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作文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2020-11-30丁妍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教学策略

丁妍

摘要: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可以降低作文教学难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为促进这一教学策略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要始终秉持生活化的教育思想,并以生活理念为指导革新作文教学模式,让作文始终扎根于生活土壤,激励学生从生活当中吸收创作营养,给学生的写作活動插上腾飞的翅膀。本文将着重就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要面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因此,教师要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立足实际生活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创作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批改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流水账、内容反复、千篇一律等情况。在对于学生的这些写作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类之后,可以了解到这些现象体现出来的实质性问题在于学生无话可说,无感所想。这体现出学生写作素材积累方面的不足,也表明了学生在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当中忽视对生活的挖掘。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从生活当中吸收丰富的创作素材,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当中收获写作材料,并在加工处理之后应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创作质量。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从不同的生活角度出发都可以收获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写作内容。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并联系生活设置作文练习内容,让学生把从生活当中获取写作素材变成一种自觉。

例如,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半命题作文“我家的___”,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择素材,并对文章进行补充和拓展,展现自己的家庭面貌。这样的作文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可以让学生学会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和运用,培养学生从生活事件当中获取素材的习惯,防止学生出现写作内容过于相似或陈旧的情况。

例如,我让学生写一篇“陪妈妈买菜”的文章,不能胡编乱造,必须要和妈妈一起感受买菜的过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或者是令学生有感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妈妈都干了一些什么,等等。学生在课下与妈妈一同去买菜其中出现了许多事情,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在课堂中我挑选了几篇比较优秀的文章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让同学们相互评价。一个学期后,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之中,学生们的文章写作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二、构建生活情境

我们所讲的教育生活化就是指我们的作文教育要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理念就是一个很好的道理。要让学生学好作文,就要首先让学生爱上作文,喜欢写作。我们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的教育时,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快地理解教师所想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根据平常的应对方式找到学习写作的捷径。相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较为成熟,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之下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的在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写出有“生活味儿”的作文。

例如,我指导学生关于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时,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目,让学生事前写了一篇关于此类的文章,主要是描写母亲或者是父亲的形象,有一些学生写的还可以,但大部分的学生针对外貌描写比较“飘忽”,比如“我的父亲父亲很爱我,他说很爱我”、“母亲活泼、善良、调皮、古里古怪”、“我觉得我爸爸是一个很棒的人”……大多数学生在对父亲或母亲形象进行描写时,没有从具体的事情出发,而是前言不搭后语,大多数是以主观的判断下结论的,没有具体的事情或者是描写支撑,整篇文章二三百字却是空洞洞的,让人读不出来东西,感觉千篇一律。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学生构建课堂生活情景,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妈妈做饭情景”、“爸爸工作情景”、“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情景”等,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写出有内涵的文章。

三、自评自改作文

作文水平的提高,光靠多写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修改的功夫,这是铁的规律。文章写成后,从标点、字词、句子、修饰、表达到材料中心等都需要推敲。文章的每一个零件都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除了让学生修改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准确、富于变化;语意是否通畅,上下文是否连贯等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多想几遍。想一想:字词用得自然贴切吗?表达有创意吗?叙事是否完整……诸如此类。边想边改,边改边想,必有好处。

四、引导学生观察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时,教师应高度重视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引导学生到操场观察,学生认真观察操场上各年级学生进行踢足球运动、打篮球、跳皮筋等等,并看到校园树木树叶散落一地,将自己所看到的场景用笔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写作时结合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场景,描写体育运动活动中学生积极配合的景象,用恰当的词语和成语,构成完整的语句,有条有理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各不相同,写作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得以拓宽,写作过程中不再写出“空话”“大话”,能够联想自己观察到的场景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抒发情感,叙述事情。教师应仔细检查学生写出的写作,对于贴近生活的作文给予好评,而对于内容脱离生活的作文,在评语中写出学生应改进的地方,使学生更加积极观察周围的人、周边的场景,进而依据观察到的场景写作,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通过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激发起对于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汤锦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000(001):50.

[2]宋国英.浅析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4).

猜你喜欢

高年级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