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020-12-03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交流小学生阅读教学

韩 静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班级团结。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让小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沟通能力会得到提升,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从而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位置,在对阅读内容讲解时,只是对文章内容或者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学生不能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是被动地倾听语文教师的讲解。但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还可以填补小学生阅读面有限的缺点,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阅读速度也比其他学生慢。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学生自身语文知识有所欠缺,加之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导致阅读速度比较缓慢。研究证明,合作学习可以明显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这是由于小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竞争能力被充分激发,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集中精力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

通过小组学习合作,能够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小学生以“战友”的身份学习,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与团队有着密切联系,这样也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它无法真正、有效地被应用于教学中,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除此之外,小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数量少,使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方法会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放纵自我和缺乏约束能力,从而加剧小学语文教师管理班级的难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则恰恰相反。由于小学生缺乏约束能力,班级内会出现组团聊天等现象,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小学生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没能根据小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对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厌倦心理。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学习相对弱的学生则失去同等的交流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方式。

(三)学生合作学习语文阅读能力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来源于课本,长此以往,会使得小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小学生合作学习时,由于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合作学习时只是对知识进行表面阅读,阅读能力不集中,不能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建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创建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实现师生、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合作。小学语文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学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从而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只是负责监督和指导,让学生合作学习才是主要目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乌鸦喝水的视频,这样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导入文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表个人意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二)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合作能力提升

阅读是理解和交流的过程,如果师生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就能提升自身对文章的理解,那么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反思。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加入某一小组,师生交流沟通,讲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讲解课文《升国旗》时,可以进行角色饰演,教师和学生各饰演一名旗手,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将自己对《升国旗》这篇文章的想法和理解,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既能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汇总能力,还可以在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选择合适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促进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活动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无论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最终目的都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合作学习方式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是其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交流阅读心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语文阅读内容,可以促进小学生合作学习,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1]。例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将小学生按照三人一组的方式分组,其中A 同学担任“风”,B 同学担任“太阳”,C 同学读旁白。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使得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积极性。但是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符合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

结 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2]。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将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提升写作能力,并且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交流小学生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如此交流,太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