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模式、机理与概念模型

2020-12-04傅联英瞿辉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10期
关键词:概念模型

傅联英 瞿辉

摘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知识生成、转移以及应用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螺旋的关键助推力量。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揭示了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知识扩散的概念模型。理论分析发现,就模式而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主要包括科研网络式扩散、生产网络式扩散、贸易投资网络式扩散,三者在具体形式、路径方向、过程特征以及知识类型层面存在明显差异;就机理而言,竞争环境识别能力、知识需求识别能力以及知识交流整合能力作为内部动力因素,产业创新政策、创新网络结构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共同驱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基于模式、机理及路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项由外部环境系统、内部动力系统以及扩散模式系统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概念模型。以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具体案例,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产业技术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知识扩散;扩散模式;扩散机理;概念模型

0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其中,产业竞争能力的来源越来越依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获取、整合、利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促进知识资源的科学、有效扩散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技术战)日趋激烈、保守主义不断抬头(贸易战)的背景下,通过厘清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内知识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与规律,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挖掘技术创新潜力、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平台特别是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知识扩散驱动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原理

同其他任何领域的创新与知识扩散一样[[1]],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过程也呈现出典型的双螺旋结构。如图1上半部分所示,知识扩散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知识累积、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激活隐性知识三个方面。

(1)促进知识累积。基于知识资源基础观的创新理论认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平台内创新主体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创新能力和绩效。[[2]]一方面,创新主体的知识分享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知识扩散效应,通过社会生产与交往活动把具有主体依附性的知识或者技能散布出来,扩散到其他创新主体;另一方面,单个创新主体知识积累的增加有助于整个产业技术创新群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从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实践看,以获取、整合、利用为主要模式的知识扩散,能够有力地拓展不同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取包括新知识和先进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渠道,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

(2)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及其社会网络是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分布式运行的主要基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产业技术创新主体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的背景下,不同的创新主体正在试图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来解决信息不对称、有用知识匮乏所带来的创新成本与风险问题。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所带来的知识扩散效应可以创造和丰富知识资源与技术共享的有效机制,促进复杂信息和隐性知识在创新主体间的配置,显著地降低创新的成本、规避风险损失。

(3)激活隐性知识。从企业能力视角出发,知识特别是具有专有性、嵌入性、背景依赖性的隐性知识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只有有效地积累和激活分布于不同创新主体的隐性知识,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4]]、[[5]]通过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扩散效应,有利于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建立起以互惠、信任为基础的知识扩散网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6]]同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内所蕴含的隐性知识被激活和溢出,可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并有助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激活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的隐性知识具有稀缺性和难以复制性,有助于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建立起一种持续、深度的创新机制。

2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模式

2.1 基于科研网络的产业技术知识扩散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研究以及科研合作对于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研网络的知识扩散主要包括科研合作、科学引证以及科研人员流动三种主要形式。[[7]]

(1)科研合作。经济全球化和第四次产业革命速度日趋加快,对知识生产与知识扩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科研领域,随着科学研究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也日益庞大,“大科学”特征日趋明显,不同科研主体间的合作行为愈发普遍。客观上促进了基于科研合作溢出的知识扩散,即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中广泛、多层次以及紧密的合作,实现科学知识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广泛与有效流动,促进不同创新主体通过科研合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2)科研引证。从科学学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和继承性,即任何新知识和技术都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衍生和创新而来的。科研引证行为正是产业新知识与新技术对原有知识和技术的继承,客观描述了知识的扩散、转移与创新过程。因此,通过科研引证,一方面可以实现创新知识内容层面的扩散和演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扩散。此外,平台内的创新主体大量引用不同科研机构或者不同地区乃至国家的其他科研成果,客观上也是促进產业技术知识扩散的一个重要渠道,科研引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客观性最强的一种知识扩散行为。

(3)科技人才流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各类科技人才已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稀缺性资源。[[8]][[9]]作为最重要的知识创新主体,科技人才流动直接促进了不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间的知识扩散。从方向上来看,科技人才的流动既包括横向同性质平台间的流动,如在竞争平台或合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之间,也包括纵向关系的异质性平台之间,如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由于平台内的科技人员掌握着大量的、宝贵的隐性知识,无论哪种类型的科技人才流动,都必然会伴随相应的知识扩散与转移。随着平台间流动壁垒的削弱乃至瓦解,科技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业已成为产业技术知识扩散最重要的途径。

