向后外形变逐渐减小。牙槽突前段位移比较,第一组健侧2.6408,患侧2.16161;第二组健侧3.7993,患侧3.06165;第三组健侧6.4401,患侧5.22456。

3 讨 论

3.1 分组对比

总位移代表了整体形变趋势,3 组上颌骨生长均受到抑制,由前向后抑制逐渐减小,牙槽突前段受抑制最明显。从各组数值比较可知,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即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而言,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均会对上颌骨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腭部瘢痕力的整体影响更大。

X轴、Y轴、Z轴方向位移分别代表了上颌骨的宽度、高度、突度。3 组上颌骨在横向、垂直向、矢状向的生长中均受到抑制。各组数值比较可知,在3 个方向上均为,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即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而言,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均会对上颌骨横向、垂直向、矢状向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腭部瘢痕力的影响更大。

3.2 唇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的影响

Jiang等[16]曾对24 名双侧唇腭裂术后成年患者与32 名正常成人进行测量分析发现,双侧唇腭裂患者组较对照组而言,上颌骨及犁骨矢状向生长受到了抑制;Kotova等[17]选取8 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儿与8 岁正常儿童进行测量分析发现,前组上颌骨出现了明显的生长抑制。

图 3 各组横断面及冠状面位移云图

Sakoda等[9]将唇腭裂患儿进行临床分组观察发现,唇裂手术主要对上牙弓前段生长造成抑制,腭裂手术主要对上颌骨横向生长造成抑制; Rando等[18]通过对5岁唇腭裂术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腭裂患儿较唇裂患儿而言上颌骨存在更明显的生长抑制现象;Xu等[19]对7~8 岁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腭成形术会对上颌骨矢状向生长造成抑制,犁骨瓣修复术会导致上颌骨高度生长受限,唇粘连术会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造成不利影响;Ambrosio等[20]临床研究发现唇裂手术会对上颌牙弓的生长造成抑制,而腭裂手术主要对腭前区的生长造成影响。

唇腭裂手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手术时机选择,术式差异均会对上颌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仅对唇腭裂术后的两种生物力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期望后续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更加全面的考量与分析。

4 结 论

本研究认为对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而言,唇、腭裂修复术在上颌骨三维方向上均会产生抑制作用,且腭裂修复术抑制作用更明显。故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改良术式、减少手术创伤的方法,达到降低腭裂手术瘢痕的目的,进而减轻对上颌骨发育的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上颌骨上唇腭裂
腭裂患儿腭裂修补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
上唇腺样囊性癌1 例及文献复习
腭裂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口红测评
两个梦的争执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评价胎儿腭裂中的应用价值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上颌骨牙源性囊肿刮除手术的疗效观察
倒吻
手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