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权益维护中的工作机制探究*

2020-12-05湖北师范大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学生会维权权益

胡 媛 (湖北师范大学)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空前发展,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高校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他们的正当权益有时会受到来自各方的侵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开放,大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强。2016年11 月,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各高校要“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高校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

一 大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是高校学生会的重要职能

学生会作为高校职能管理部门和广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引领学生思想、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管理漏洞,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实现全员育人、自我教育等功能。在现代高校中,学生会是代表广大学生利益的官方组织。因此,大多数高校学生会都设置了专门的学生权益维护部门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畅通学生的反馈渠道。以高校学生会为主体的大学生权益维护模式是指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生会为主体,运用学生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培养的实践技能,对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保障,并在学生的正当权益遭受侵害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救济的学生权益维护机制和做法。大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正成为高校党团建设、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1]因此,做好大学生维权工作是高校学生会的重要职能,学生维权工作的好坏也逐渐成为衡量学生会工作水平的标准之一。

二 高校学生会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现状分析

笔者在湖北省各高校采取网上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800名大一到大四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学生对高校学生会维权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信任度及对维权工作的看法与期望,从问卷结果分析来看,目前高校学生会的维权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维权工作宣传力度不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一至大四各年级学生中,仅有19.06%的学生清楚地知道大学生应当维护哪些权益;仅有16.56%的学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相关维权部门;仅有39.69%的学生知道学校的学生问题反映平台;仅有20.63%的学生经常关注校院学生会在QQ 群和微信上发布的维权信息。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维权工作关注较少,高校学生会对维权工作的宣传力度远远不足。学生会的维权部门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维权部门、投诉平台、投诉流程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应当积极维权。这是学生会有效开展维权工作的前提条件。

2 维权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在调查与访谈中笔者发现,高校学生会对于学生维权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定位,尚未形成一套运行有序的维权工作机制,开展的维权活动往往只是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至于能否解决、如何反馈、如何总结归档则缺乏规范。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6.52%的学生认为学生会权益部门工作到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和诉求。而学生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维权结果没能及时得到反馈。这反映出维权管理工作不够科学,机构运作不够透明。学生会开展的维权活动往往有很好的出发点,能动员学生们广泛参与,表面上显得声势浩大,但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之后,就变得无人问津了,缺乏实质的效果,未注重维权工作的延续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3 学生干部法律意识和维权技能欠缺

学生会维权部门干部从全体学生中选拔而出,作为学生代表,代表着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发声。就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会成员基本以大二和大三学生为主,他们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大多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普遍缺乏法律知识,不知道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同学的权益。有的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欠缺必要的维权技能。他们认为可以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却考虑不到学校管理的难处,不理解学校制定各项制度的初衷,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学校职能部门的信息,导致维权很难顺利进行。

4 维权工作缺乏共建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权益包含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内容,涉及的学校职能部门众多,主要包括教务部门、学工部门、保卫部门、后勤部门、图书馆和校医院等等。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维权工作主要由校团委统筹牵头,校学生会负责实施,其他职能部门还不太重视学生维权工作。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主动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未形成教育管理者和被教育者“面对面”的定期沟通反馈机制。全校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尚未形成合力,有的维权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难免出现“踢皮球”现象,使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反馈较慢。

三 高校学生会权益维护工作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基于以上对高校学生会维权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学生会权益维护工作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达成“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初衷。

1 大力加强维权工作宣传力度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维权工作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高校学生会应该采取更为细致、深入、全面的宣传措施,将学生维权意识、维权渠道、维权方法等信息融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首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与线下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及时、定期推送文章,介绍维权案例,普及维权知识,宣传维权活动,让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不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学生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团委的平台优势,组织维权类学生活动,尽量做到覆盖面大、受众广泛,比如举办大学生“维权知识讲座”“维权知识竞赛”“维权主题辩论赛”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维权话题展现出来,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2 完善学生会维权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维权工作有效进行,学生会应该具备健全的维权制度和完善的维权机制,在面对学生权益问题时,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架起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将学生的合理诉求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学生的维权问题。另外,维权工作应该具备一套完善的处理流程,形成闭环。学生在遇到权益被侵犯时如何上报,学生会权益部门干部在接到上报时如何分类、上报、沟通、解决问题,结果如何反馈给学生,最后学生会内部如何形成文字档案,存档以及总结,这一整套工作流程需要梳理清晰、分工明确。而且当前高校中还存在着不同性质和类别的学生维权组织,学生会要统筹协调,理清与各类维权组织的关系和沟通模式。[2]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维护学生权益。

3 提升学生干部法律意识和维权技能

作为维护学生权益的部门,学生会干部应当具备维权的法律知识,更加规范、科学、高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果高校设置有法学专业,可以适当吸纳法学专业学生加入维权部门,同时,要注重学生干部的法律意识培养,可在团校或学生干部培训时为院校两级学生会干部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宣讲。其次,由于学生干部应该在高校管理层与广大学生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在选拔学生干部时,需要注重其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具有高于学生身份的视角,能够深入分析学生权益与高校管理效率之间的矛盾和联系,正确把握两者内在互动规律。[3]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维权技能。

4 积极探索大学生“参议”制度

在现代高校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大学生在高校中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同时还应该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和管理权。有研究表明,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已成为高校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划分责任、明确定位,有利于学校职能部门的良好运转。[4]因此,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会应当积极探索实行大学生“参议”制度,通过校院各级学生组织定期搜集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创意,形成可行提案,安排学生代表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采取“师生座谈会”“校长午餐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在帮助学校改善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维护大学生的自身权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代表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应制定明确的实施章程,从而为“参议”工作形成制度上的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会担负着维护大学生权益的重要职能,在日常维权工作中需要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形成完善的维权工作机制,注重学生干部维权意识技能培养,形成大学生“参议”制度,才能使大学生维权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才能充分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学生会维权权益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维权去哪里?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漫话权益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