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124N 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讨*
——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2020-12-05白锦霞程刚贾丽艳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学院育人专业

白锦霞 程刚 贾丽艳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迎难而上的勇气、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实践育人是高校育人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从教学方面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提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人际沟通、承受挫折、面对失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应用型高校,着力于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操作技能、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用型高校更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模式以及成效,已经有很多论文和专著进行阐述,本文主要围绕笔者长期奋战在实践育人工作一线所遇到的问题展开,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阐述,以期与有同样困惑的同行们共同交流和探讨。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梳理了实践育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教育者权责不明、学生实践与课程冲突、学生存在畏难情绪等。此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实践育人的作用,还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实践育人作为重要抓手,逐渐探索和完善出一种可供复制和推广的实践育人模式——“124N 专业实践育人模式”。

一 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实践育人总体思路

思路决定方向和成效,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是融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特别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更是涉及市场的监管、企业的需求等诸多不可控的因素。要高质量、高成效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学校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合理安排,确定总的思路。

为了适应时代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梳理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分析研判认为,当前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实践能力的不足,而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是以专业为依托推进教学实践,全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思路,食品学院围绕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总目标,加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的建设,分层次对全体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探索形成了覆盖全体学生、四年不断线的“124N 专业实践育人模式”。“1”,一个目标,就是一切紧紧围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总目标。“2”,两个基地,就是加强建设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基地,充分用好校内校外两种实践育人资源。“4”,四个层次,就是对全体学生分四个层次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大一年级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利用一天左右的时间,组织全体大一学生深入对口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大二年级开展暑期驻厂实习——利用暑期组织全体大二年级学生深入对口企业开展为期1—2 个月的生产实践,了解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直至包装的全过程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在切身的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增进学习兴趣、历练未来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大三年级开展科技创新训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暑期驻厂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创意和想法,通过学校、社会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加科技创新训练,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平时所学,初步培养其科研意识;大四年级开展毕业设计科研锻炼——结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围绕毕业设计,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参加科研锻炼,在完成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自我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N”,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全体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自主参加校内外多种形式的“微实习”“微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该模式自2013 年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自主意识、未来规划等得到了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持续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越来越好,学院也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二 学校牵头管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方案

科学合理的实践方案是实践育人能够高效顺利开展和育人目标高质量实现的重要保证。学校具有总揽全局、熟知自我实际情况和号令各领域优秀人才的优势,要承担起牵头管总的职责,要合理安排、周密部署,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时间安排、教学计划调整、实践师生调配和安全保证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论证再论证,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方案。

食品学院的实践育人模式自2013 年施行以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专业实践总体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食品学院借鉴2013 年以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但不置换学分所带来的种种问题,2018 年经过学院的集中研讨,将学生专业实践同理论课程一道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实践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在抓好校内实验室实践的同时,学院积极利用校外相关资源,以专业为依托、以科技为优势,加大力度寻求与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科研条件、有生产车间的食品企业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由2013 年的10 个扩展到52 个,其中包括娃哈哈、燕京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目前正在积极洽谈2 个海外实习基地。实践时段的调整上,食品学院结合学生考研、就业的时间节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将实践的重点放在了大二暑期,使学生的自我规划和学院的总体安排更加协调和契合。教学计划调整方面,在教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结合食品行业的季节性、规律性等特点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设计安排,将第五学期的开课时间作了重大调整,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开课时间调整为10 月底,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用菌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课时间调整为10 月8 日。在指导老师的调配上,学院成立实践教学领导组,成员由院领导、教授代表、系主任、辅导员、党政办与教学办人员组成,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领导组下设了四个实践教学小组。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由领导组共同商讨确定,根据不同内容由一个或几个老师来担任;同时,学院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沟通,鼓励企业遴选思想态度端正、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做学生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理论知识精湛的校内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保证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动态指导。实践思想教育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学院探索建立了思想教育体系,一是利用会议来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在大一入学教学中增加实践教育的内容,目的是让新生对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总体认识。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初学院召开吹风会,期中召开大型动员会,期末召开安排会,出发前对每个小组进行再动员。二是利用学院网站和微信、微博、qq 群等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教育,重点将各实践小组的学生情况、实习内容和进展情况等进行及时播报,达到凝聚师生专业实践共识、赢得家长及社会支持的效果。在实践安全保障方面,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践安全保障从两个主体三个层次进行,两个主体就是学校和企业,三个层次就是交通安全,岗位安全,食宿安全。学院从两个方面来确保,一是从思想方面进行教育,事实证明这是安全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二是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保险险种,以期化解潜在风险。企业着重从岗位安全和食宿安全负责。

三 依托专业课教师,保证实践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高校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传授者和领路人,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规律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科技服务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对于所服务的企业、地区具有一定的熟知度。因此,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参与学生实践,不仅能保证实践内容的专业性,还能实现实践与学生学习情况的无缝对接。

根据食品学院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各专业在认真分析总结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教育,逐渐形成了大一认知实习——大二驻厂实习——大三科研训练——大四毕业实习的专业时间模式,具体来讲如下:大一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时间基本确定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之前的周末,用时半天到一天。实践内容与相关企业共同确定,实践目的重在让学生对专业有基本认知,对所学专业的行业情况基本了解,重点不在于对专业行业了解的深入,而在于对专业行业了解的全貌;大二开展暑期驻厂实习,实践内容为专业能力培养,这也是四年的专业实践教育当中的最重要的阶段,实践地点主要在校外企业,实践内容由企业根据情况安排到多岗位学习锻炼,时间从暑期开始,为时4 至10 周。实践期间学生以员工身份接触真实工作场景,与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各专业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具体指导;大三年级开展科研训练,由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大赛来组成。各专业安排专业教师与学生结对,重点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或者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引导学生提升科研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大四年级开展毕业实习,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毕业论文设计展开,重点在科学研究,系里安排教师指导人数不等的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具体研究,一方面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初步将科研的意识跟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

四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要鼓励辅导员在专业实践中发挥其理论水平高、政治意识强、组织纪律性强以及经验丰富等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并行,引导大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等能力、养成艰苦奋斗和助人为乐等品质、提升创新创业意识等。

食品学院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在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贯穿于专业实践的始终,主要从日常的教育管理和问题的分析解决两个层面,思想教育、宣传动员、分组安排、送行陪伴、日常管理、实习总结等六个方面开展。日常教育管理方面,主要是分年级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和年级大会展开。学生一入学即被告知要在大二暑期进入企业开展暑期实习,此后两年的学习中不断通过干部会议和微信、QQ等网络媒体形式对实践内容进行宣传,引导同学们做好思想准备、培养良好心态、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行为习惯。大二暑期学生入驻企业之前,要通过年级大会对包括分组、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总体安排,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男女生的比例搭配、负责组长等方面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辅导员还负责配合专业课教师,将学生安全送抵实习企业,消除同学们刚刚开始生产实践的不良情绪,协调到达实践企业的食宿安排,负责出行的交通安全、购买人身保险等相关事宜。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同学们出现的畏难、逆反等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必要时中途进入企业看望学生,同时还要负责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因为外出比赛、补考等行为中止专业实习的协调与请销假工作,负责解答学生疑问、回复家长咨询等。在专业实践结束之后,辅导员还要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了解同学们的实践情况和收获,组织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开展优秀实习生评选表彰等。

以专业实践为依托,充分发挥学院、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作用的“124N 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解决了当前专业实践育人中存在的校企双方权责不明确、实践机制体制紊乱等问题,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共振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该模式也具有不少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探索和完善之处。

猜你喜欢

学院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