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借鉴:革命时期胶东《大众报》的作用

2020-12-02文·

山东档案 2020年6期
关键词:胶东党报舆论

文·

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都是展现政治变革、思想变化、舆论导向等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胶东《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应抗战需要为打破信息封锁,响应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宣传政治主张的要求于1938年创刊,历时近12年,共计出刊2869期,是胶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胶东《大众报》是民主革命时期典型的乡村背景中的党报,这就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商业报纸的特点,始终贯彻“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方针。它的发展离不开胶东区党委的指导、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报社新闻工作人员的付出和牺牲。

一、反思:胶东《大众报》的历史作用

《大众报》是胶东地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它在向胶东人民传递共产党政策、战争走向、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大众报》在革命时期的作用是明显的,它指导着胶东地区的发展建设,提高了胶东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增强了根据地人民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得到了胶东广大读者的认可。

(一)推动胶东根据地的发展

作为一张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报纸,《大众报》在宣传党中央政策以及区党委工作的同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工作展开报道,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胶东地区根据地的各项发展。在政治上,《大众报》积极宣传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改善胶东民众对民主与权利的认识。在稳定经济及农业生产上,《大众报》对胶东地区的经济运行、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土地复查、土地改革等方面作出报道,尤其是春耕秋收时节,鼓励群众抓好时机抢种争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胶东地区的经济及生产状况。在文化建设上,《大众报》配合胶东区党委积极开展文化宣传,促进了胶东地区文化统战工作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

胶东地区沿海一带群众文化水平较高,内地农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盲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识字的人少之又少。开展识字任务,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成为当时教育工作的重心。胶东《大众报》的出刊对地方百姓的思想素养和文化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创刊初期《大众报》的内容比较单一,多以时下社论、动态、地方消息为主,在党委领导以及群众的建议下,报纸逐渐增添新形式的内容。诸如小说、小故事、音乐、诗歌、农民课本等,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报纸的内容,增添了群众的阅读兴趣。为促进报纸内容的多样性,报纸还会出版相应的副刊、专刊。十几年的时间里,《大众报》的副刊及专刊达30多个,诸如《大众讲座》《战地文艺》《文化防线》《胶东妇女》《胶东子弟兵》等。这些专刊及副刊,紧密配合时下的宣传重点,反映着对敌斗争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推动了胶东文化工作以及群众的业余生活。

此外,为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报纸根据群众的需要不定时刊登卫生常识、求医问药、读者信箱、红板与黑板等内容。为改善部分地区的落后思想,促进农村部分不良社会风俗的转变,报纸还会刊登破除封建迷信、妇女权利保障等内容。诸如《寡妇改嫁后是否有权追讨继承亡夫的遗产》(1943年8月21日)、《孤女向祖父要求继承其父全部遗产》(1943年8页10日)、《在医生崔岳舜倡导下边区卜掌村破除迷信》(1944年4月11日)、《王德双不受巫婆哄骗找医生给孩子治好了病》(1946年4月28日)等,揭露社会中的封建陋习,启迪民智。

解放战争胜利后,报纸扩大广告专栏,刊登胶东各地的广告,涉及书店、电影院、招生、文具等多方面的内容,既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又能开拓读者的眼界和业余生活。总体而言,《大众报》在对胶东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风气的转变发挥促进作用。

(三)坚定胶东人民革命胜利的信心

作为中国共产党对敌斗争的喉舌,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在革命战争年代及时传递战场消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敌作战的胜利消息,有力推动了根据地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根据抗战形势的走向及需要,报纸及时调整报道内容及宣传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每当山东分局以及胶东有较大的战事活动或政治性活动时,报纸就会有根据、有计划地进行宣传报道,例如扩大革命纪念日、国际性节日、表彰大会的宣传等,从而加强胶东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

二、借鉴:胶东《大众报》时代启示

目前,我国共有1800多种报纸,10000余种期刊,广播电视台2600多家。[1]作为一个媒体大国,如何创设良好的新闻宣传阵地,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党媒发展路径成为摆在新媒体发展大势下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因此,当前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更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从而推动新时代党报党刊的蓬勃发展。

(一)秉持实事求是的报道立场

实事求是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更是新闻传播和党报发展的基本要求,注重报道内容的基本事实是对每一位记者、通讯员以及每一张报纸的要求。党报作为党的思想阵地,是连接党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尤其是革命时期,如若报纸进行歪曲、虚假报道,不仅直接损害报纸的发展,更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的阵地,党报的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新闻的报道。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时效性成为检验媒体发展的重要标准。社会媒体,尤其是党媒在对时事作出迅速反应的同时,最为本质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首先,亲临现场,进行实地报道。革命时期,《大众报》为了报道真实的战况,记者会随军开赴前线,以亲身经历对战事进行最直观的报道和反映。现今,无论是周边形势还是物质基础都要优于革命时期,因此更要坚守新闻报道的实事求是,亲临现场,进行实地报道,给受众者以最为真实、直观的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工作要求:“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3]。

其次,严格文章审核。《大众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虽然缺乏各种物质保障、人员支持,机构也并不很完善,但依然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报社通讯员的文章进行仔细的审核和修改,并制定严格的通讯员条例,以确保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在文化大繁荣、通讯媒体大发展的今天,更要加强文章内容的严格审核,以避免在传播速度尤为发达的今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专业修养,对新闻稿件的来源和真实性认真核实,保证刊登内容的真实性。

(二)培养信仰坚定的党报工作者

党媒姓党,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发展,党管媒体的政治立场和制度不能改变。对于从事党报及新闻舆论的工作者来说,必须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认识,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的党报工作者。

在坚定党报工作者思想信仰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4]。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有一支优秀、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革命年代《大众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作人员,该报的发展离不开报纸背后无数报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因为他们,胶东地区的革命活动才得以记载和传承,构成山东革命史以及全国革命史的重要部分。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信念坚定、业务精良、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才队伍,以适应社会发展大势和国际趋势。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报纸是将人民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与报纸最为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民。革命时期,《大众报》成为胶东百姓对外发声的重要武器。为切实加强报纸与群众的关系,在胶东区党委的领导下《大众报》深入到根据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到敌占区的广大群众中去,倾听百姓的呼声,反映群众的需求,并通过报纸版面鲜明的反映出来。因此,地方版面成为该报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帮助广大群众传递和解决了各种问题。革命时期报纸能够做到立足大众、贴近群众,而今稳定发展时期党媒的发展更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新闻报道。

所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秉承从群众出发的报道路线,把基层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表达人民的呼声和意见,增强服务意识和观念,努力创造出有温度、贴民心、有立场的作品和报道。

(四)开拓创新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革命时期,《大众报》走在胶东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的前列,进行与时俱进的宣传报道,得到胶东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拥护。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报纸不再是人们获得新闻的主要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电子媒介以其便捷、迅速的优势获得追捧,党报尤其是纸质党报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巨大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进行宣传方式的革新是摆在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面前的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他谈到媒体融合发展时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5]。如何在这融合发展中进行主流文化的传播,正确引导社会的发展是当前媒体所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新型媒体的层出不穷,在客观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两者的基础上,应该认识到传统媒体的优厚资源要与新型媒体的优显优势相结合。优化媒体种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交融并进。党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声平台,它的发展更要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改进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正确引导社会的发展。

三、总结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做好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正确利用党报党刊等新闻媒体,积极发挥其在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工作中“排头兵”的作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动。党报党刊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宣传阵地,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胶东党报舆论
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胶东文化为例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观水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