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20-11-30董启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个性化小学

董启芳

摘要: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应用,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提升。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學科知识掌握情况,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更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几个角度具体阐述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希望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个性化

前言:

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其生理和心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这一角度入手,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较多,不能单纯的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真正的让学生能主动的去学习。借助激励教育,能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成就感,而且也能以快乐的心情去参与到学习中。

1.在教育中认可学生的表现

激励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促进小学生成长,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的将激励教育融入其中。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没有对错之分,通过教学活动中各种激励性的语言认可学生的表现,这样在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四季》课程教学中,这一课程主要是讲述不同季节的代表。草芽代表春天,荷叶代表夏天,谷穗代表秋天,雪人代表冬天,这几种四季常见的意象来展现了不同季节独特的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环节,让学生阐述可以代表四季的事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散思维,不仅仅通过植物或者是外部温度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一些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不同季节的代表。有的学生会说冰淇淋代表夏天,棉被代表冬天,甜甜的水果代表秋天,温暖的风儿代表春天;也有的学生会用很简单的方式来描述,上学代表春天和秋天,而放假则代表夏天和冬天。无论哪一种发言,都是学生对于四季的认知,教师需要认可并且表扬学生的奇思妙想,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找出更多代表季节的词汇。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成长背景不同,相应的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上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激励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认可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尊重这一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的亮点,然后充分放大其优点,让学生能够充满自信,继而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村居》时,“草长莺飞”的美丽景象,“拂堤杨柳”的惬意生活,诗人尽管受到了打击,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田园氛围的美感,春天来临,仍然能够抱有乐观的心态,笑看儿童放飞纸鸢。在这一古诗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记忆上较为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生字,或者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表达手法,“堤岸”“春烟”、“纸鸢”这些词汇,之前学生并没有接触到,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记忆方式。擅长朗诵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来记忆,写字工整的学生可以通过抄写来默写记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理解来记忆,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对于学习更加有自信。

3.师生之间高效沟通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进一步理解知识,小学生本身就爱叽叽喳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交流中,教师需要认可学生的自我表现,同时也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体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习中需要自己做主,并且不用他人督促就可以完成学习。教师多鼓励学生,无论是表扬学生的表现,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其他人身上的优点,都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进而敞开心扉,实现和教师高效的沟通交流。《美丽的小兴安岭》课程中,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四季》课文,在对小兴安岭四季的描写时,同样都是以树木作为意象来分析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树海变化。从春天的新枝条,到夏天的郁郁葱葱,再到秋天的叶子颜色变化以及冬天树上堆满的积雪,通过树木的变化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在学生预习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例如“秋天都有哪些树木的叶子颜色发生了变化?”、“秋天除了树木叶子发生变化,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然后学生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之中,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教师鼓励这些学生,并且表扬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引导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4.多种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喜欢玩游戏,通过一些竞赛类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充满热情,而且根据竞赛的过程、学生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等,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样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小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也能够活跃学习氛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寓言《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之后,可以展开一些辩论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辩论中去,《亡羊补牢》中的“牢”到底要不要修补,修补之后,如果羊不逃跑了怎么办?是不是会浪费?如果给羊足够的食物,羊会不会不会逃跑?和“补牢”相比,新盖一座羊圈会不会效果更好?通过多角度来阐述这一寓言故事。《南辕北辙》尽管方向相反,但是一定不会到达终点吗?地球本身是一个圆的,终归会转回来,而且沿途能够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这何尝不是一次重视过程的体验。这样从全新的角度让学生去看待寓言故事,辩论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或者是自主选择观点,然后,按照辩论赛的规则,对于一个辩题展开辩论。辩论的结果并非是要哪一个观点最后胜出,而是要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待同一个问题,能用不同方式加以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不言而喻,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应用激励教育,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几率能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深入的去理解语文知识的美感,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五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72.

[2]孙艳.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知识文库,2020(15):52+54.

[3]刘爱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新课程,2020(29):69.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个性化小学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激励教育概述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