2.2  基于生产网络的产业技术知识扩散

根据现代生产规划理论,基于生产网络的产业技术扩散按照宏观形式可以分为产业分工网络、企业合作网络以及员工流动网络三种类型。

(1)产业分工网络。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网络在不同地区、国家以及创新主体间的形成。从产业竞争理论出发,现代产业分工对创新平台知识资源的分布与扩散具有两方面的影响:[[10]]一方面,由于创新主体(如平台内企业)在产业链所处位置和分工的不同,其知识要素的内容、结构、形式以及运作方式也往往不同,处于不同产业链位置的创新主体间在知识内容上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不同创新主体在产业分工中的角色不同,其拥有或者支配的知识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依据产业分工,不同的创新主体将通过相互间的协作关系进行知识的交流与扩散。从具体的知识流动方向与内容看,技术研发类知识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创新主体向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创新主体扩散和流动,而市场类知识则是从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创新主体逐渐向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创新主体进行扩散和流动。

(2)企业合作网络。企业合作网络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进而共享技术和市场、共担成本和风险而组成的紧密共同体。[[11]]企业合作网络与产业分工网络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例如,企业合作主体间并非直接竞争关系,知识扩散过程中的利益约束较弱,知识扩散内容相应也更广泛。同时,具有行为约束性的合作关系与松散的产业分工网络相比,其知识互动与知识交流行为更正式,有利于企业制定完善的知识交流方案。因此,从知识扩散效果来看,基于企业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要好于基于自发性产业分工的知识扩散。此外,企业合作需要合作双方进行较为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故从知识扩散的类型上看,企业合作网络更多是以深层次的隐性知识位主要交流内容,有利于不同创新平台及主体间的隐性知识扩散。

(3)人才流动网络。众所周知,产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隐性知识大多内嵌于知识工作者的个人经验中,通常情况下并不容易扩散到创新平台外部。但是,随着知识工作者的流动,这部分知识往往会通过人员流动而向技术创新平台的外部扩散。正因如此。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选择从其他平台特别是竞争对手雇佣技术类员工和管理人才,进而获取嵌于这些员工头脑中本属于其他平台的知识资产来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3 基于贸易投资网络的产业技术知识扩散

(1)产业技术贸易。经由产业技术贸易实现的平台内部知识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基于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产业技术知识扩散。产业技术贸易是不同创新主体间基于资源的互补性或者禀赋差异,通过物质化商品和非物质化技术的交易,实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运营模式等的输入和输出。其次是基于贸易双方互动与交往的知识扩散。卖方向买方的知识扩散,如新产品、新设计、新模式、新理念等;买方向卖方的知识,如市场需求、产业细分、产品细分等。第三是基于产业技术贸易的示范性知识扩散。在贸易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竞争优势较弱的一方向竞争优势较强的一方学习、模仿的过程,通过模仿和学习对方产品、服务、管理模式等,产生跨平台的知识扩散效应。

(2)产业技术投资。产业技术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所具有的外部性,知识要素可以实现在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间的扩散。一般而言,在产业技术投资过程中,投资来源地与投资目的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势差。产业技术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给投资目的地带来新产品、新设备,同样还会带来新技术与管理经验等知识内容。投资目的地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获得投资主体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经验,从而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不同知识扩散模式的具体形式、路径方向、过程特征以及知识类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参见表1。

3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机理

3.1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知识扩散的内部系统动力

Cohen等(1990)[[12]]首次提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并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建立在创新主体自身知识储备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资源禀赋上的。基于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竞争环境识别能力、知识需求识别能力以及知识交流整合能力作为知识扩散的内部动力因素,三个要素与知识扩散及彼此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所具备的上述三大要素决定了创新主体参与知识交流与扩散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对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扩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1)创新主体的竞争环境识别能力。竞争环境识别能力反映了创新主体对自己在同其他主体竞争关系中优劣势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识别能力越高,产业技术创新主体越能够精准把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增强创新主体获取知识增强竞争力的迫切性和主观愿望。因此,创新主体的竞争環境识别能力越强,其参与知识扩散活动的频率也就越高,创新能力相应也就越强,这也解释了为何现代产业组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情报分析与服务机构。

