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义乌纺织制品出口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0-11-30谢雪茹

中国商论 2020年21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义乌背景

谢雪茹

摘 要:义乌作为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纺织制品的出口贸易展现出蓬勃生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义乌纺织制品出口现状的分析,寻找其出口贸易在产业本身、业务交流、专业人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a)--03

义乌作为全国小商品集散地,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余个优势行业,其中纺织制品作为优势行业之一,在义乌出口商品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自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义乌纺织制品的出口也展现出蓬勃生机。随着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从义乌出口商品种类、地区现状以及出口政策等角度入手,分析义乌纺织制品的出口过程中在产业本身、业务交流、专业人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上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从产业、人才、政策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义乌纺织制品出口现状

1.1 出口贸易额及出口商品种类

根据义乌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义乌市实现出口总额2521.6亿元,同比增长9.4%,可见义乌总体出口贸易较为活跃,累计贸易总额较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在2018年义乌市出口主要商品种类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家用纺织品类合计占比达1/5。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额为2828145.35万元,占比16.39%;家用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769913.62万元,占比4.46%。由此可见,义乌纺织制品类商品在出口贸易中占据一定的比重,且具有较大的累计出口额。

1.2 出口地区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出口地区十分广阔。根据义乌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义乌市出口主要国家有印度、美国、伊拉克、伊朗、菲律宾、巴西、马来西亚、智利、埃及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其中,印度是义乌2018年最大的出口国,其累计出口额高达1859015.12万元,同比增加25.62万元。大多数国家的累计出口额达到60亿元,义乌对上述大多数国家的出口额呈同比增加的态势。而在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六个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表明了义乌纺织制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正在持续释放且出口贸易增势良好。

1.3 出口政策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一系列优惠及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该倡议促使了义乌纺织制品行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与合作,为彼此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除此之外,2019年11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该条例的通过从管理体制、产业发展、贸易便利、金融服务以及营商环境为义乌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为义乌纺织制品出口提供了政策支持。

2 义乌纺织制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本身存在不足

义乌纺织制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主打“价格优势”,这表明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产品多为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加工度的产品,义乌纺织制品的销售以薄利多销、低价竞争的模式为主。这种销售模式虽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利润获取的需求,但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之间出于低价竞争、抢夺客户的需求,信息交流较为阻塞,难以形成行业间的有效沟通。義乌纺织制品企业多为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过小导致企业内部缺少产品研发部门,使得各个纺织制品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化。多数纺织制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品牌建设意识,这会导致产品在出口贸易的后续发展中缺少核心竞争力,随时可能会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被市场所淘汰。

2.2 出口业务交流存在障碍

在经营出口贸易业务时,由于地理位置与文化差异,大量纺织制品企业缺乏对国外市场的调研途径,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国外顾客的需求,难以针对国外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与出口。与此同时,由于受经验、资金等因素影响,义乌纺织制品在国外宣传的范围较小、内容难以吸引人,不少国外顾客采取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实地看货、实地购买,这说明了义乌纺织制品难以向国外顾客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难以进行积极且有效的产品宣传,从而导致了义乌纺织制品的知名度不能有效地提高。这就进一步表明了义乌纺织制品缺少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专业平台的支撑。

2.3 专业人才资源存在匮乏

当前,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的缺口,其表现在于: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外贸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促进了义乌与相关成员国的贸易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精通小语种且掌握外贸知识的从业人员的需求。义乌纺织制品专业人才资源匮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义乌周边高校较少,不能提供大量精通外语及外贸业务的专业人才;第二,义乌城市本身及其人才引进政策相对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周边城市高校专业人才的流失;第三,义乌位于长三角地区,周边城市政府均十分重视外贸业务的发展,因此人才高地的“聚集效应”也尤为显著。这些因素导致了义乌外贸业务专业人才向周边其他城市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义乌纺织制品行业的发展。

