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20-11-30翁黎娜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问题与对策高中数学

翁黎娜

摘要:研究人员指出,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化,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探索与创新。其中,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经之一,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化,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合理研究。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新课程背景;问题与对策

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理性思维与逻辑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工作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于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合理的研究与分析[1]。经过探索,研究人员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与衍生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因此,积极做好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已经成为我国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教学技巧的总结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其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与解题技巧的培养问题上,然而,在教学经验方面,部分教师往往缺乏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合理总结,从而不利于其教学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应用自身已经形成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工作,从而不利于先进教学观念的合理引入,进而造成数学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相关需求。

(二)课堂教学氛围较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偏低

从课堂氛围的角度来看,现阶段,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学技巧的掌握水平相对偏低[2]。同时,多数学生往往存在数学学习兴趣薄弱的问题,进而导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宁愿选择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记忆,而不愿花费时间对学习技巧与解题经验进行合理的总结,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调动。

(三)缺乏教学评价机制,限制了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现阶段,多数高中尚未有效实现教育评价机制的合理构建,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自身的知识的一些程度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同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评价制度的匮乏,教师往往无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分析,从而不利于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调整与优化,限制了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主要策略

(一)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化,学校应积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有效推动先进教学观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同时,通过教师队伍的合理优化,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优化[3]。例如,在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交流讨论与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先进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以便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实现相关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与优化。

(二)做好教学技术应用,合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推动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教师应合理做好先进教学技术的引入,从而有效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多元性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便实现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合理调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对数学教材中“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有效为学生就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以便幫助学生更为直观的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理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有效落实教学反思,保障教学方法持续优化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与优化,教师应合理做好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设,以便为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实践表明,通过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建设,教师可以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与优化[4]。例如,在对数学教材中“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评价制度的应用落实,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做好相关测试的设置,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平面向量知识的合理练习,从而推动学生对于相关数据知识理解水平的合理提升。

结语:

对于教师而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了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合理培养,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观念与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学生数学思维的合理引导,以便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实现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与优化[5]。同时,在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帮助教师进一步正视学生群体的地位与价值,从而推动师生角色的有效转换,进而为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此外,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优化,教师应有效做好先进教学技术与模式的引入,并合理开展教学评价,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效东.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4):124-125.

[2]舒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1-142.

[3]胡鹏飞.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0):132-133.

[4]张莉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5.

[5]谢清梅.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101+104.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问题与对策高中数学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