(2)创新主体的知识需求识别能力。创新主体的知识需求识别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竞争环境识别的基础上识别自己知识需求能力。知识需求识别能力越高,产业技术创新主体越能够把握自己在何时需要何种以及什么形式的知识,从而减小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盲目性,降低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提升参与知识扩散活动的积极性。例如,Schulze等(2014)[[13]]通过对汽车工业的产业技术创新分析,认为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创新主体间知识扩散成功与否的前提是创新主体的知识识别能力,即创新主体所具有的知识识别能力越高,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就越容易成功。

(3)创新主体的知识交流整合能力。创新主体的知识交流整合能力指的是在创新活动中创新主体的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在获取后的采纳与利用能力。我们知道,成功的知识扩散活动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创新主体是否能够成功通过知识扩散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创新主体是否能够对通过知识扩散活动接收到的知识进行采纳和利用。一般而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内外知识交流整合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采纳与应用知识获取更多的收益,提升创新平台的竞争优势。

3.2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知识扩散的外部环境因素

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扩散是一个以创新平台行为选择为核心的复杂过程,涉及内部各创新主体自身发展和竞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14]]根据组织外部环境理论,可以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所面对的创新政策以及创新网络结构演化作为产业技术创新中知识扩散的外部环境因素。产业创新政策、创新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三者间形成了一个闭环,互为促进,即产业创新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网络结构的演化,而创新平台网络结构的演化则会触发新的知识扩散,由知识扩散所带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最终会促进产业创新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三者关系如图3所示。

(1)产业技术创新政策。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能够最大程度上消弭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15]]具体来讲,产业技术创新政策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财政补助政策的托举功能。针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财政补助政策降低了创新主体自身风险,提高了创新主体参与创新互动的积极性。[[16]]一般而言,财政研发补助政策越完善,创新主体的知识交流与扩散主动性就越强,反之则会因对知识扩散过程不确定性的恐惧心理降低参与知识扩散与交流的积极性。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引领功能。与财政补助政策类似,针对创新主体是否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活动对于创新主体的吸引力。例如,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能够激发本地创新平台的创新热情,还会吸引其他创新平台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到本地区的创新活动中来,提高本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17]]三是知识产权交易与保护政策的激励功能。知识资源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与产业技术创新主体通过知识创新活动获取收益的初衷是存在冲突的。因此,如果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政策越完备,则越能够解决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创新主体收益要求之间的冲突,消除创新主体对于投入知识创新与扩散的顾虑,从整体上推动整个产业技术知识交流与扩散,建立起基于市场机制优化知识资源配置环境。[[18]]

(2)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创新网络作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知识扩散的外部要素,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提高知识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由于创新主体所处位置以及知识能力不同,其参与知识扩散活动的能力也就不同,最终在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产生巨大差异。随着不同创新主体间这种差异的不断发展,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势差开始不断形成和扩大,客观上促成了基于需求的知识扩散与交流互动。其次,加速创新主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过程。创新网络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激活和扩散,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19]]作为社会关系网络在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处于创新网络中的不同主体的行为模式必然反映和受到其所处网络社会属性的显著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层次性和社会交往属性。同时,由于受到广泛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机制的影响,处于不同信任程度或者关系的创新主体在知识扩散过程中的行为往往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例如,创新平台主体更乐于同具有较高信任程度的、具有良好紧密关系的其他创新主体进行互动、合作,彼此间所扩散与流动的知识从创新价值和效用上也高于其他信任程度较低、关系相对松散的创新主体。

4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概念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概念模型及子系统。如图4所示,模型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外部环境系统、内部动力系统以及扩散模式系统。其中,外部环境系统与内部动力系统是知识扩散得以实现的基础,而扩散模式系统则是知识能够在不同创新主体间进行扩散和转移的关键。以下将重点对三个子系统的功能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1)外部环境子系统。外部环境子系統主要由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体系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创新活动以及知识扩散提供政策保障和行为选择依据。具体运行机制来讲,一方面创新政策体系和创新网络结构是相对独立运行的两个系统,共同作用于创新主体参与创新及知识扩散的行为选择过程;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又具有复杂的逻辑关联,从作用关系来看,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既要符合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和运动规律,又受到来自产业基础创新政策体系的显著影响。

