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2020-12-06黄桂芳李同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黄桂芳 李同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价值。方法  对8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其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差别。结果  损伤型ST段抬高(0.2~1.2mV)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耸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检出率动态心电图为37.5%,50%,100%,45%,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2.5%,7.5%,7.5%,2.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动态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各为15%、2.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 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变异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32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34-01

变异型心绞痛属于心绞痛的一种类型,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猝死。常于夜间或清晨呈一过性发作,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捕捉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相当困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持续性、对比性成为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重要手段。现对80例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80例均系我院1998年至今变异型心绞痛确诊病人,男性58人,女性22人,年龄36~76(平均56)岁。

1.2.方法  常规心电图采用12导联日本光电ECG-2360心电图机描记。动态心电图采用美国DMS公司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病人详细记录生活日志;根据变异性心绞痛4个主要特征:①发作于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多有明显周期性,每日定时发作;②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③ST段抬高且有对应导联压低;④发作时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①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②T波高耸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③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按l.own分级);④U波倒置;⑤房室阻滞。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80例均具有典型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即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发作于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多有明显周期性,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化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

2.2.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伴对应导联 ST段下移2例(2.5%);T波高耸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6例(7.5%);室性早搏6例(7.5%)( I级~4例、II级~2例);P-R间期延长2例(2.5%);U波倒置2例(2.5%);R波增高S波降低2例(2.5%)。

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拾高(0.2~1.2mV)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0.1~ 0.4mV)30例(37.5%),持续1~27min;T波高耸与抬高的ST段呈单向曲线,对应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40例(50%)。ST-T 异常发生时间:第1高峰在00:00~08:00,第2高峰在 13:00~15 :00;上午09:00~12:00,下午16:00~21 :00发作最低。室性早搏80例(100%),1级4例、2级10例、3级32例、4级A10例、4级B20例、5级4例。发作高峰在心绞痛发作前后,随着心绞痛的恢复,室性早搏逐渐减少或消失。室性早搏可呈频发二联律、三联律;可见间位性、舒张晚期室性早搏,并可见RonP、RonT现象;单源性、多源性室速及尖端扭转型室速;P-R间期延长10例(12.5%)中持续发作4例,于心绞痛发作开始出现、持续至记录结束6例,P-R间期在(0.21~0.26s。二度至高度房室阻滞2例(2.5%);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呈一过性改变,随着ST-T的恢复,二度至高度房室阻滞消失,转为P-R间期延长,持续到记录结束。U波倒置36例(占45%),发作在心绞痛发作时,持续时间3-7min,倒置福度达0.15-0.7mV。另外,R波增高S波降低6例(7.5%)。 ST-T电交替、QRS电交替,异常Q波各2例(2.5%),均呈一过性改变。

3 讨论

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可以是单纯冠状动脉痉挛,亦可能在原有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产生痉挛。系血液中某种循环物质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平滑肌,引起血管舒缩反射,致某一支冠状动脉暂时突然获窄;大片心肌急性缺血,心肌细胞除极异常,产生损伤电流,导致相应导联ST段抬高、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室颤以及心源性猝死。这种改变常于夜间睡眠中或清晨时呈一过性发作,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其发作时的表现;动态心电图则能够昼夜24h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记录心脏电活动异常。在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无创伤性手段、本文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导致的ST段抬高、心律失常、T波异常的检出率。本结果还显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痉挛缺血发作常常发生于夜间或清晨。呈一过性,可能系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相应供血区的心肌细胞延迟后除极,心电活动异常,促使心律失常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5-98.

[2]吕玉萍.变异型心绞痛ST-T电交替现象1例[J].心电学杂志,2001,20(1):45

[3]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11-112

[4]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011.

作者单位:

1.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276700  2.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276700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