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30王海云黄佳惠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王海云 黄佳惠

摘要: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愈来愈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改变从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始改变从前一味的灌输知识,却不管学生是否真正能明白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的教学状态;开始思索如何利用更加高效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开始思索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数学的学习与运用漫布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常常考虑的问题,而作为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的小组合作也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关注。所以这篇文章的主要讨论点就是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与小组合作的具体应用两大部分。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在设计新的课堂学习内容方面的应用

在设计课堂学习内容方面,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得以展现。在教师设计新课的教学方案时,老师可以在一些可能出现不同情况的教学案例上面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然后展开积极探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内容。

比如说,在讲述“正方形是不是长方形?”这个问题时,老师就可以将回答“是”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找出“是”的理由;再讲回答“不是”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找寻“不是”的理由。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接下来的“是”与“不是”小组之间的交流来引导学生反向思考或是引导学生注意概念细节的描述。

再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位数以内的加法”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可以在PPT上展示一个问题:“136+269=?”,然后让同学们先自己在作业本上写出自己的运算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运算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一切的运算方法都写在上面;写完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小组讨论后,总结自己小组的运算成果,然后在最后的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小组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想象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让人赞叹的,即使比较简单的三位数运算,他们也可以想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将“136”和“269”分为“100”、“200”、“36”、“69”分别相加,得出最后的答案;有的是将“136”和“269”分为“130”、“260”“6”、“9”分别相加,还有的是直接将这两个三位数一起相加。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蕴藏于这里的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1.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应用

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中以有趣生动的途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或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积极带消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组内的同学,周围的同学都在讲述自己的看法,免不了的会带动一些不积极的同学。

举一个例子,假如教师在讲述小学数学人教版“圆”的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同学们,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圆形图案?”一旦提出这个问题,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的问题上,学生就会主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激起学生接下来学习的兴趣。这样之后老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内先积极谈论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圆”形图案,最后老师邀请一些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总结教学的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就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蕴藏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兼顾了最多数量学生的看法,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提问的方式之外,另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让学生们处于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亲身实践,亲自找寻答案,大声说出自己的看法。

同样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讲述小学数学“可能性”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前针对摸球游戏设置一个开放的答案,在这个游戏的一开始,老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三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摸出的球一定是黄球;第二种结果是摸出的球可能是黄球,第三种是一定不会是黄球。然后,老师将学生分为四个人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之间基于这三种结果开始谈论纸箱的装球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做一个密封的纸箱子,并配备好足量的各色教学球,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将球放于纸箱内,开始尝试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便提出方案,无论对错。这样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思考,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实践,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还会让学生拥有想要发表自己看法的兴趣与欲望。

1.3在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的应用

在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主要展现在创建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学生主动询问答案了就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想法。这对于突破重难点是十分有效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老师讲授小学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式”介绍余数时,教师就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将全班的学生每4个人分为1个小组,接着再分给每个小组40只数棒,然后问学生现在每个小组手里有几只数棒?学生回答有40只。接着老师要求学生将组里的数棒平均分给组里的4位组员,然后问学生:“现在每个学生手里有几只数棒”,通过除法运算,学生回答:“每人有10只”,然后老师再继续发给每个组5只数棒,然后同样要求学生将这些数棒平均分给每个组员,这时学生发现,组里的数棒并不能够平均的分给组里的4个人,如果平均分完之后,组里还有1个数棒无法分出去。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余数。

二、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正处于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然而又什么观点观念都没有建立的状态,他们的想法总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而又具有强大的可塑性。所以在小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学习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掌握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雪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18(31):179-179.

[2]周艳洁.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9(1).0

[3]陶玉庆.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19(9):191-191.

[4]张明;谷雪娟;蔡福玲;王雅娟;刘欣红;.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No.68(29):18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