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提升对策

2020-12-04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张艺萌李红卫

营销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张艺萌 李红卫

农村地区是电商物流发展的蓝海,但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电商物流的发展都不够完善与现金。当前,各类新兴的电商概念不断清晰,为解决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具体解决路径,给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一、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地区电商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前景广阔

从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 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的网上交易额达到了8945.4 亿元人民币,农村地区的网络销售额达到了1588.7 亿元人民币,随着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头部电商企业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及战略布局,农村地区的网店达到了832 万家。这些数据的出现说明了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需求量较大并且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从单一邮政转向多元快递

在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中主要依托邮政开展各项物流业务,并且其发展较早,具有资深的多自身的独特优势,由于国家支持,邮政物流体系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覆盖范围较广普及率极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广大农村地区,邮政物流由于体系和规模较大,导致时效性较长,物流发货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当下的电商交易需求。这样的短板导致各大电商物流也开始向农村地区下沉,处在农村地区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加快了物流速度,提高了用户的网购体验。

(三)农村地区电商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首先,头部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地区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在农村地区接受程度较高,并且阿里巴巴针对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这使得其他电子商务企业难以在农村地区发展壮大。其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步伐,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数物流企业无法将客户订购的产品及时配送。最后,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大不同,消费观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导致农村地区的电商难以呈现规模化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与农村地区人们对于电子商务接受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换言之,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行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地缘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影响,导致村民上网率较低,加之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偏低,在网络交易中,由于无法面对面进行实际沟通,使得其购买和消费意愿较低,大多数村民依然趋向于面对面实体交易。

(二)物流信息闭塞,流通渠道十分单一

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条件、地缘因素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出现信息闭塞、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大多数农村地区甚至没有互联网,物流运输也主要通过邮政业务,并且大多数物流无法送到村民手中,只能送到集镇上的统一存储点,村民要拿到自己订购的产品,还需要到集镇上进行收取,这直接导致村民的网购意愿较低。加之农村地区地处偏远,物流时效性较长,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欲望。

(三)服务缺失

服务缺失体现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在农村地区大多数物流缺乏基本的管理体系,物流网络不够发达并且配送成本十分高,快递市场秩序混乱,大多数处于集镇垄断经营。其次,农村地区缺乏复合型电商人才,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文化素养不高,网络应用和知识等能力不足,而拥有综合性能力的人才也难以在农村地区下沉,这些综合因素都导致农村地区服务缺失,影响了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提升策略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在法律方面,要针对电子商务制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强化对农村地区的物流行业监督,确保网络购物的安全,增强农村地区居民对于网购的信任,同时,利用法律手段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其次,在政策方面,要不断加快电商物流行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就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运输而言,应当健全商品储存与商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物流的体系化发展,关注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二)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加大财政扶持,政府首先要成立专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电商发展和物流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加大资金投入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领头作用,促进与各大企业的深化合作,引入企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深化农村电商行业。

二是应当深化税收扶持。实行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措施,针对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企业制定优惠税收政策,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电商行业的企业及个体,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

三是应当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园区,从内外部构建和谐的电子商务环境。通过电子商务园区的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商品的存储和运输,并且带动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发展,辐射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的产业。

四是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提高物流管理的实效性,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市场信息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分析及时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三)创新合作,协同发展多种物流模式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偏远农村地区的物流主要靠邮政业务开展,但邮政业务受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物流的时效性,影响了农村地区电商物流的发展。基于此,应当加快物流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协同发展多种物流模式,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营物流、企业加盟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的共同优势。以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为例,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农产品保鲜期短,如果不能保证物流的时效性,则会影响电商物流发展。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各种物流模式的优势,提高物流速度。例如,在集镇集散中心和农村地区,可以规划专用运输模式,打通农村地区和城镇集散中心的距离。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协调自营物流完成村一级的配送服务,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在农村地区的物流站点建设。

(四)优化结构,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现代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在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过程中,也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加快物流电商的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物流信息网站建设,打造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网络平台,加快信息传递与共享。其次,利用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出现的物流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先进的技术,加强对物流电商的信息管理,和各类信息的收集,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短板和电商物流发展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商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新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地区推动电商物流的发展,为此,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当优化人才待遇,确保优秀人才能够在农村地区留得住、待得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发展迅速,也是电商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农村地区受限于地缘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在发展电商物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物流电商的发展,从而以电商物流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居民增收。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