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教学的“四个突破口”

2020-12-06高全亮

学生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知识体系基本原则关系

高全亮

摘 要:哲学作为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老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从明确知识体系、理解基本概念、厘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哲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知识体系;基本原则;关系

时光荏苒,转眼在教师岗位上我已经默默耕耘了20多个春秋,可是10多年前和一位地理老师的谈话还是时常浮现在脑海之中,一直困扰着我难以释怀。那是在一次和这位老师聊天时,他不经意地说一句“哲学是越想越有意思,越听越糊涂”,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哲学课怎么上才能让学生“越听越有意思,越想越明白”呢?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发现哲学教学唯有从明确知识体系、理解基本概念、厘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应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入手,才能实现让学生“越听越有意思,越想越明白”的教学目的。

一、明确知识体系----哲学教材的基本框架

进行哲学模块的教学伊始,首先就要明确教材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哲学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生活与哲学》(人教版)这本教材共分为教学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第二单元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单元是“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做事的能力。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它主要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否定观。第四单元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它主要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理解基本概念----哲学概念和具体概念的关系

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它揭示的是这些领域和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一般是具体的、直观的,即使不能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它,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认识它。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科学相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動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它是对具体知识的“再认识”、“再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概念的内涵也就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区分相关的概念,明确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比如: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哲学上的运动与具体的运动、哲学上的规律与具体的规律、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的联系、哲学上的矛盾与具体的矛盾等等。

三、厘清对应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人教版)明确指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如何看待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改造世界“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就是遵循“原理和方法论”的原则建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要的时候要敢于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不断灌输和强化这一理念,争取在考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出现。

四、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哲学是爱智慧,同时也是追求智慧”,人类因为有了智慧才会变得强大,使得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的增强。当人类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需要人类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大到生态危机、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现象,小到如何让自己守法有德,做一个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人,归根到底都是需要哲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就必须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自身、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哲学教学必须根据哲学的学科特点和一般要求,遵循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又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灵活地加以运用,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接受枯燥、晦涩的哲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沙莎.哲学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浅谈哲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8(11).

[2]李松林,夏平,唐铭荫.高中哲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705(27):54-56.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基本原则关系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