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020-12-06沙影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语言能力幼儿

沙影

【摘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当中,幼儿理解和展现故事的方式通常为表演游戏,采用游戏的方式将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展现出来。这既能代表幼儿成长的特征,也能够了解其发展规律,最主要的是能够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将其内心所想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表演游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显著。而当前幼儿园中,表演游戏虽被广大采用,但其作用并未被准确认识,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表演游戏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尝试提出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以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表演游戏;幼儿;语言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表演游戏在整个幼儿教育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刘焱、李霞作为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专家,通过对幼儿表演游戏发展现状的了解,总结出“借助幼儿创编的故事或者选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开展游戏,称之为表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深受幼儿喜爱。”姚艳蔚老师在《如何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得到发展》一文中提出: “通过在选择理解故事的过程中、环境创设中、表演过程中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获得发展。”上述研究主要对表演游戏的概念、出现问题和指导策略做了宏观上的调查,缺乏对幼儿语言这一重要领域的微观探索。文章旨在分析表演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尝试提出指导策略,以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表演游戏概述

(一)表演游戏的定义

“表演游戏是依托童话故事或者儿童自身对故事当中语言、情节等的理解,据此创造的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表演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源于故事,包括文学作品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创编的。从相关的概念界定中,可以概括出人们对表演游戏的共识:相对于幼儿的自由游戏而言,表演游戏具有定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既来自于“故事”为游戏提供的框架,也来自于教师的指导。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表演游戏可分为三个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所谓的“表演性”是指幼儿在表演游戏活动当中,根据故事讲述的内容,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将故事当中的情节、人物及特征串联起来,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和他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游戏性即幼儿在表演中不需要多么的专业,多么的规范,他们的表演也不是为了追求观众的多少,而是一种游戏,是通过游戏得到快乐,从而掌握知识技能。

创造性则充分地展现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受故事情节的限制,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并将其较好地展现出来,这种创造性往往体现在幼儿与故事之间思想的互通,利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将其展现出来。

二、表演游戏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一)表演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了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喜欢说、想说且有机会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而表演游戏的开展所提供的空间不仅能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加幼儿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只需要掌控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所需道具等,其余交由幼儿合作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能够向他人描述,从而促进幼儿间的交流。

(二)表演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也是按照这种方式,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往来积累信息,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实现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从表演游戏的实际操作上来看,不仅操作过程繁琐,而且故事当中的场景和人物较多,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他们利用肢体语言对人物进行模仿,利用自己的语言将角色想要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并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整个操作过程尽管复杂,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达到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措施

随着表演游戏效果的逐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为了促进表演游戏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需要展开详细的研究,真正体现出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一)合理选择表演游戏

教师对表演游戏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明确几个方面:一是合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选择表演故事时,应当选取大众化的,幼儿比较熟悉的童话开展表演游戏活动。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对故事当中的人物、语言等进行模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表演的趣味性,通过游戏来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二是需要保证游戏的表演性和语言的幼儿化。如针对刚刚尝试表演游戏的孩子,游戏的选材建议使用那些角色较少、语言较为简单、对话重复性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尽快投入到表演游戏中,逐渐增加难度。由浅入深逐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引导幼儿发挥创造性,围绕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在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开放的进行表演。这样不仅为幼儿提供了练习语言的机会,也增强了表演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进行表演游戏使用的道具是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游戏时需要为幼儿提供表演游戏时所用的材料,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的交往环境,提供了合作交往的机会。由于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所以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根据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以此来勾起幼儿的兴趣,期待表演游戏的开展。同时,根据活动材料,让幼儿自行创设表演道具,既锻炼其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还促进幼儿间的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营造真正的自主表演空间

从幼儿的语言发展趋势上来看,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应当积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便于幼儿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环境的创设是表演游戏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實践活动中幼儿最喜欢的一项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己主宰自己,能够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同伴进行交往与合作。在交往的过程中,语言从始到终都伴随着游戏,这种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表演游戏中,教师不要过多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幼儿在表演时,不要拘泥于作品,让幼儿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表演,使幼儿做到自主装扮、自主游戏、自主交往。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意说,有话敢说。

(四)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处于人类成长的初级阶段,已经初备一定的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其他人的实际表现给出个人的评价。而教师作为组织者,组织观众根据他们的实际表演效果给出合理的评价,还可在角色之间开展互评。幼儿会说出彼此间表演的效果,尽管幼儿可能会说出彼此的不足之处,但同时也给予幼儿为自己解释的机会。这时教师应当耐心倾听,适时总结,帮助幼儿归纳、提升、丰富、拓展语言经验。久而久之,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词汇量也丰富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表演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形式,可以带领幼儿进入个神奇又欢乐的世界,提高幼儿对作品的兴趣,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表演游戏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表演游戏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在表演中锻炼能力,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还能够对自身的想法进行实地验证,最主要的是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2】姚燕蔚.如何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得到发展[J].文教资料,2010(9).

【3】陈爱云.浅谈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5).

【4】黄菲.如何对幼儿实施文学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4(4).

【5】李丹.表演游戏中幼儿的情感培养[J].学前课程研究,2008(10).

【6】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7】赵志芳.借助表演游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2).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语言能力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