(2)内部动力子系统。知识扩散的内部动力子系统本质上就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基于竞争环境识别的知识能力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创新主体参与知识交流提供了源自于其自身的能力基础和条件,包括了竞争环境识别能力、知识需求识别能力以及交流整合能力三个部分。具体到三者之间的关系,竞争环境识别能力是创新主体知识需求识别能力与知识交流整合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创新主体具备了一定的竞争环境识别能力,才能够从自身的竞争定位角度来确立自己的知识需求,进而寻求知识交流与整合。作为知识能力基础的竞争环境识别能力受制于创新主体自身的知识需求识别能力和交流整合能力,即创新主体的知识能力越强,其知识资源禀赋就越高,相应其对竞争环境的感知与识别能力也会越高。

(3)扩散模式子系统。扩散模式子系统既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同样也是知识在不同创新平台间进行扩散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从要素关联来看,科研网络、产业分工网络以及贸易投资网络之间够具有典型“产—学—研”协同特征的系统耦合关系。其中,科研网络由于科学研究自身规律以及科研共同体的群体约束,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与之相反产业分工网络和产业技术贸易投资网络则受到外部环境子系统的正向影响,即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投资贸易活动的广泛开展。

5 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及知识扩散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透光、稳定性和高强度等性质,被业界视为引领未来产业革命的关键性材料。2018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将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列为了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目前,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一是落户于晋江的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其致力于搭建开放的石墨烯公共技术平台,研究院下设先进高分子、先进面料、智能穿戴及物联网、先进光伏等4个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内外石墨烯材料领域及相关学科的一流专家团队;二是落户于丰泽区华创园的福建省石墨烯粉体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推进泉州市石墨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华侨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福建省生物化工技术重点试验室、华侨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蝌蚪生态空间、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海西分院)等一批重点企业入驻了华创园。在运行机制方面,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采用“政府主导投入+市场化激励”的模式。例如,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晋江市政府主导投入、泉州市政府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建成后由企业运营,采取市场化运作体制机制激励研发人员。

以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依托,企业自主投资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也逐渐成为泉州石墨烯产业应用技术开发生力军,企业重点与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福州大学石化学院等一批石墨烯研究机构在服装、纺织、制鞋、皮革、建筑材料、电子、化工等方面展开技术研发与科研合作,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由此形成了“一核多点”的辐轮式知识扩散及应用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企业研发机构多点开花。例如,泉州多家企业与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国华教授团队在化纤、鞋材等方面展开合作,成立“华大—成昌石墨烯、塑胶研发中心”;福建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信和石墨烯研究院,定向研发了以碳酸盐为主要碳源的石墨烯燃烧制备方法和石墨烯在防腐、防霉涂料、隐形(吸波)涂料以及抗静电涂料和油漆的关键技术;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设立了“福建省石墨烯储能与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泉州市铅碳超级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一核多点”的知识生产与应用网络中,上下游企业联合研发和创新、由点及面逐步促进知识溢出,泉州市石墨烯专利技术申请主体呈现出“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力军、以企业为生力军”的良性互动格局。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兼顾理论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研发成果呈现出系列化、差异化的特点,原创性强、影响力大的核心专利不断涌现。例如,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主动融入泉州市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与全球和省内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的技术和人才交流,开展石墨烯细分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中试示范应用、产业化推广。目前由领军人才、核心成员和骨干成员共9人组成的陈国华教授创新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的研发方式,在石墨烯方面已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团队的石墨烯及石墨烯微片研究成果已经由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成功进入产业化阶段。团队负责人陈国华教授出任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大力培育和储备石墨烯技术创新人才,建立起高校向企业扩散知识的长效机制,引领石墨烯制备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知识前沿。

在知识管理方面,泉州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自主投资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均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获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资格认证,内部配备了专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负责技术专利申请以及政府项目申报工作。在知识传播方面,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各类创新平台聚合了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联盟,围绕石墨烯细分应用领域,举办技术成果对接会、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石墨烯技术成果展示等活动,系统介绍石墨烯产品、技术、设备、市场、政策的最新进展情况,展示泉州市石墨烯企业的创新成果与成功案例。