2.4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近年来,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国际贸易环境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第四批征税中,部分服装及衣着附件被纳入加征关税对象中,而义乌纺织制品的经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一直凭借出口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得以生存,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义乌纺织制品的粗放发展模式施加了压力。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不少义乌纺织制品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订单数减少、客户流失等问题。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3 义乌纺织制品出口发展的对策

3.1 促进产业升级

义乌纺织制品应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产品质量、产品研发以及品牌设计上进行升级。首先,义乌纺织制品应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创新意识的优质产品,丰富市场结构,从而摆脱产品薄利多销、利润空间低的瓶颈。其次,企业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注重产品在质量、款式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树立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产品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也可以由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政府也应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中小型企业转变管理思路,在协同发展与协同创新中挖掘市场机会,从而培育出具有发展动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中小型企业。

3.2 建设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平台

应建立相关平台为义乌纺织制品乃至所有商品的出口贸易进行引导。平台可通过大数据的汇集、交融与计算,为企业及商铺的出口贸易业务提供国内外产品信息、消费者购买趋势以及物流交易信息,实现企业与国外市场的连结,从而使纺织制品企业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有价值的国外市场信息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向国外市场宣传产品。与此同时,平台应实现与电商、物流、监管、支付等系统的对接,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出口贸易服务平台。平台上还可增设国外市场资讯等板块,帮助店家通过国外市场的相关资讯熟悉国外市场,了解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倾向,在帮助店家提升市场调研能力的同时,增加出口纺织制品的核心竞争力。

3.3 培养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

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许多纺织制品企业及商铺急需具备扎实外语水平且了解他国当地文化习俗与消费习惯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对此,政府应牵头与企业、周边高校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联系,发挥各自职能所具有的优势,努力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为行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政府应积极对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及时且准确地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反馈市场需求。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人力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发展需求,调动员工提升能力的积极性。高校应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3.4 加强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义乌纺织制品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但其行业发展仍缺乏引导与规范监管。首先,政府应积极组织相关协会的运行与建立,在发挥行业协会发展独立性的同时,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作用,政府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出口贸易业务能力的提升,并通过行业协会向企业传递严格的行业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秩序。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行业发展监督机制,避免行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为行业发展提供标准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政府应引导义乌纺织制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引导企业了解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政府也应积极引入精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了解他国本土消费文化并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

4 结语

义乌纺织制品出口额较大、出口地区十分丰富,且一直以价格、数量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义乌纺织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其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本身、调研宣传过程、专业人才资源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四个方面。对此,义乌纺织制品本身应着力于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研发以及品牌建设,提高义乌纺织制品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高质量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义乌纺织制品在国外市场宣传与调研的问题。政府应牵头为义乌纺织制品的出口引进人才,人才的培养能使得纺织制品出口继续焕发出生机。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义乌纺织制品应紧跟时代的潮流,抓住良好的发展机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在升级产业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义乌市统计局.2018年义乌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EB/OL].http://www.yw.gov.cn/11330782002609848G/bmxxgk/1133078 2002609813X/tjsj/tjsj2/201904/t20190426_3895334_2.html.2020- 04-26.

义乌市人民政府.2018年义乌市出口主要商品情况[EB/OL].http://www.yw.gov.cn/11330782002609848G/a/07/03_1/2019/sm/201911/t20191113_4306121_2.html,2019-11-13.

义乌市人民政府.2018年义乌市出口主要国家情况[EB/OL].http://www.yw.gov.cn/11330782002609848G/a/07/03_1/2019/sm/201911/t20191113_4306119_2.html,2019-11-13.

叶庆鹏.浙江义乌小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罗睿.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商论,2020(03).

山世英.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3(01).

龚文龙.跨境电商环境下义乌主导產业选择研究[J].对外经贸,2017(05).

谢士强,曹红辉.中美贸易摩擦对广东外贸企业的主要影响[J].广东经济,2020(01).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义乌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跟踪导练(一)5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