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020-12-03李晓霞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方式

李晓霞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师范附属小学,甘肃武威 733200)

引 言

汉字作为我国独有的书写字体,在传递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载体作用。无论是汉字的出现还是其发展和传承,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它超时空、超空间、超方言的强大特性。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更具时代内涵。首先,汉语言是中国人民的母语,是每个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其次,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最后,集中识字、识字与思想及知识的教育、读写训练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当前我国的课改目标基本相似,当代语文教育也由此衍生而来。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即组织教学、温习教学、新课讲解、新课巩固以及布置作业。而在实际教学中,描述法和叙述法是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所谓创新也只是万变不离其宗[1]。这种传统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语文基础知识、弱化艾宾浩斯曲线效应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利用教师生动、活泼的描述和叙述方式,较为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是,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这五大教学程序和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那由教学方法单一引起的教学问题和隐患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二)知识教育远远超越情感教育

现阶段,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轻情感教育的问题,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分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效率,将教学侧重点过多地放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上,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进行新课的教学就是开展旧课的复习,学生回到家后只是反复地练习课堂上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得的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不断充实和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情感体验的增强和主体地位的突显方面较为欠缺。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类似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后练习“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小故事,你呢? ”的问题少之又少,学生获得的情感教育微乎其微,从而导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比重不协调[2]。

(三)教学中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既是一种锻炼自己语言组织能力、掌握更多语言使用技巧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水平的提升。具备高水准语文素养的小学生,在与人交流沟通和其他学科学习方面自然卓有成效。同时,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无论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一阶段可谓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问题,没有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由发挥、开口说话的机会微乎其微,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在了语文理论知识的教学上。

二、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培训与学习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师未能紧跟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没有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化的不利局面,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力度,让小学语文教师掌握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以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手法,对小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知识教学。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还要合理安排和协调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导入、板书、讲解、提问以及授课等,将讲授法、谈话法及讨论法等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保证小学语文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认识语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在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发展不协调这一问题上,应当首先从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特点的认知方面着手,让小学语文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对这一重要特征的运用。所谓语文的工具性,是指人们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顺利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所谓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言文字和言语作品本身就是各种人文内容的可靠载体,富有极强的人文色彩,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言语作品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保证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文本语言、音视频等方式,加强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动态平衡,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不难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同样具有深刻意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对语言艺术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各种交际活动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缺一不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大胆提问、踊跃回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主动创新课堂教学途径,如适当开展一些文字游戏,用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设“我爱讲故事”的文字游戏。游戏的频次可以定为每天一次,每次不超过五分钟,让小学生在五分钟内自主选择故事素材和演讲形式,或角色扮演,或台前自述,以此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小学是学生奠定良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发掘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方式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