6 结语

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从模式和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扩散概念模型。基本结论如下: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是一个由创新主体创新活动为核心的,在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动力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知识资源配置系统,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②微观层面,产业技术创新与知识扩散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产业技术链和知识链,两者间存在一显著的双螺旋结构关系;③宏观层面,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搭建不同创新主體间知识扩散与交流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扩散的宏观政策体系;④创新主体间不同层次的知识扩散是提高知识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对当前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发展大环境集聚变革的今天如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释放创新主体潜能、提高知识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应给予格外重视。

为推动泉州市石墨烯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网络化结构,促进知识互补、风险共担的石墨烯产业技术生态圈成长成型。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引导石墨烯技术企业联合下游应用客户、高校和研究机构,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研发、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应用、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合作;鼓励成立泉州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联盟,由石墨烯制造企业、石墨烯创新应用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下游应用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石墨烯产业协同创新与应用联盟,发挥联盟的行业组织和产业发展协作协同作用,推动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嵌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级联盟组织。组织实施石墨烯重大科技、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专项,研究制定石墨烯研发应用风险补偿机制,给予保费补贴。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知识扩散本质上是客观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伴随现象,加之知识资源本身所具有的载体依附性和难以直接观测,针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的知识扩散现象的研究在目前为止还多集中在科学计量领域,在产业经济及产业政策领域主要还是定性研究,对于知识扩散相关规律的探讨也主要使用经验性描述方法为主,这些都使得如何客观、精准地描述和研究知识扩散现象充满着矛盾与挑战,导致对知识扩散现象的管理变得十分复杂与困难。解决问题与挑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既符合知识运动共性问题同时又符合产业技术创新实践的知识扩散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如知识扩散如何表征的问题以及扩散速度、扩散广度和扩散深度如何计算等,迫切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海陆联动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与治理研究”(2019R0060);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泉州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分布式运行与价值网治理研究”(2019D15)。

作者簡介:作者信息:傅联英(1983—),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瞿辉(1980—),男,汉族,四川遂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科技情报研究。

[①] 以单次扩散行为作为判断依据。

[[1]] Carayannis, Elias G, Campbell, David F. J. Mode 3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quadruple helix innovation systems : 21st-century democrac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development[M]. Springer New York, 2012.

[[2]] 王翠霞. 国家创新系统产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16.

[[3]] Feldman M.P, Audretsch D.B. Innovation in cities: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2):409-429.

[[4]] 谷奇峰, 丁慧平.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21-26.

[[5]] 刘海兵, 许庆瑞. 后发企业战略演进、创新范式与能力演化[J]. 科学学研究, 2018(8):1442-1455.

[[6]] Amin A, Thrift N.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86.

[[7]] 张玉台. 加强创新驱动, 促进大学与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J]. 中国科技产业, 2014(2):22-23.

[[8]] 李京文. 关于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与管理的几个问题[C]// 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 2003.

[[9]] 蒋春燕, 赵曙明. 科技人才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 2001(02):86-89.

[[10]]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M]//Economics Meets Sociology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0: 203-227.

[[11]] 何苏华. 企业合作网络的成因及其运行机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5-7.

[[12]]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128-152.

[[13]] Schulze A, Brojerdi G, Von Krogh G. Those who know, Do. Those who understand, teach. disseminative capabilit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1):79-97.

[[14]] 张明.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D]. 暨南大学,2004:8.

[[15]] 李晨光, 张永安. 区域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4, 35(9):25-35.

[[16]] 郭琴. 财政政策与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2):20-23.

[[17]] 王龙. 产业聚集、区域开放、外商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D]. 复旦大学, 2013.

[[18]] 蒋玉宏, 单晓光. 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创新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7(07):25-28.

[[19]] 魏江. 知识特征和企业知识管理[J]. 科研管理, 2000, 21(3): 6-10.

猜你喜欢

概念模型
新课程理念下概念模型教学策略的对比分析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模型设计研究
回归本体价值的经济型微课模型构建与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某高校团委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教育质量:三类概念模型的探析与启示
当代中国节约问题的概念模型构建研究
中文编目规则FRBR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